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东坡先生与美食(古韵)
有传说云,东坡先生至江西永修,为当地一农夫之子医好了疾病。农夫大喜,为示感谢,将先生留下,款待之。东坡身处乡村美景中,如醉如痴,情不自禁地吟道:“禾草珍珠透心香。”彼时,于灶台间弄饭农夫,误认先生教授自己如何煮肉。于是将猪肉与系肉的稻草混合,一起放进锅里去煮,不料如此煮出之肉,别有一番与众不同之香味。然,传说而已,无从考证,姑妄听之。后人命名曰之:“东坡肘子”,始于川蜀也。吾书东坡居士美食家,乃为之仿古散赋,辞曰:
东坡美食最闻名之,乃东坡肘子也。其川蜀之做法,通常三种也。其一选猪前膀,放汤锅煮,煮透捞出,剔净骨。复又下入原汤,洒雪豆似珍珠,断葱节如江上飘,后倾绍酒沁入,文绉绉之火煨炖,约时辰余。食之,加盐。连汤带豆舀入碗,蘸酱油食之即可。肘子肉也,肥而不腻,粑而不烂。诱人之香味,欢快于舌尖轻舞。
猪肘入锅,五六分蒸煮,捞出滤干。猪油烧至九成熟,肘子放入,皮也,炸至金黄而出。后置于案板,肉之一面,切为五分见方花刀块。切记,勿伤肉皮。佐以炸鸡蛋、菜心,笋片,配酱油、葱、姜、大料、高汤烧开,调入盐与味精,勾芡,一并浇之肘上食之。此为其二也。
其三之烹饪法,乃为东坡故里川蜀眉山之做法。猪肘锅入,同样蒸煮,八分之熟。脱脂,滗去原汤。复入笼屉蒸熟,此为二次脱脂也。遴选上等豆瓣辣酱,于炒锅中热油炒之,加蒜、姜、椒、葱、糖、醋、盐、芫荽与肉汤,推匀,起锅,浇于盘中肘子上,即可食之。
乃有另一版本云,东坡肘子之典故,出于美丽之错误。曰:东坡先生之夫人,王弗,疏忽之余,将肘子炖糊,颜色焦黄粘在锅中。慌乱之中倾入,各种配料加以炖之,借以掩盖此前糊味。然,出乎意料,淡黄色肘部味道浓香。东坡先生不愧美食家,反复加工,成就天下一道名菜也。
东坡美食,引诱唇舌,挑逗味蕾。白玉卧金盘,翩翩起舞之豆腐西施。归雁飞,嫩柳湖波碧,一曲东坡春鸠脍。竹外桃花开出三两枝,江中河豚游来正当时。纤纤手,搓匀玉,嫩黄深深春睡起,谁不知轻重,一个翻身,压扁佳人缠一臂金。川蜀岷江,凌云岩之洗砚,墨汁染满墨皮鱼。丰湖野炊,藤菜似可敌莼羹。岸竹应不俗,竹笋焖肉香。口嚼如月酥,但有酥和饴。时时转麦田,撩袍求野荠。江水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诗词赞之不尽,美食人生也。
东坡先生,乃知名之文学大家也,亦是闻名天下之美食家。生性耿直,两袖清风,仕途之路一贬再贬。然,坡遇逆境而不颓废,随缘自适,达观处世。每至一处,拾野果野菜皆能入味入诗,抒发对人生之感慨,对生活之热爱。亦能不拘程式,锐意创新。诗中有食,食中有诗。食用美食之心得尽在诗中,挥洒自如,令世人垂涎。古往今来,对吃毫不讳言,甚觉有趣之人,又有谁能如此洒脱豪放惬意乎?旷世豁达,溢于至此。今有人评论之,吟诗谈美食,美食亦诗情,皆是抑扬顿挫之妙,口齿留香之美。将平凡之物变成不平凡,唯有大家风范苏轼苏东坡,名满天下,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