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谨防重疾险理赔套路多(外一篇)

编辑推荐 【菊韵】谨防重疾险理赔套路多(外一篇)


作者:凤凰连城 进士,747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8发表时间:2019-02-22 12:05:10

据《法制日报》报道,目前市面上重疾险名目繁多,问题不少,有消费者买了重疾险之后,患上严重影响生活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有的消费者因自己进行的手术种类,与合同规定的治疗方式不符,保险公司拒绝赔付;还有的消费者因自己的疾病状态与合同有细微出入,导致理赔困难。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四件事。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患上重大疾病的概率增加,人们的保险意识也在增强,为自己买份重疾险以防万一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但是选择什么类型的保险产品,里面的保险条款都是什么意思,理赔的标准又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有的甚至根本搞不明白,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预先设置好的套路里。
   消费者对保险缺乏了解,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比如文中例举的将寿险作为主险、重疾险作为附加险销售,被保人在生前未发生重大疾病理赔的情况下,可在身故时返还合同约定的金额。有的人一听,这个好,有病了能理赔,没病还能退,买!却没想到主附险是分别收费,保额共享,交两份保费实际却只享受一份保额。而且还会故意将附加的重疾险费用,设置得比单纯购买重疾险费用少得多,让人产生得了实惠的错觉,却偷偷把减掉的费用加倍加到主险上。这一类避重就轻的保险产品,往往最具迷惑性。
   一般重疾险都属于商业保险,盈利是它们的最终目的。如果能够少赔甚至不赔,利润自然就变得最大化,因此如何合法地尽可能少陪甚至不赔,就成了一些保险条款设置的最终目的。
   比如一些保险产品会作出多次赔付的承诺,消费者乍一看,可以赔两次、三次,生病住院不愁没钱了。但实际上在具体条款中,会将相似的疾病或并发症归在一组,赔付时必须严格对照分组内容,一组疾病赔付了就不能再次赔付,而一般人患上两种不同组别种类重疾的情况相对较少。还有的要求进行对应的手术之后,如冠心病的开胸介入式手术等,才能赔付。
   保险条款能将疾病进行分组,但是病却不能照着保险条款来生。一旦得了重疾,那都是十万火急等钱用的时候,不想却这里不符合要求,那里达不到条件,迟迟无法得到赔付。更不用说一些不良保险从业人员推销时尽装孙子,理赔时直打官腔,鸡蛋里挑骨头。那时候,就真是身心都受罪了。
   买保险买的是心安,买的更是保障。我们虽然不能都想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买保险不能只听经销人员一家之言,凡事多想一想,多问一问,三思而后行,吃的亏必然就会少得多,所得的保障必然更坚实,不会最终变成一纸空文。
  
   坑害大学生的变相培训贷都有哪些明显破绽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天津多所高校数百名大学生落入变相培训贷骗局,想退费维权却处处碰壁,有苦难言,有人莫名背上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贷款,不得不兼职打工还贷,或由父母替其买单。
   报道中称,这些受骗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外地到天津求学,家庭条件普遍较差,迫切渴望通过培训学点本事挣点钱,因此被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仔细想一想,认真辨别,这类变相培训贷骗局其实是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破绽的。
   被骗的大学生都是被所谓学长自强成才的校内宣讲,引导去校外听一位卢姓导师的公开课。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后,导师却提醒学生们不要告诉老师和家长,“要自己作决定”。
   假如真有这么好的学习成长机会,应该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老师才对,因为他们才是最希望也最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孩子成长成才的人。然而这个所谓的导师不但不鼓励还反对告诉他们,这不是摆明着怕露馅吗?
   报道中称,学生想要参加培训,就要签订培训合同,分为短线和长线两种。长线是学生、培训机构和贷款公司签下三方投资协议,费用为1.28万元,要求毕业后按实际月薪的不同比例还款。其中一个受骗学生的还款比例是按月工资14.97%还款,期限3年。
   假如毕业后月薪是3000元,按14.97%的比例计算,一个月就要还449.1元,3年就是16167.6元。如果是5000元,一个月就要还739.5元,3年就是26622元。
   你毕业后月薪低,说明培训没有效果,当初是骗你的。如果月薪高,挣得越多反而还得越多,你把自己变成了一个3年的长工,还是挣了你的钱,挣得还更多。高低都是坑,不是骗是什么?
   当初说得天花乱坠的能力提升课程,不仅质量差,而且承诺的名企实践、各类兼职也很水。其中一个所谓的兼职,是让学员去拉更多的同学报名参加培训。对老师父母就强调要保密,对学生就要求大肆宣传拉人头,岂不自相矛盾?
   还以利诱之,“拉来一个人报名长线给100元到200元不等的提成,超过30人给上万元的奖金,还说有的学长一个开学季能挣几十万元。”是不是有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的感觉?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假如培训真是质高价优效果好,自然口口相传,何需要鼓动利诱?还不是因为没有真材实料,根本就是披着成功学外衣,行骗钱之实的假把式?
   还有一些诸如拿走学生证、身份证或者手机的做法就不说了,这些重要物品即使在许多重要场合都不能让人轻易拿走,而你仅仅是参加一个培训,这背后有什么猫腻,只要稍稍质疑一番,就能看出破绽。
   如今虽然到了知识付费时代,但一些看似能够迅速获得成功的知识,其实都是空中楼阁的虚言,毫无营养的鸡汤。而我们高校里面一些大学生想要成功的心却太急太躁。
   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吃成胖子是会死的。没有脚踏实地的耐心和毅力,却是想着如何走捷径,往往就会被那人为制造的海市蜃楼般的成功蒙蔽双眼,掉入早已布好,等待在前方的陷阱里。
   罗立军写于连城

共 2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欣赏来自社会生活实际的杂文,首先问好作者。开篇引用《法制日报》的报道指出:“市面上重疾险名目繁多,问题不少,有消费者买了重疾险之后,患上严重影响生活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却拒绝赔付”的现实问题,指出如今某些保险的不道德行为。提醒购买保险者的消费者必须高度注意,不然消费者就会得不到应得的利益,保险公司会有多种理由拒绝赔付。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也在增强,但是为自己买份保险必须认真的选择。弄清什么类型的保险产品,了解里保险条款里的意思,才做出决定,使自己不受损失。须知保险险都是属于商业保险,盈利是它们的最终目的。保险如果能够少赔甚至不赔,他们利润自然就变得最大,因此如何合法地尽可能少陪甚至不赔,就成了一些保险条款设置的最终目的。买保险买的是心安,买的更是保障。我们虽然不能都想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买保险不能只听经销人员一家之言,凡事多想一想,多问一问,三思而后行,吃的亏必然就会少得多,所得的保障必然更坚实,不会最终变成一纸空文。作者的这些话都是肺腑之言,对保险消费者大有好处。我自己在30年前买的一些保险,至今还没有得到任何效益,连本钱也没有得到,还得去花费车费和精神去保险公司讨要。2017年村干部推荐农民买住院保险,我一家四人都买了,可是当我脚意外受伤,住院十多天,保险就是不给1分赔偿,我也没有办法,只好认凭他们赚钱。但是2018年,这些卖这个保险的骗子就再不敢行骗了。买保险好,但是务必要小心,要搞清楚后才卖。至于什么培训获保险卖给大学生一类,大都是赚取学生的钱来肥卖保险者自己的,大学生要小心陷阱,不要听信花言巧语,要实干求真。杂文很有警示意义,写得深刻而真实!感谢作者,特此推出大家欣赏!【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2-22 12:06:46
  一组富有警示意义的好杂文!大家看看买保险就有经验了!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02-23 12:54:46
  保险就像5元的停车费,再便宜都觉得贵。突然有一张罚单贴在玻璃上让交200元罚款的时候,早知道给10元停车费我也愿意。
   当身体出现疾病时,医生让交20万30万……医疗费的时候才发现,那几千块的保险费真的好便宜。
   这就是保险!保险再好也不保无准备之人!
   但是,买保险,更要懂保险!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