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放下(微小说·家园)
榭安的森林大火过去了一个星期,一开始蜂拥而至的媒体只剩下几家,摄像举着镜头对着一片焦土做着灾后追踪报道。
火灾安置办的汪洋第五次到周芸香家里时,周芸香终于打开一条门缝看了他一眼,汪洋连忙挂上笑脸,想要进一步和周芸香谈谈,周芸香瞪着他,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韩晓阳背着小书包,从后山那条铺满枯叶和石块的小路跌跌撞撞爬上来,新建村入村的路堆满了从火场拖出来的各种残垣断壁,这场大火把他爸爸的一条胳膊也变成了那样焦黑脆弱的模样。韩晓阳永远都忘不了爸爸疼得在病房挣扎着却始终不愿意喊出声的样子。韩晓阳已经两天都没去过医院了,周芸香不允许他去,既是不想刺激着孩子,也是想让自己丈夫好好休息。
韩晓阳远远就看到自家门口停着的旧轿车,挂满了尘土和焦灰。汪洋站在自家门口,正在朝门里拼命游说着什么,但门里的人只是听着,没有任何让人进门的打算。韩晓阳怯怯的走过去,周芸香看到韩晓阳,立即把门缝开大了些,把小男孩拉进门里。
“你不要再和我说这些了,我们不会把宅子的地皮交出去的,我们哪里有钱搬来搬去啊……我丈夫还伤着呢……”被丈夫的烧伤搞得六神无主的周芸香一直对外界保持抗拒的状态,“你不要再来了……”
周芸香关上了大门,汪洋站在门口,看着紧闭的院门,剩下的话都堵回了嘴里。
周芸香摘下儿子身上的书包,就走进厨房干活了,她还得把送去医院的晚饭做好。韩晓阳自己把晒在院子里的那些野菜收起来,然后蹲在石墩上,把野菜铺在桌子上,一个个仔细的掐掉菜根,再把细细的埋在根茎上的须剥去。这是周芸香从亲戚那边听来的偏方,这种野菜晒干熬成浓汁能辅助治愈烧伤。孩子的爸爸整条胳膊烧伤得太严重了,医生甚至都提到了截肢。
周芸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天都要黑了。她疯了似地跑回娘家,巨大的压力和惊吓让这个女人难以消受。后来从亲戚那听说了这个偏方,周芸香就固执地把希望都寄托在上面。
截肢的提议一拖再拖,医院只能尽最大能力保守治疗。孩子爸爸每天都需要忍受着巨大的伤痛,脾气也变得有些暴躁。一周的时间,本来才26的周芸香一下子憔悴成了40多的样子。
韩晓阳把择好的野菜捧到厨房,周芸香正盯着翻滚的盐水发呆。
“妈……妈……”韩晓阳一向乖巧懂事,他小心翼翼地抓住周芸香的手,另一只手把周芸香湿润的眼角擦干净。
周芸香回过神来,抹了抹自己的眼睛,把儿子抱进怀里。
汪洋坐在村边的汤面铺,手被寒风吹得发僵,他吸溜了一口热腾腾的面条,继续听着电话那端。
“主任,我知道……我会尽快安置受灾群众的。我想问一下……那个韩启刚,就是韩家被烧坏胳膊的那个人,如果没有医保,有没有什么能申请医疗援助的地方啊……哦这样啊……好……”
汪洋吃掉最后一口面条,掏出钱包付了面钱,磨得发旧的钱包里只有两张银行卡,几张现金。汪洋叹了一口气,起身离开了
周芸香拎着野菜熬的汤离开了家,刚进了医院,就看到很多医护人员冲进了韩启刚所在的病房,周芸香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冲进去。
“医生!医生!他怎么了!”周芸香赶紧拉住一个医护人员询问。
“感染引起炎症,现在病人高烧不退,休克了好几次了,需要做手术。”医生无暇再和她解释,赶紧进了病房。
“请病人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护士端着本子走了出来,拦住了蹲在墙角惶然无措的周芸香,“您好,病人现在出现了感染引起的并发症,需要赶紧手术,您……”周芸香没听她说完一把抢过本子,上面写着一系列医学名词她一点都看不懂。她慌张地抓住护士的手:“护士,做手术是截肢吗?”
护士挣脱不开,只能安抚她:“截肢的手术风险不大。”
周芸香还是盯着她,护士只能迟疑的说:“但他器官出现衰竭,需要动大手术。”
周芸香如同被子弹击中一下子坐在地上,汤汁也撒了一地。护士连忙想把她扶起来,但周芸香就像烂泥一样瘫坐在地上。
这时汪洋正在医院前台询问,一扭头就看到不远处瘫坐在地上的周芸香。
“怎么了?”汪洋连忙跑过去,“韩哥出什么事了吗?”
护士看到来了熟人,如释重负的看向了汪洋。
汪洋交了手术费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周芸香靠坐在病房里,韩启刚已经被推去手术了。
手术费要8万,周芸香只有一小笔赔偿款,这突如其来的手术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但她没想到,汪洋听到情况后,想都没想就拿出了银行卡,去付了手术费用。
“汪先生,真的谢谢你。”周芸香握着汪洋的手连连感谢。她擦了擦脸上的泪。
周芸香像是在做什么决定,她抿了抿嘴,话头就在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汪洋知道她的难处,虽然这8万块钱,也是他攒了很久的全部积蓄:“没事,治病救人要紧,钱你慢慢还我,不着急的。”
“我……以前真不该那么对你。”周芸香泪又流出来,“我这次回去就搬,我都听上面的安排。”
“不,我不是为了……”汪洋以为周芸香误解了自己的出发点,想要解释,但周芸香摇摇头,打断了他。
“我明白,我真的感谢你,但我答应搬,不是因为这个手术,这次这事我也明白了,有些事不能强行挽留,就跟启刚的手一样。”
周芸香叹了口气,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丝笑容。
“有些事,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