
【星月】春天的节奏(散文)
今年的大年三十恰逢立春,巧的很。记忆里年三十逢立春,似乎没有,好像是第一次。也许以前有过,没往心里去,只是觉得挺好的。旧年的最后一天是立春,立春过后就是春天了。新年的第一天,就走在春天里了,多好啊。春天总是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虽然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然而立春过后,就觉得春天是很近了。
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可能只有中国有。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划分的清清楚楚。立春了,那春天就真的不远了。就像雪莱的那句诗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呵,冬天来临的时候,春天就快来了,寒冷的冬天是跟明媚的春天连在一起的。春天是在冬天里酝酿着,积蓄着的。那刺骨的寒风,漫天的飞雪里,埋着春天的梦,藏着春天的诗。冬天过去的时候,春天就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了。
虽然说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可是不过年总觉得春天没有真正地来到。年一过,春天才是真正的来了。要不年怎么又叫春节呢?春节,春节,春天的节日。哪个节日也没有春节这么让人盼望,哪个节日也没有春节这么隆重,这么丰富多彩。
以前进了腊月,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买各种各样过年的东西,以前的物质不怎么丰富,可是对于过年,人们一点都不马虎。该买的买,该做的做。什么都得提前下手,就怕到时候没有了,该买的没买。那过年多扫兴啊。
大人们忙忙碌碌地去赶集,采买东西,孩子们的心早就雀跃了。大一点的跟着去赶集帮着看东西,拿东西。小一点的在家里,眼巴巴地等待着,看爸爸妈妈是不是给他们买了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是衣服鞋袜。年一天天的近了,该买的买了,该做的做了。就等着年的到来,好好的过一个年。都说一年就这么一个年,怎么也得好好过,忙碌了一年,劳累了一年,这一天怎么也的放松一下。年一过,春天就来了,又要开始新的一轮的忙碌,新一轮的劳累。
春天那么美,没有冬天的严寒就没有春天的美丽,没有年的热闹,喧嚣,就没有春天的绚烂多姿。不管在什么时候,年的意义,都是一样的。现在的物质生活好了,人们不用那么早就做着过年的准备。可是该有的一定不能缺少,要不那就不像过年了。虽然年纪大的人都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依旧忙忙碌碌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采买年货,现在的人都讲究养生,过年不再讲究大鱼大肉。那也不能缺少了鱼肉啊,鸡呀,鸭呀,这些硬菜怎么也的买上点。现在的青菜可是玲琅满目,那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买呀,过个年怎么也得让所有人都满意。孩子爱吃的,大人爱吃的,老人爱吃的,都准备的足足的。
年不过,东西就买不齐。流水般的花钱,东西也一样样的往家里买。乡村的年集一如既往地热闹。特别是过了小年,出门在外的都回家了。陪着父母带着孩子去赶年集,尽一尽孝心,让孩子感受一下乡村年集的热闹。感受一下人挤人的感觉,感受一下在露天地里买东西的痛快。
那些从没赶过集的孩子们,看见什么都是新奇的,摆满货物的地摊,热气腾腾的露天小吃,还有又甜又酸的糖葫芦,从没见过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让他们开了眼界,解了馋。虽然爸爸妈妈跟在身边说着,别吃,不卫生,会拉肚子的。可是怎么也阻挡不住那贪馋的小嘴,阻挡不住爷爷奶奶的爱心。吃吧,吃吧。你们小时候也都吃过,从来没拉过肚子。孩子没有那么娇气,不用怕。
让不让吃也都吃下肚子了,爸爸妈妈心里万般不愿意,也不能再说什么了。抽空去旁边的药店买点拉肚子的药准备着,以防万一。如今城里很多地方都不让放鞭炮了,过年回到老家怎么也得过过瘾。卖烟花爆竹的摊位前总是人挤人谁都想买最好的带回家,过年的时候好好放一放。小时候自己放过的小鞭炮也得买点教给孩子放,自己也放,过过瘾,找找小时候的感觉。
过年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活跃了。不管怎么冷,大街小巷都有活动的人影,都有欢声笑语。一年里只有过年的时候,村庄里才充满了活力,那些奔跑的孩子,还有零零星星响着的鞭炮,都给村庄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蹒跚学步的孩子,也跟着爷爷奶奶来到大街上,看奔跑的哥哥姐姐。看从没看见过的鸡,鸭,猫儿,狗儿。村庄欢腾了,到过年的那天达到了高潮。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这一天,年是一天天的近了,春天也一天天的近了。春天是踏着年的节奏走来的,家家户户门上红彤彤的春联,大人孩子身上五颜六色的衣服,都是为春天准备的。
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聚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大人孩子,齐声欢呼新年快乐。拜年的脚步声响彻大街小巷,过年好,过年好的拜年声此起彼伏。谁能说那不是春天的节奏呢?那正是春天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