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致所有人:请给艺术家一些应有的尊重(杂文)

编辑推荐 【看点】致所有人:请给艺术家一些应有的尊重(杂文)


作者:汪眸 秀才,1624.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01发表时间:2019-02-27 14:12:05

昨天发了一个牢骚到朋友圈,大概是说这个社会“轻文轻艺”,很多朋友私信问我是谁不尊重我,他们都很尊重我等等……
   当然不是了,不尊重我人的,不可能幸存在我朋友圈子里……
   之所以发那条朋友圈,不是因为“无病呻吟”,而是昨天在徐州的茶话会上听到两位老师讲述自己的烦恼以后,有感而发。
   直到此时,我还是辗转难眠,所以打算把这两位老师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第一位是余老师,算得上是不太出名,但是完全可以靠卖画维生的画家,她的爱人是徐州的一名编剧,也不是很出名,但是资历老,给一些本地影视公司的剧本做修改意见的同时,也给一些非艺术类大学带课。这样的组合,也算是艺术家庭了。余老师和爱人一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和我差不多大,二女儿比我小四五岁的样子。余老师的烦恼,便是来自于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多年,先是大女儿在去年和丈夫离婚,然后刚过完年,二女儿也和丈夫闹起了离婚。
   闹离婚的原因暂且不提,看完底下的故事以后,大家自己分析。
   大女儿和二女儿都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
   先说大女儿,从小就很有音乐天赋,先后学了小提琴和钢琴这两种乐器,初中时候竟然自学学会了编曲。这就相当厉害了,毕竟夫妇两人的工作虽然都和艺术有关,却都和音乐无关。
   但是,大女儿最终成为了徐州某985院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噢,余老师的爱人是这个大学文学院的老师。
   余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好奇的问:“您女儿那么有天赋,为什么当初没让她继续学音乐?”
   余老师也表现得很后悔:“当时觉得,学艺术没出息,我女儿文化课成绩不错,学艺术岂不是让人笑话。”
   余老师的大女儿直到在大学时,都很优秀,毕业以后,进入了某地质局,也算是专业对口,但我觉得,她已经渐渐没有了独有的光芒。
   工作两年后,余老师给大女儿安排相亲。
   大女儿没有表现出抵触,却是开始攻读研究生。
   然后,考研失败,没办法,她嫁给了那个男人。
   余老师的二女儿,并没有姐姐那么耀眼,但其艺术上的天赋,也算是少有,二女儿继承了余老师的绘画天赋,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获得各种比赛的奖项。
   成绩属于中等水平。
   自从大女儿成功考上名牌大学以后,二女儿就开始没有了绘画的自由。
   毕竟余老师夫妇的亲朋好友对他们的吹捧,大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大女儿上了重点大学以后,亲朋好友都说他们夫妇很会教孩子,在“地狱挑战模式”的江苏高考中,能让孩子考上知名大学的名牌专业,着实是很了得的一件事。
   姐姐的教育成功了,妹妹不能失败。
   不然会被人笑话。
   余老师也摸不清自己当时是不是这样一个心理。
   然后,二女儿被她们从初中开始强化到高三,终于算是勉勉强强,考入了南京的一所211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
   虽然二女儿的成绩不突出,但她基本成功复制了姐姐的人生。
   说是复制也不贴切,因为她的人生走得更快。
   她没有考研的勇气。
   2015年毕业后,2016年就听从介绍结了婚。
   两个女儿的故事,余老师是用一杯美式咖啡的时间讲完的。
   我沉吟了许久,问她:“为什么您当初会觉得她们不能从事艺术行业?”
   余老师说:“别人都说艺术路难走,以后养活不了自己。”
   我当时笑了,指了指在场的五六个其他的老师:“大家不都是靠艺术吃饭的,艺术是否难走我们比谁都清楚。难走的,只是没有天赋,又不懂得坚持的人吧。这样的人,就算不走艺术的路,也很难生存吧。”
   余老师的反应很让我惊讶,她几乎没有犹豫就点了点头。
   她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当初的思维误区。
   余老师的故事,我讲出来当然不是为了宣扬“读书无用论”“大学无用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读书有用论”“大学必要论”的坚定支持者。
   只是,该读什么书,真的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儒家的中庸之道,终其根本,就是“合适”与“适合”,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喜欢抨击“中庸”,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人基本都是活在别人的安排中,因为他们不懂得自己适合什么,做什么合适,庸庸碌碌,怨天尤人,终其一生。
   我不是“咪蒙”,不用虚假的故事说心灵鸡汤,但也不会公布余老师的身份为其家庭造成的困扰。
   故事讲到这里,真实与否其实明眼人一目了然。
   因为,这种事情,太正常不过了,我身边有,你身边一定有。
   家长们在孩子小时候,用“艺术培训”来释放孩子的精力,同时给自己赢取更多的自由空间,一旦发现孩子们有艺术天赋,大多家长便会胆怯,然后断去孩子的兴趣,“艺术培训”转而成为了主课的加强辅导。
   很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崇拜艺术家,但崇拜,并不代表尊重。
   他们崇拜梵高,决不允许儿子成为梵高。崇拜贝多芬,决不允许女儿成为贝多芬。
   远的不说,就说莫言。
   或许有人会说,莫言是作家,不是艺术家。
   文学是否属于艺术的争论自古不休,这里没必要多说。
   咱只说事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数百甚至更多的家长去莫言故居,把莫言家的草都拔光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带回家去保佑孩子成才。
   但大家可以猜一下,若是让他们支持自己孩子从此开始走向文学创作之路,并且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些拔草的家长,有几个会愿意?
   综上所述,其实大部分的国人,崇拜的不是成功的艺术家,而是艺术家的成功。
   这两天,山东有艺考,我看到许多参加艺考的学生。我们的交流活动也让我们与一些艺考生有了交流,通过交流,我们会轻易地发现,他们其实大多要比同龄的孩子情商要高。
   从小,我们接受的,来自父母的一个观念就是——“艺术生?成绩很差喽?要混娱乐圈啊?成大明星,赚很多钱喽?”
   当然,老大不说老二。
   我们文科生也是一样。
   “理科学习跟不上?那就学文科去吧。”
   可笑的是,这样的观念,还经常会出现在由艺术工作者完成的影视剧的台词中。
   口口声声说“学什么都一样”,但只因为考试难度的不同,就把其置于一种“低贱”的地位,哪怕说出“学什么都一样”这句话,也是充满了“退而求其次”的口气,这对于真的艺术生和文科生来说,如同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换句话说,听到这样言论的时候,“艺术生”和“文科生”就仿佛是一个即将生产的孕妇,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结果生出来是一个女孩以后,婆婆又说“哎,咋是个闺女?哎,闺女就闺女吧,闺女也好,贴身的小棉袄。”
   临时比喻我也觉得不贴切,着重只是为了让大家体验那种恶心的感觉。
   理科拼的是智商天赋,艺术类拼的是创作天赋,还有因为与本文内容不太有关而在前文没有提及的体育生,拼的是身体天赋。
   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东西,有什么好歧视的?
   在我看来,这一类传统观念就是病,是坑害了无数人生,将无数原本可能出现的举世无双的艺术作品扼杀在摇篮里的病。
   说了这么多,故事还没完。
   还有第二位老师。
   写这位老师的故事,心情放松很多。
   因为她的故事比余老师要简单许多,她的姓氏也很普遍,我不担心大家会从网上查到。
   张老师,出身是苏北的一个农村。
   初中文化。
   爱好写诗。
   这样的诗人在圈子里很多,也很受重视,毕竟很励志,国家需要正能量。
   但张老师不一样,她比许多更喜欢在镁光灯前积攒人脉的农民诗人不同。
   她在42岁以后,通过在网上买授课视频的方式,学了许多知名大学文学创作教授的课程,学了有三年。
   没有学历,但谈吐和见识绝不输于一个文学专业的高材生。
   她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这年头,知识真的很廉价,我不用考大学,只用坐在家里,每年花一万来块钱,就能听知名大学的名师讲课,想听谁的就听谁的,没听明白可以重复听,真的很有幸,活在了网络时代。”
   张老师的上进,不断动摇着我原本的人生规划。
   是啊,趁着还年轻,趁着知识在网络时代的“廉价”,我也可以趁着空闲学些什么。
   当然,现在要说的,不是张老师的上进。
   而是她的烦恼,以及我对艺术的看法。
   她的上进,让她的家人感到了某种不安,别的诗人,在张老师的这个级别以后,往往会参加各种活动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但张老师却是以一种学无止境的海绵姿态继续着自己的自学和探索。
   然后,家里人觉得她着魔了。
   往往在这个时候,文学和艺术会被他们化成等号,等号的另一头,是“疯子,神经病”。
   然后,张老师会被家人们各种打扰,各种分散注意力,他们觉得张老师还不如成为“余秀华”,至少“余秀华”愿意被营销,而张老师,则是把这些机会都浪费掉了。
   这就是张老师的故事,并没有结局,一切都在进行时。
   我觉得,张老师和家人们的关系,就是艺术家和凡人的关系。
   这话似乎有高看自己之嫌,但艺术家屈辱地活着,难道不该抬起头,有点自己的傲骨吗?
   张老师的故事,比余老师的故事更让我情绪失控。
   因为我最近在重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原本我读这本书,觉得我像极斯特里,但听了张老师的故事,我觉得她更像,因为她对文学的追求比我更加纯粹,比我更加不图名利。
   然后呢?
   我觉得,艺术的崇高,不在于艺术作品对当世之人的影响,而在于艺术本身的无尽寿命。
   没有人能从西周活到现在,但《诗经》可以。
   没有人能如神仙一样活数百数千年,但通过数千年前留存下来的绘画,我们依稀可见当时人的笔触,感受当时人的想法。
   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我也谈一谈我对“艺术绝对崇高”的理解。
   人类自从诞生闻名,艺术便充斥着每个角落。
   时间无情,一眨眼人的一生就过去了。
   许多人一辈子都在给人类社会做着贡献,但终究只是一个“无名英雄”,数十年后,被子孙忘记名字,数百年后,没有人知道会有这个人活着。
   怎么证明一个人是否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艺术创作者可以轻松做到,音乐创作者可以创作一段独一无二的音乐,署名,封存;画家可以绘出一副画,署名,封存;作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署名,封存。
   保存的方式当然还有更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但没有争议的是,哪怕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后,这些作品被重新开封,人们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虽然不知道他的长相,却能通过作品分析出他的性格,或许还能从他的作品中挖掘出更多断层历史中的秘密。
   这就是艺术,拥有永恒的生命和无限的意义。
   前几年开始,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阿尔法狗会下围棋,引得人心惶惶。
   人工智能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取代人类?
   高明的艺术创作者看到这样的问题,往往都会毫不担心地淡然一笑。
   他们知道,固定算法,永远无法拥有艺术创作能力。
   它们未来可能会通过数据分析,编辑出好听的音乐,但是那是伪艺术,因为有迹可循。
   它们未来可能会通过色彩的渲染,将照片变换成写实派油画,也可能如同大象一样,随机涂抹色彩,成为所谓的抽象画,但是那是伪艺术,因为循规蹈矩。
   它们可能通过文字库组合,大纲的制定,写出一篇完整的小说,但那是伪艺术,因为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没有伏笔,没有转折,千篇一律。
   甚至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创作的伪艺术可能在一段时间混淆视听,但也是很短的时间,因为很快人们便会发现,真正的艺术统领潮流,而人工智能所创造的伪艺术,只懂得通过现成的已知数据去“跟风”——它们无法去预测人类对于艺术审美的变化,因为人类的审美变化无迹可寻。
   相信很多想明白这些道理的艺术创作者,和我一样,期待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因为人工智能不仅无法抢夺艺术家们的饭碗,反而会使艺术被人类群体重新定位。
   人工智能将所有工作都大包大揽的时候,也就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
   这就是艺术,唯有人类或者其他同等级高智生物才能去从事的工作。
   说了那么两个老师的烦恼,以及我的一些个人看法,相信聪明读者都能觉察到我要表达的主旨了。
   艺术创作者,真的不应该倍受歧视。
   请给艺术,一个最基本的,发自内心的尊重。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首我很喜欢的歌曲《三个傻瓜》的歌词,大家可以借着看完我这篇文章的心情阅读。
   “三个傻瓜”歌词:
   小小的个子,看着看着,看到张开嘴,那是第一个傻瓜。
   小小的心愿,想着想着,想要快上学,可不可以啊妈妈?
   一定有很多,老师同学,新书包书本,还有第一条手帕,
   没想到将会,用尽所有,精华的年华,但有谁能脱队吗?
   长大不是玩耍,不是画画,不能够玩沙!
   长大是学文法,是学书法,加法和减法!
   不能谈恋爱,这么这么,认真就是他,登场第二个傻瓜。
   大人告诉他,别怕别怕,爱情和青春,会在未来等着他。
   所以他丢了诗和天真,寒假和暑假,篮球漫画和吉他。
   他终于哭了,就在那天,回忆缺席了,最后一次凤凰花。
   世界如果平的,为何人们,都要往上爬。
   活着不是赢家,就是输家,你敢输掉吗?
   什么公式可以让我找到残缺的解答?
   什么句型可以让我说出悲伤的文法?
   十九年后换来五张证书和半片天涯,
   终于发现我是第一第二第三个傻瓜。
   这故事熟悉吗?走过吗?无奈吗?心痛吗?
   傻不傻瓜代价一样无价。
   分不清,他傻瓜,你傻瓜,我傻瓜,谁傻瓜?
   傻不傻瓜,时间一样追杀!
   傻瓜啊,一转眼,就老花,一转眼,就白发。
   一转岁月,场景,也都变化。
   傻瓜只能向前走啊!
   傻瓜还在继续挣扎!

共 53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有内涵的随笔,读之不由人不深思,尤其是文中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一对可以凭着艺术谋生的艺术家夫妻,却对艺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两个女儿,原本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却被父母逼着分别去考了与艺术无关的专业,而之所以远离艺术的原因居然是……文章的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张老师。一开始的张老师,可以说,艺术造诣并不深,她初中文化,出生农村,但,就是这样一位不是艺术家的平凡人,在42岁以后,通过在网上买授课视频的方式,学了许多知名大学文学创作教授的课程,学了有三年。由此,她成了谈吐见识不输于文学专业的高材生。按理说这应该是好事,可接下来的张老师却面临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由此可见,我们这个社会的很多人,确实对艺术缺乏起码的尊重。文章语言朴实,文笔晓畅。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02-27 14:13:09
  感谢老师赐稿看点。期待精彩不断。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02-28 21:06:00
  很有道理,读了很惭愧,我对于文字和艺术的敬畏还不够。全文采用短段落安排,像和人谈话一样娓娓道来,更能打动读者心灵。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