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留守儿童小杨(散文·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留守儿童小杨(散文·家园)


作者:小学霸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50发表时间:2019-03-01 15:36:11
摘要:留守儿童小杨人生轨迹

【八一】留守儿童小杨(散文·家园) 在中国南方有一个贫穷的村子,整个村子都很贫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大多人都是农民,只有很少数人出去闯荡,大多人都安于现状,觉得种田才可以维持生活,或许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想要出去,可是因为对新环境,对外界的畏惧而止步不前。少数人有眼光,觉得出去闯荡才是正道,有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出去闯荡了,而有的因为父母的阻拦,子女的拖累,尽管有那颗心还是不得不留在家乡。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出去闯荡的人大都变成了成功人士,而留在家乡的种了半辈子庄稼最后只能维持温饱。
   看到出去的人成功了自然会有人效仿,可是后来再出去的人本就不够“聪明”,第一桶金又被无数之前闯荡的人拿走了,成功的人寥寥无几,于是之前出去的大都成为了包工头,之后出去的成了农民工,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去的,成了地道农民,事实证明,一部分开始想出去,被父母子女拖累的,后来也没有想要出去,大概是他们确实够“聪明”。在家里也不再种庄稼,而是种起了各种农作物,成了“土财主”。在那个年代,机会很多,是大多有钱人和没钱人轮换的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成功的人很多,只要敢闯荡基本都在十几二十年后生活得不差。
   小杨的父母就是在那样的年代生下了他,因为有小孩拖累而无法出去,之后小杨慢慢长大,就把小杨托付给了父母,而他们出去闯荡,做了农民工,他父亲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在农村,把这类人称作“滑头”,做农民工赚不到多少钱,而做包工头又没有希望,就变成了在两地来回跑,什么都想做,最后成就有限。
   小杨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又是家里长子,老人宠爱就落到了他的身上,一个人从小缺乏管教而一味去溺爱,长大一些就会越来越无法无天,但他的父亲是一个很凶的人,本事不大脾气大,虽然回家的时间少,可是只要在家,小杨做错了事情,无论对错都会打一顿,心情不顺畅的时候也常常打骂,小杨在父母和爷爷奶奶两种极端的对待下性格也慢慢转变,变得有些外强中干。
   小杨在没上学之前是村里的小霸王,在同龄人面前装大爷,一般人别人也不敢反驳,毕竟老是找人打架的坏孩子是谁都怕的,而且还喜欢动手,下手也黑,一爪子下去的伤口对小孩子来说可不好受,好多同龄人都被他抓过,倘若力气比他大的人把他制服了,他还会咬人,死命的咬,比他大一些的人也害怕他,只有在同是“大少爷”的人面前才怂,毕竟都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心大,下手也黑,而他内心有点脆弱,给他实实在在的痛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自然就服了。
   上学之后,他也是一个野孩子,经常逃课去抓鸟,那个时代古惑仔这部电影特别出名,培养了一大批“混”的人,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都有,小杨自然也不例外,因为高超的抓鸟技术和凶狠的表象收了一些小弟,天天跟在他身后做跟屁虫,以求他能施舍一些鸟给自己,被欺负了可以让他保护自己。
   不得不说,小孩子越无法无天对脑子的开发越有用,不会被条条框框限制,往往能突破固有格局出现新想法,无法无天的人会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聪明,小杨在小学时候虽然是坏孩子,可是成绩也优越。这种人无法得到老师的喜爱,当然也不会憎恨。
   手底下的小弟就不行了,只会跟着老大喊好,狐假虎威,被欺负了会自豪的说我跟着谁混,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深得老师的讨厌。
   倘若经济条件本就不太好,教育还出了问题,孩子会有很大的可能慢慢走向偷盗的道路,小杨就是这样,家里虽然不算穷,基本的生活保障能给他,可是人的内心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特别如果一个人太过放纵,有了基础的东西,就会想要更好的东西,除非真的富到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没有需要偷才能完成自己欲望的东西,他才不会去偷东西。
   小杨从小就喜欢偷盗,特别是喜欢偷亲戚家的钱,然后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他又因为内心脆弱经不起折磨,偷完一被逼问就全部老实交代,而亲戚呢,虽然知道了,可是都是特别亲的亲戚,人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骂一下,然后告诉他的父母。他父亲会打一顿,可这有什么用呢,无论对错都打,时间一长都被打习惯了。
   那时候农村的交通工具生活条件好一点的是摩托车,差点的就只能走路了,小杨家生活条件算是中等的,而他的父亲有时会出去外地干活,就买了一辆摩托车。
   小孩都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抵制力也不强,小杨自然也不例外,看到大人骑摩托车也想学习,比较小的时候他父母说他太小了,不让骑,他自是不肯的,他父母在他的吵闹下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对两轮车的欲望,不过显然摩托车更让他向往,毕竟电影里的那些主角大都骑着摩托车,警察开着去追人,“古惑仔”开着去抽刀砍人。
   六年级的时候,小杨的二手自行车被骑烂了,而且也长大了一些,会时常把他父亲的摩托车偷偷推出来学习驾驶摩托,因为有骑自行车的底子在,骑摩托也不在话下的,脚落不着地,他就把摩托车推到石头旁边,踩着石头起步。
   偷骑的次数多了会被他父亲发现,他父亲也没打他,觉得学会骑摩托车也挺好的,当然,他还小,父母总是不放心的,会骂一顿,让他不要再骑,还小,不安全之类的。
   那一代人,电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电影里的主角大都几乎嘴里叼着烟,而且现实生活中大人也是烟不离手,小杨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男人”自然也要学一学抽烟的,小孩子想要抽烟,不管父母再怎么样都不可能允许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父母不允许还不能偷偷的抽么,被发现了就说只抽了一次,想要试试看。
   对那个年代的男孩来说,武侠也是内心的向往,每个男孩都梦想有各种神功,能有强大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纵横江湖,随心所欲,小杨每看完一本武侠片都会去砍树来削武器,刀枪棍棒,削完就学着电影里的人“练功”,没有内功心法没关系,可以练剑法,刀法之类不需要内功的,练得差不多之后一帮小孩会开武林大会,竞选武林盟主。一群小孩围坐在一起,首先一个人上去接受挑战,直到最后只站着一个人,其他人不再挑战为止,每次武林大会都是小杨是盟主,毕竟从电影里哪能学到什么武术,还不是看谁下手重,导致了有好多小孩因为“功力不够”被打伤哭着回家。
   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小杨读完了小学,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他考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中学发了三百块钱的奖励,在那时,农村里三百块虽不说是大钱可是也不算少到哪里去了,毕竟小学考第一名才五块钱。事情传回,尽管邻居对他的观感不好,但出了这个事还是不得不夸赞一下,以前是坏孩子,现在成绩好还得了三百块奖励,大家都觉得估计是要出人头地了,得拉近关系。
   小杨成绩好,以后一定能考上大学,当上大官之类的夸赞的话,不要钱的往他身上放,小杨从小到初中第一次这么光辉,那段时间他的父母也跟着长了脸,笑脸不断,逢人就提他孩子奖励了三百块钱,然后笑眯眯的听着别人对孩子的称赞。
   初中是一个人性格转变的关键时期,几乎所有的人在初中性格都会一定程度上定型,以前是坏孩子的可以变成好孩子,以前是好孩子的可以变成坏孩子,再之后,想改过来就比较难了。
   小杨刚上初中的时候老师也不了解他,只知道成绩好,特别看中他,开始还好,可是慢慢就不行了。
   大多人如果一直在重复做一件事,对新鲜的,“利己”的,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刺激的事情一般没有多大的抗拒力,而且初中的学生都是经历过小学的,自然也就什么样的人都有,初一那年,小杨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只是偶尔和他们逃课,后来就干脆十天半个月不去学校了,偷他父亲摩托车的钥匙骑着出去和朋友风流,带小姑娘出去飙车。
   内心欲望和身边人的感染下他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把妹,摩托车的油,都需要钱,家里本来就算不上富裕,给不了他这些多余的闲钱,而他又想做这些事,没办法,只能去偷,只是偷的对象变了,毕竟亲戚家可偷不到这么多钱,小卖部是不错的选择,在一个夜晚,他和同伙趁着一家小卖部主人不在把小卖部屋顶的石棉瓦撬开,偷了小卖部里三千块钱和很多零食,还有一些首饰,偷完后终于有钱了,小杨一辈子没拿过这么多“属于自己的钱”,生活开始大手大脚,着实风流了一段时间。
   可是三千块毕竟不是小数目,小卖部发现被盗后报了警,不过警察没查出什么,大概是警察想的方向错了,三千块,还能想到把房顶撬开,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初中生偷的,如果是社会上的人偷的,那就更难查了,大晚上的也没有目击者,也没有监控。至于指纹,小杨一早就想到了,作案的时候带了副手套,警察也只能看之后盗贼还活不活跃,如果再活跃也许能查得出来。
   最后还是被发现了,至于发现的原因确实够狗血,小杨把一个银镯子送给了一个女的,以讨取女孩的欢心,然后女孩去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被老板看到了,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家的银镯子,一追查就追查到了小杨身上,小杨也没想到镯子的辨识度竟然这么高,还好的是最后也没有进派出所,而是在学校老师的调节下私下解决了。
   这件事确实足够大,大到把小杨吓得不敢再偷东西,在那之后,小杨依旧鬼混,可是再见到想要的东西都不敢再去偷。
   小杨的成绩因为心没在学习上飞速下滑,而且出了偷盗的事,在学校名声实在是臭了,最后读了一年多就读不下去了,而他的心又向往外面,没办法就只能不上学了,老师去找他和他的父母分别做了好多次思想工作,都不管用。后来为了躲避老师他干脆连家都不回了,去找他父母他父母也说没办法,劝不回来。
   辍学后小杨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混了一年,对父母宣称自己在外面工作,实则每天“潇洒”,没钱了找父母要点救助金,要的次数多了父母就怀疑他,一打听就知道了他的现状,结果自然是被一顿批斗,但更多的是无奈,叛逆期的坏孩子很难管教,动不动就要砍谁,自以为世界缺我不可,谁若“逆了我的心意”,那就是坏的,都要被我砍死,大话连篇。小杨还好,父亲经常打他,再叛逆还是会有恐惧,管教起来容易一些。
  

共 39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留守儿童小杨不是天生就变坏的。父母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的宠爱,父亲管教的粗暴,使他的性格不像正常的孩子。上学后无法无天,不好好学习,成了问题孩子,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家长没及时纠正,反而为小学升初中考了比较优异发了三百块钱的奖励而沾沾自喜,在上初中时家长对他放纵,发展到去偷小卖部东西,并把偷来的银镯子送给了女朋友,父亲除了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人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像这样的问题孩子小杨,我们中国梦能实现么?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全社会都要重视的问题,不光是学校还是家长。一篇给人带来深思的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9-03-01 15:37:53
  欢迎赐稿八一社团,祝创作快乐!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