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吴敏树关于写好诗文的观点(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吴敏树关于写好诗文的观点(随笔)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2发表时间:2019-02-13 10:06:28
摘要:如何才能写好诗文,如何才能把诗文写得可以传下去,这恐怕是每一个写作者都想过的问题,吴敏树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意见呢?

如何才能写好诗文,如何才能把诗文写得可以传下去,这恐怕是每一个写作者都想过的问题,吴敏树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观点呢?
   吴敏树说过,他在秦石畲先生手下读书时,遇到不解的地方就拿去问秦先生,秦先生总是回答说,你只管读,读熟了你就自然知道了。
   秦先生的教学方法就是与众不同,若是一般的老师,遇到学生来问,都会针对问题讲解一番,秦先生却不回答任何问题,只叫学生去多读,去读熟。
   这是不是秦先生在偷懒呢?不是啊,古语说,书读三遍,其义自现,这里的“三”也就是多的意思。
   这其实就是一种读书方法,读多遍了,把书读熟了,就会产生联想,不懂的地方自然就懂了。
   吴敏树认为,要学会写文章,要写出好文章,第一就是要多读书,读熟书,书读熟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要词语有词语,要典故有典故,要句子有句子。
   吴敏树最喜欢读的书是汉书和杜诗,杜诗读得几乎可以背下来,汉书能背多少篇,他没说过,估计也是不少的。
   吴敏树认为,写好诗文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善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就是浩大刚正的精神,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精神层面充盈着正气,这样写出的诗文才会有力量有生气。
   1844年,吴敏树在《朱伯韩侍御琦过访》这首诗里说:君簪汉廷笔,当路避车轮。清霜万物肃,霽日千花春。照世溢风采,吐词皆璘彬。尝闻古人教,养气充吾真。浩然配道义,况当言事臣。发挥文字间,一一光星辰。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手里握着我们的国笔,走在路上躲避着车轮。浩霜一下,万物凋零,晴日催开千花,那是春天。太阳照射着这个世界,充满了风采,你的吐词字字玑珠。曾听得古人教导,养吾浩然之气充当真我。浩然之气配以道义,何况是个谏官呢!要发挥文字的作用,就像星辰一样发出璀璨的光辉。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透,吴敏树又给朱伯韩写去一信《与朱伯韩书》,他在信中说:夫阁下所欲以其道倡于一世者,古之文也。然古之文者,岂为其言语殊异,特高于众人之为者哉?自唐韩子文章复古,始号称古文。至宋欧阳氏,复修其业。言古文者,必以韩欧阳为归。然二公者,其持身立朝,行义风节,何如哉?岂尝有分毫畏避流俗,不以古人自处者哉?故得罪贬斥而不悔,丛谤集谗而不惧,而文章之道,故有浩然盛大者焉!今阁下方为言官,而能不馁乎其气,益养而充之。是阁下处韩欧之地,用韩欧之道也,而好为韩欧之古文,其穷至于韩欧也,岂远哉?
   夫文章之道主乎其气,气竭矣,虽欲强而张之,不可得也;气诚不馁而盛矣,虽欲强而抑之,亦不可得也。气盛而用之其学与其才,故其文莫高焉!
   吴敏树说,韩愈和欧阳修就是胸藏浩然之气的人,即使遭遇流放,该说的还是要说,该写的还是要写,朱伯韩你是个言官,就应该学他们。
   胸中有正气的人,写出的诗文才会有正气!
   1852年,吴敏树写《孙子余古文序》,用孙子余的例子再次说明人的精气神对于写好诗文的重要性,他说:天地间清和灵妙之气,子余偏得之,用其才情与其学力,未尝不纵其所至而自然成就,无过乎其物之忧,此其文章之所为美也。
   吴敏树在这篇序言里,还提出一观点:文章之道一而体有分,能为文章之人,其才或各宜于其体,兼之者难矣。
   他认为,写好诗文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文和行都要合乎古文之道。
   1846年,他在《与杨性农书》里说:窃惟古文云者,非其体之殊也。所以为之文者,古人为言之道耳。抑非独言之似于古人而已,乃其见之行事,宜无有不合者焉。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拿杨性农多次拜访长沙知府陈吉安不遇的例子来作说明,也拿韩愈当年的例子来作说明。
   写好文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869年他在编好八卷散文后写了一篇序言:文章名于天下,官位下于一时,此非世士之所争有也。
   他认为,好文章可以扬名天下流传后世,高官只能显赫一时。他说自己从开始学文章就效法古代先贤,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后也不改正,还是一意孤行。他说他不喜欢时文,也就是科举考试的文章,这东西就是桎梏,窒息人的创造力。他说,总结前人的经验,韩愈、欧阳修、柳宗元、归有光、方苞他们之所以能写出好文章,就在于他们都崇奉古文,都是熟读古文的结果。
   1862年,吴敏树游历君山回到家里后,给堂弟吴士迈写去一信,专谈如何写诗写好诗。
   他说,余尝谓古今作诗之旨,实尽于虞廷言志之一语,而自建安以下,人始以诗名家。至唐而其体大备,宋人遂颇轶出声律,元明渐返其流,我朝分驰唐宋各位派别,余谓可一切无论也。要其为诗之善者,能自言其志而已。人之有其身于天地之间,其所遭值于家国,各有分地,不与今世他人相同,亦竟无与古人尽合者,及至耳目之所感触,山川草木春秋岁序居处行旅之所更历,皆一人自为一人之事,不可以相代也。而今之为诗者,率为众人通同之言,鲜有能于己事深切而著明之者,是以虽力为新异,而终归臭腐也。若能各诗其所应有之诗,则偶然之作,无有关系,而其诗必非前人所已有,他人所共为者,况其与于君父忠孝身世出处之大者乎!故本此以为诗,则无问所模仿体格何代,所依用声调何人,要之为其一人之诗也。
   把他的意见简括起来就是:写诗的宗旨就是“诗言志”,唐宋以后各种诗体都已具备,能够写出自己思想抱负志向的就是好诗,各人要有各人的特色,不同于今人,也不同于古人,“我”就是我,而这个特色的标志就是语言,即富有个性的语言。
   写诗文有捷径么?吴敏树说,没有,自古华山一条道,那就是多读古书、熟读古书,胸中存有浩然之气,文章自然就好!

共 22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怎样写好诗文,是写作者一直探讨的话题,从古到今有好多文人各抒己见。这篇叙论性随笔,主要介绍了文学家、史学家吴敏树的意见,文章提出吴敏树的三个意见:第一就是要多读书读熟书;第二个要素就是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三个要素就是文和行都要合乎古文之道。然后分层逐一阐述,主要从吴敏树最喜欢读的书、所写诗《朱伯韩侍御琦过访》以及信件等做了详细论述,从诗词的解意和信件内容有理有据地阐述了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文章最后对于吴敏树的意见做了归纳总结,即写诗的宗旨就是“诗言志”,写诗文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古书熟读古书,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紧扣主题,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融文学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推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2-13 10:08:40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新年快乐,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2-13 10:14:19
  文章告诉我们,写作没有捷径,只有多读书。好的文章,它的风格必是个性的独立的,读书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更要熟读书。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2-13 10:16:22
  文章对吴敏树的文字解析准确到位,足见作者文学之功力和对吴敏树研究之深。
回复3 楼        文友:铜盆孤雁        2019-02-13 20:25:11
  谢谢红叶女士的编审,祝编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