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兵】最后的枪声(小说)
一
公元一八九五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威海军港,镇远舰。
“报!”随着一声高呼,一名士兵飞奔进杨永霖所在的指挥舱,只见他单膝跪地,向杨永霖报告说:“报告大人,丁军门和刘管带他们,他们,都殉国了!”
“什么?”杨永霖闻听此言心中大惊,他难过之余,忽然感觉一阵眩晕,身边的护兵杨三赶紧扶住了他:“大人,您还是坐下歇息一会儿吧!”
“不!命令左舷所有主副炮,瞄准港外的敌舰准备开炮!”杨永霖眼睛盯着舷窗外的滚滚黑烟笼罩下的威海军港,北洋舰队的一众军舰大都已经被击沉在了港内,而在外海的海面上是众多的日本军舰在来回巡弋,它们全部用侧舷的速射炮对准港口内的北洋舰队的军舰进行着轮番射击。
杨永霖的眼睛血红血红的,他盯着在外海指挥进攻的敌人吉野舰,咬牙切齿地下达了新的命令:“右满舵,冲出港去,击沉吉野!”
“报告大人!港口,港口,已经被日本鬼子用货船沉封死了,我们,我们出不去了!”杨三禀报杨永霖说。
“诶!”杨永霖用拳头狠狠地捶向了眼前的指挥桌,桌子上的一只茶碗,受到巨大地震动,跳了起来,又“骨骨碌碌”地掉在了桌子下,摔碎了。
杨永霖稍微停顿了一下,好像下定了决心,他抽出战刀,环视了一下周围,说:“弟兄们听令!”
人群围了上来,杨永霖说:“弟兄们!事到如今,虽形势严峻,我北洋海军被日倭封堵在港内,不能施展,但我作为大清海军军官,誓用一腔热血维护海军的荣誉,与敌人血战到底!众位弟兄,随我杨永霖多年,肝胆相照,勇猛果敢,我杨永霖无以为报,现今为必死之时,众兄弟都有妻儿老小,可趁乱时离舰回家,好与家人团聚。”
围在杨永霖周围的众多水勇,闻听此言,“扑通”一声齐刷刷跪下,杨三说:“大人,我等跟随大人多年,受大人安抚,朝廷俸禄,现在正是以身报国之时,怎么能弃大人而去,做缩头乌龟之事?我等愿意追随大人共赴国难,誓死相随!”
“共赴国难,誓死相随!”众人齐声叫道!
“好!”杨永霖眼含热泪,把战刀猛地戳到了桌子上,“众兄弟有此大义,永霖感激不尽。那我们就和日倭血战到底!”
他攥紧自己的拳头,高喊道:“誓杀日倭,扬我国威!”
二
“全舰行动,各炮位注意,各自寻找最佳射击位置,杀伤敌寇,左右主炮,统一听我号令。”杨永霖逐一下达命令,“升火开船,右满舵,目标港口,争取最大限度接近外海敌舰。”
整个威海港内此时已经没有一艘还在运动中的军舰了,每一艘军舰上都冒出了滚滚的黑烟,不是半沉到了浅滩无法动弹,就是挂出了白旗,屈辱求全了。
诺大的镇远舰那粗大的烟囱里突然喷出的一股黑烟,让躲在外海的吉野舰指挥官河原要一大吃一惊,他连忙拿起望远镜开始观察这艘开始运动起来的巡洋舰。这艘巡洋舰曾是日本海军的噩梦,也是他们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军舰。
去年九月份的黄海大战中,正是这艘巨型巡洋舰掩护了北洋舰队的旗舰——另外一首同型军舰定远舰,挫败了日本海军要击沉定远舰的战前既定计划。而这次,定远舰在管带刘步蟾自杀殉国以后,已经挂起白旗投降了。河原要一原以为镇远舰也会和定远舰一样挂白旗投降的,但是现在它却开始移动了,“它要干什么?”看着向港口开过来镇远舰,河原要一疑惑不解,“港口已经被沉船封死了,难道它还想冲出来?”
“命令所有军舰警戒,加强威海港口的封锁,严密监视镇远舰。”河原要一向全舰队下令。
日本联合舰队的所有军舰都开始转向向威海军港的港口围了过来。
河原要一心里很清楚,如果这艘巨舰真的冲出了港口,那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噩梦。镇远舰虽然航速不及联合舰队的任何一条军舰,但是,它那厚重的装甲是联合舰队任何一门炮都无法击穿的,相反,镇远舰上的两门三百五十毫米主炮将是他们的催魂之锤,只消一发命中,他所在的吉野舰就将丧失战斗力。
因此,河原要一决定采用“狼群战速”,利用联合舰队的高航速,像狼群一样在躲避镇远舰重炮打击的同时,轮番对镇远舰进行射击。
望远镜里,镇远舰越来越近了,已经快要接近到了军港港口处的沉船了。汗珠从河原要一的两鬓慢慢流了出来。
三
杨永霖岂能不知镇远舰已经冲不出威海港了呢?但他此时只能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向敌人宣示自己的抵抗。
“离吉野还有多少距离?”杨永霖问道。
“报告大人,五千八百米。”正在观察的杨三报告说。
“主炮的射程是四千五百米,我们还够不着敌人。”杨永霖自言自语,他看着港口的沉船,问道:“离沉船还有多远?”
“报告大人,还有一千二百米。”杨三回答。
杨永霖盯着敌人,说道:“靠近过去,争取够得着吉野。”
“可是,大人……”杨三有些迟疑。
“可是什么?靠上去!”杨永霖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命令杨三。
杨三说:“大人,我们的舰大,到沉船处势必会搁浅,那样我们就成了敌人的活靶子了。”
杨永霖一怔,但旋即再次下令:“靠上去!接近敌人,消灭吉野!”他知道,其实镇远舰现在已经成了敌人的活靶子了。因为他看到军港附近的山头上的陆军要塞里都已经飘起了日本的膏药旗:敌人已经从陆上完成了对威海军港里的北洋舰队的合围,失败已经在所难免了。
镇远舰喘着粗气一点点接近了军港出口处的沉船,直到把那条巨大的货船撞得在海里翻了个个儿倒扣在了那里。
再也无法前进了。
“大人,敌舰也正在向我们靠拢,吉野已经进入我们主炮的射程内!打不打?”杨三问道。
“名令各炮位,各自寻敌,击沉敌舰!两侧舷副炮注意警戒陆上要塞。”杨永霖大声命令,“主炮瞄准吉野,开炮!”
随着一声声巨大的轰响,炮弹从个各炮位旋转着飞了出去,各自飞向了自己的目标!两枚三百五十毫米的炮弹呼啸着飞向了吉野舰,片刻之后,一颗落在了吉野舰地舰首不远处,轰起了冲天的水柱,把吉野舰的舰首都抬了起来,另一颗则落在了吉野舰地侧舷,巨大的冲击波让吉野舰几乎倾覆!
河原要一被这两炮惊得目瞪口呆,惊慌之余,他连忙下令:“倒车,倒车,离开镇远的射程!”
联合舰队的其他各舰,也分别遭到了镇远舰上不同口径的舰炮的命中,纷纷开始还击,一时间炮声震天,硝烟弥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北洋舰队发起了全体反击呢!
一颗颗炮弹在镇远舰上接连爆炸,舰上设施被毁损殆尽,但是,镇远舰那厚重的装甲避免了致命的伤害,它顽强地挺立在水面上,用尽全力和港口外面一群饥饿的狼群一般的日本联合舰队做着最后的决战。
四
突然,在镇远舰的后方的水面上也出现了被炮弹爆炸掀起的巨大水柱。杨永霖撇过头,看到了威海军港附近山上的要塞里的那些炮也冒出了一股一股射击的硝烟。他冷笑了一声,对杨三说:“三儿啊!我北洋海军就此休矣!我们唯有以死来维护海军的荣耀了!”紧接着,杨永霖提高了声音,“侧舷副炮,瞄准陆上要塞,开炮……”
听了杨永霖的话,杨三点点头,他也看明白了,这场战争不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日本倾全国之力与北洋海军一家之间的战争,陆地上的清军一触即溃,敌人进入大清的国土,犹如入无人之境,这是朝廷无能啊!想想在黄海大战中战死的邓大人,想想不想屈辱投降的丁军门、刘管带,杨三心中悲愤无比。他抬头看了看杨永霖那张刚毅的脸,他知道,依照大人的性格,是绝不会委曲求全,更不会做出愧对祖宗、愧对黎民百姓的卖国求荣之事的,今天的事,唯有一死了!
正在杨三愣神之际,有士兵跑来报告:“报告大人,左舷副炮的炮弹打完了!”没有等杨永霖回答,又有一个士兵来报告:“舰尾副炮没炮弹了!”一个接着一个士兵来报告弹药告罄的消息。
杨永霖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军舰没有了炮弹,就好像一个人拿了一条没有子弹的枪一样,还不如烧火棍。
正在这时候,杨三转身跑了出去,不一会儿,他手里握着一条步枪来到杨永霖面前,他看了看杨永霖,突然“扑通”一下子跪了下去,说了一句让杨永霖震惊的话:“大人,我们弃船吧?”
杨永霖瞪着血红的眼睛盯着杨三,一步一步走到杨三面前,突然抬起手恨恨地打了杨三一个耳光,又用极具威慑力的语气问道:“弃船?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他用两只手狠狠地攥住杨三的两只肩膀,却发现杨三已经泪流满面,杨永霖的心忽然软了下来,他松开了手,转过身,又扬起胳膊摆了摆手,说:“你走吧,我,不拦着你,回家好好照顾你一家老小……”
“大人!”不等杨永霖把话说完,杨三向前跪行几步,带着哭腔说道:“大人,三儿跟随大人这么多年,岂是那贪生怕死之辈?我只是对这样被动挨打不甘心呐!”杨三抹了一把眼泪,又急切地说道:“大人,我们没有了军舰,可我们还是镇远的人,还是海军的人,我们手中还有枪,上了岸,跟鬼子们拼了,也落得个大丈夫一身豪气啊!”
听到这里,周围的人也都明白了杨三的意思,他们纷纷表示:“对!拼一个够本,拼俩赚一个!大人,您就下令吧!”
看着周围“扑通扑通”跪下的一片士兵,杨永霖心里无限悲怆,朝廷式微,难敌狼子野心,这岂是他杨永霖一人之力所能挽回的呢?
五
正在这时候,一名士兵手里拿着一封电报,跑进了指挥室,说道:“大人,朝廷有令!”
杨永霖一愣,眼中燃起一丝亮光:“快念!”
杨三便伸手一把抓过电报,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镇远管带杨永霖,我大清与日本一役,使国力尽散,百姓生灵涂炭,朝廷已授权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统领议和之事,汝等不必再做无谓地抵抗。念汝乃北洋海军官阶最高,故命汝全权代理北洋海军处理向日本投降一事,见电即行,不得有误。”
杨永霖听完,久久不愿意相信,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抬起头,两眼喷着怒火,看着杨三手里的那封电报,半天没有说话。
杨永霖原本还以为朝廷会嘉奖他们的抵抗,向他们派出援军,那样他们至少还能有坚持下去血战到底的精神支撑。可是他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朝廷让他投降的命令。
杨永霖绝望了,他不相信地从杨三手里抓过电报,再一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一股悲愤突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令他不由得“哇”地吐出了一口鲜血,之后,他无力地倒在了甲板上。
众人一看,纷纷上前,搀起了杨永霖,把他扶到了内室里,让他靠在了那把太师椅上。
杨三上前,伏在杨永霖的耳边,问道:“大人,你怎么样?”杨永霖无力地抬了抬手,示意众人退出去,杨三连忙招呼大家默默地退出了杨永霖的舱室。
只有片刻的时间,众人便听到一声沉闷的枪响!杨三立刻夺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目瞪口呆:杨永霖靠在太师椅上,头无力地垂在了胸前,殷虹的鲜血从他的鼻孔里缓缓的流了出来,他的右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把左轮手枪,枪口还飘着一缕青烟!
“大人!”杨三和众人纷纷跪地,失声痛哭。
一代海军名将,就此陨落。
整个威海军港附近,一片寂静。
小说读来让人悲愤。“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是会吃亏的。”这是类似题材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庆幸,今天中国的强大,经济和军事两条腿走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o(* ̄︶ ̄*)o
祝您新春愉快!佳作不断!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