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端屯的百年沧桑(散文)

编辑推荐 【海蓝】端屯的百年沧桑(散文)


作者:霞中子 进士,7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85发表时间:2019-02-21 20:31:35


   端屯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长大,我在那生活到了19岁才离开并迁居南宁市的。
   端屯是个小山弄,别名吞团屯,位于广西北部大石山区的都安县高岭镇辖区内。端屯,也就是我的虚构神话小说《端屯三十梦》故事的发生地的那个“端屯”。端屯与那一带的千百个山弄一样,都是喀斯特地貌,都是石多土少的地方。端屯的地貌,就像个葫芦瓢搁在那儿。它东西两边是盆地,两盆地之间是隆起的平顶坡,有点像一个平躺着的“弓”字,但这个弓字的两端没有那么陡,没有那么深。
   200年前,端屯这里还是土厚林密,风水很好,是个开发的好地方。由于端屯两端的盆地各有一个消水口,消水口直通地下河,所以每下大雨,雨水会将一些泥土带下地河流走。经过200年的雨水冲刷,到了我出世的上世纪50年代,端屯两盆地的土变薄了不少,地面变低变小了不少,倒是那些地中的生根石,却“长”高了许多。200年前,“躲”在地下的石头,到了我出世的年代,也都纷纷露出头来。因此,如今的端屯,地里石头多多,土地变得贫瘠不堪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虽然定居省府南宁,但每年我至少都要去那里两次的,一次是春节的大年初一,一次是清明扫墓。因为那里有我们家族的老祖屋,那老祖屋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因为那里有十多个我们家族的老祖坟。只有今年例外,大年初一我们家族没有一人去那老祖屋烧香。因为端屯变成“无人村”已经一年多了,进山的道路早已被那些迅猛生长的草木荆棘封锁了,要进去是十分艰难的。为此,我暗自伤怀,那一丝怀念故乡旧事之情,断断续续地挂于心间。
   端屯,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是我所熟悉的,都是与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的。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的伯祖父曾多次告诉我,在我出生前端屯的概况,以及他所见证的端屯的历史。我的伯祖父1966年1月就去世了,当时他82岁,我才11岁多点。伯祖父过世后的53年来,端屯各方面的情况,我是基本了解和掌握的。
   伯祖父在世时,在我懂事后的那几年里,他老人家可能预感到他将不久于人世,所以他平时喜欢把他知道的,有关端屯历史的故事告诉我。因为我是他的长孙,因为那时我是整个家族中年龄最大的孩子。我的亲祖父在我父亲六七岁时就被国民政府强行“征兵征夫”,一去不回,不久便客死他乡。那是1937年的旧事了。
   伯祖父在世时,他曾经对我讲述过端屯的历史。他虽逝世53年了,但他所告诉我的一切,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他老人家在端屯生活了一辈子,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他生前告诉我,在嘉庆年间,韦天贡支系第十一世祖“各公”有四个儿子,即十二世的“土公”、“江公”、“恋公”和“点公”。在清道光年间,“土公”、“江公”及“恋公”从高岭平原向西部山区开发,“土公”进入弄良屯;“江公”进入弄敢屯;“恋公”进入江城屯。唯“点公”仍留守高岭祖地巴独村。
   “江公”有四子,即十三世的“盘公”、“再公”、“周公”和“国茂公”。“江公”迁到弄敢屯居住若干年之后,“江公”去世,其长子“盘公”迁去较远的保安乡弄麻屯开发。其次子“再公”、三子“周公”及四子“国茂公”则到弄敢屯西邻的端屯开发。
   “再公”、“周公”、“国茂公”三兄弟来到端屯后,披荆斩棘,开垦荒地,起建房屋,修路挖井,营造家园。将屯中各处,一一起了地名。将东边盆地起名“外谷”(壮语gumhrunghrog或gumhsix);将西边盆地起名“宅地”(壮语baihranz)。那时候,三兄弟都在“宅地”建房居住,“外谷”没有人居。“周公”住在南山脚下,其房午山子向;“国茂公”住在北山脚下,其房乾山巽向;“再公”住在西北角,其房也是乾山巽向的。
   “国茂公”支系发展较快,大约到了咸丰年间,北山脚下已建成一排16间的大瓦房。“周公”支系原在南山脚下有4间房,到了咸丰年间其次子“文公”往东迁徙,到歪党屯发展,其长子“梁公”仍居端屯旧地。梁公生二子,长子元集,次子元华。到了同治年间,元华到端屯“外谷”建了3间房居住。“再公”发展较慢,在西北角仍然只有三间房,直到建国初期,其后裔才远迁宜山县矮山乡。
   大约在咸丰年间,韦天贡支系第十一世祖的“亥公”(“各公”之弟)后裔十四世“石公”和“显公”也从弄庙屯迁居端屯,他们在“外谷”分别建房居住,他们的儿子是十五世元琴、元良、元祥。
   到了同治年间,端屯共有6座房子,最大的一座是16间,是国茂公的5个儿子——十四世“士理公”、“士功公”、“士明公”、“士敬公”、“士喜公”居住。那时期,端屯的“各公”(十一世祖)后裔已繁衍到十五世,同时,后到的“亥公”(亦是十一世祖)支系也已繁衍到十五世,屯中共有19户,人口近80人,其中80%是“各公”的后裔。那时期,是端屯历史上户数和人口最多的时期。后来人口迅速膨胀,极其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众多的人口,“各公”后裔就有3个支系(都是十五世祖的)分别迁到歪党屯、弄敢屯、弄壬屯居住,疏散了部分人口,减少了端屯的压力。尽管如此,端屯的人口仍然在50人左右,生存空间仍然是紧张的。
   端屯四面环山,其底部近似葫芦形,底部面积约150亩。虽说底部有这么多的面积,但其中70%是石头,能种庄稼的不足50亩。为了生存,各家各户都往四周山上发展。他们砌墙填土造梯地,凡是有一些土的地方,哪怕是瓢一块、碗一块,都要开垦种植,一直到近山顶的地方去。只有那些比较陡峭、比较险峻、难以进去的地方,才留着让它长树木杂草,以解决起房木料、炊煮柴火和牛羊草料的问题。
   伯祖父说,那时代,庄稼都种到山顶上去了,四面山的庄稼地比屯底的平地还多。那时候土地和山林都是私人所有,各家各户都很珍惜和很会经营自己的山林土地,不乱砍伐,不轻易丢荒一寸土地。每到夏天,远远望去,满眼林茂禾茁;每到秋收季节,满山金黄,好个丰收景象。那时候的人特别能吃苦耐劳,每年种地,从屯底挑肥料到山顶,最高的有上千级石阶,但谁也不怕苦。在那样艰苦的山弄里,人们依然这样顽强的生存和繁衍着。
   那时代的人们坚信,只要多施肥就能多收获。为了那些少得可怜的土地能有更多的收获,他们不惜挥洒身上的汗水,咬着牙也要往云端里挑肥料。人们收获的粮食,那真可谓“一粒米一滴汗”的啊!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化肥这东西,种地全靠农家肥。由于上百年来一直都用农家肥,所以山上的土地都很松软和肥沃,加上山上阳光比较充足,日照时间又比较长,所以山地庄稼反而比屯底平地长得好。人们在山上种玉米高粱、种红薯木薯葛薯、种饭豆竹豆猫豆,无论种什么都有好收成。
   时间到了清末民初,国际风云变幻,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荡不安,民间瘟疫不断。那时期端屯与其他地方一样,光景日渐式微,人口逐年减少。这时的端屯,人心浮动,不能安居乐业。因为那时人们生活贫困,强盗出没乡里,打家劫舍案件频发。端屯“外谷”的元华、元琴、元良三家,先后多次遭到强盗打劫,他们的家财被洗劫一空。后来强盗再来打劫那几家,因没有捞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恼火,竟然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子。那些强盗都是夜里蒙面行劫的,不知其谁。大石山区山高林深,交通艰难,夜间漆黑,如何报信呼救。就是报官,官也不管,尚疑官匪勾结的呢。在那个年头,遭劫的人家往往就此家破人亡,唯有自认命苦,无可奈何。因“外谷”地处偏僻,离“宅地”又远,中间还隔着一坎长坡,所以“外谷”有什么动静,“宅地”的人家根本不知道,怎会前去救援。强盗之所以屡屡光顾“外谷”人家,就是这个缘故,因为强盗都是选择力量薄弱的村落下手的。
   “外谷”的“亥公”后裔有两家,两家均遭强盗打劫,后来他们的房子也被强盗烧成灰烬了。他们其中一家只好逃回祖地弄庙屯,另一家只好到端屯北山顶上的一个山洞居住。
   “外谷”还有一家是“周公”后裔元华。在“亥公”后裔那两家遭殃后,就轮到他家了,他家同样遭到强盗的焚劫。元华无家可归,不久离开人世,他的两个儿子只好外出流浪,一去不归,不知所终。
   至此,“外谷”再无人家居住,只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在那里,日夜孤伶伶地静守着那片荒凉的土地。
   当初“周公”跟“再公”、“国茂公”一同来到端屯开发时,他就在“宅地”的南山脚下建房居住,建房4间,与北山脚下“国茂公”家族的16间连体大排房遥遥相望。后来周公之子“梁公”发家了,便在高岭镇的平原地带购置了不少田产,还放租放债,成了端屯的首富。到了清末民初时代,“梁公”已逝,其长子元集继承家产。强盗劫尽“外谷”人家之后,就觊觎元集家了。因为他家在南山脚下,是单家独户的,为了保证自家财产的安全,他在住宅四周用石头砌起围墙,建成一个大园子,其住房就在园子的中间。园子设石门,夜晚上锁。尽管如此,夜里还是难免强盗的搔扰,隔三差五就听到元集夜里求救的呼声。每每呼声一起,北山脚下的七八户人家纷纷出动,前来驱贼。有时贼来不觉,他就被盗了。
   住在北山脚下大排房的“国茂公”后裔,到了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七八户人家,有30多人,房屋相连,人多势众,强盗不敢觊觎。在那个年代“国茂公”后裔的十五世元德也发家了。他也在高岭平原地带购置了不少田产,也放租放债,“梁公”衰落后他继而成了端屯的首富。虽然元德家富裕,但强盗惧于北山大排房人多势众,不敢觊觎他家。
   在清末民初的时期,端屯人口急剧减少,大量山地丢荒,经过数十年之后,四周山地成了密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其中各种红木应有尽有,如壮人所说的gogenq、goluij、goraeq、gofaexvak、golanghgaq(壮语树名)等等。由于山高林密,所以多有野兽隐藏。屯中多位老人都说,他们在端屯都曾经与老虎遭遇过,他们亲眼见过老虎抓猪扛羊的事情。他们说端屯山中很多野兽,有老虎、豹子、猴子、黄猄、穿山甲、nyaenhozganq、lwngmou、lwngma、duhnak(壮语兽名)等等。我的伯祖父说,有一年老虎抓了他的羊,他愤怒得不顾一切,抓起一把大斧就追赶老虎,老虎见他来势凶猛,放下羊就逃走了。我问隔壁老人,他们说确有其事。在我童年的时候,端屯山上的林木已经比较少了,我没有见过老人们所说的那些野兽,虽然如此,但我亲眼见过麝鹿、豪猪、狐狸、果子狸、野狗、野猫、黄鼠狼、nyaennanj、begnyeg(壮语名)等小型野兽。我还亲眼见过端屯有老鹰、鹞鹰、猫头鹰、乌鸦、斑鸠、喜鹊、黄鹂、长尾蓝鹊、画眉、鹊鸲、白头翁、杜鹃、roegyi、roegciqbiux、roegdaenjmauh、roegcehbaek(壮语鸟名)等鸟类。其它蛇虫之类更是五花八门,不计其数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童年的时候,在端屯,我曾多次亲眼见过和抓获过山螃蟹。那种山螃蟹十分罕见,其形与河蟹相似,但全身鲜紫色,就像茄子的颜色,漂亮极了。它拳头般大小,栖息在高山石缝中,以苔藓和地衣为食。端屯的这种山螃蟹是生活在没有任何水源的石山上的,它与其他地方那些生活在山涧水里的所谓“山螃蟹”是截然不同的。我想,端屯的这种山螃蟹,也许是端屯独有的物种哩!
   时间到了上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岌岌可危,百姓人心惶惶。国民政府大搞苛捐杂税,强行“征兵征夫”,地方恶霸重利盘剥,端屯人与其他村屯一样,死于饥寒病残者多多,人口急剧减少。据说大约在1937、1938年间,世染瘟疫、鼠疫及霍乱泛滥流行,端屯的一月之间,光小孩就死了7个。在那个年代,苦难的生活非但没有缓解的希望,而且是在不断地恶性循环着。
   由于人口的日趋减少,端屯四周的山地便渐渐的丢荒了。几十年过后,所有的山地全部丢荒,人们只耕种屯底的那些平地,土地面积减少到原来的四成。那些数十年不曾耕种的山地,泥土流失殆尽,剩下一点泥的也早已板结,化成赤泥,不能再种庄稼了。那些丢荒的山地,被野草树木和藤萝荆棘所占领。数十年之后,那些山地里的小树都长成了高大的树木,可谓古木参天。据老人说,两三人合抱的大树也有不少。我童年时上山玩耍,曾见过那些大树遗留下来的朽根,能有圆桌大小,可知所言不虚。
   到了民国末年,端屯人口不足20人,但大树和好木材也基本用尽了。为什么呢?因为世乱民穷,为了生存,人们把能卖的都尽量卖了,以维持生计。山上的木材可以修建房屋、打造家具,是很好卖的。树枝树叶可用做柴火,烧砖烧瓦烧石灰出卖。在民国时期,山上的大树都砍光了,到了民国末年,山腰以下只剩下当柴火用的灌木藤萝与荆棘,只有山顶最高处,才有少量的乔木存在。在上世纪50年代我童年的时候,我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共 79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伟大的诗人歌德在《浮士德》中说,生活中,业浪里,滔上复滔下……人的生活是如此,一个地方的发展轨迹也是如此。作者笔下的小山弄端屯的发展历史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200多年前,端屯土厚林密,风水很好,勤劳的壮族人们在这里“一粒米一滴汗”地开发田地,他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地,修路挖井,营造家园。到了十五世纪,这里由一个无人之地,变成有十九户人家居住,人口近80人。到了清朝末年,因为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行,端屯的人口争剧减少。大量山地荒芜,山地成了密林,野兽隐藏,蛇虫之类也是五花八门,不计其数。上世纪30、40年代,战乱不断,瘟疫流行,端屯人们的生活更苦。到了民国末年,端屯人口不足20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翻身做主,端屯的元气渐渐恢复,到了六十年代,这里又有了8户人家,19人。改革开放后,社会高速发展了,人们平等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吸引着人们四处打工,端屯的人口不断外出,这里又成了“无人村”。端屯的人口不断变化,其生态环境也几起几落。“人进林退,人退林进”,环境是需要保护的,人们要科学地对待自然,才能有幸福的生活环境。散文时间跨度大,叙述详细,发人深省。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红叶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秋        2019-02-21 20:35:47
  小山弄端屯的发展变化历史,让人感慨,让人唏嘘。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从老师的美文中,让读者看到了中国二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问好老师,祝您新春快乐!
文载道,诗言志,不亦乐乎!
回复1 楼        文友:霞中子        2019-02-21 22:26:33
  审我的文章是特别累的,红叶秋编辑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