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BP机,那个时代的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BP机,那个时代的记忆(散文)


作者:枫笛 白丁,4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8发表时间:2019-03-05 19:19:39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毕业分配在家乡乡政府工作。那时除乡党政主要领导办公室外,整个乡政府就党政办、财政所、计生办有装电话,其他部门的上下电话联络全靠党政办,党政办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接电话、打电话、传电话,每当有电话挂来找谁时,值班人员接下电话,把电话筒放置桌上,说着:“等等哈,我这就去叫人!”于是,值班人员跑到室外走廊大喊着“XXX接电话!”接着,要接电话的人快步赶到党政办。乡政府上班的有的在同幢楼,有的在距离至少50米之外的其他幢楼,来接电话的气喘吁吁地跑来。有时,半天时间多电话时,喊人名声接二连三,有时姓名谐音相同的,来接电话的经常弄错,啼笑皆非。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改革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澎湃,个体和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有些人先富了,开始装家庭固定电话了,那时的固定电话对普通百姓来说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家里能够拥有一部固定电话既是小康的标志,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当时,由于装电话的资源还相当有限,加上邮电系统的垄断,普通人装一部电话可真需要大费周章,有门道的是托关系批条子,然后才能排队要,另外还得交一笔昂贵的初装费。据说最开始装电话时,一部电话安装费用高达5000多元,至少相当于一名公务员一年多的工资,安部电话可真算是给家里添置了一个大件。过不多久,大哥大也开始流行起来,但是大哥大毕竟贵啊,动辄上万,只有少数有钱人才用得起。与此同时,BP机也开始在市面上出现,BP机又称寻呼机、传呼机、呼机,BP机加固定电话的模式为大多数人采用的。那时,BP机虽然不像大哥大动不动就要上万元,但是买部呼机也不容易,不仅要托人,而且要交入网费等,一台BP机办下来至少要花费2000多元,就像要添置一台电视机、洗衣机一样,是家庭中的大事。
   那时,刚参加工作的我,每月工资才两三百元,对昂贵的BP机也只能望而兴叹。为了方便与在村里老家居住的父母的相互联系,还是先考虑装固定电话,乘装固定电话价格有下降时装了一部电话,花了1300多元,在当时在老家村里算第一家装固定电话的。后来,装机价格越来越便宜,只需花一两百元,村里人陆陆续续装了固定电话。我也在单位住的宿舍装了固定电话,单位办公室也有电话,也就更不需要购买BP机了,因此我与BP机擦肩而过。
   因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们都用BP机,因此对其亲切有加。上世纪90年代中期,BP机进入鼎盛时期,年轻人几乎每人腰间挂一个。交新朋友、投送各种简历所留的联系方式全都是BP机号。当时的人们在买到自己盼望已久的BP机时,大都会立即兴奋地告知亲朋好友自己的呼号,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有事就呼我!有些耐不住寂寞的BP机用户,没事儿就开始“自呼”。BP机开启了个人即信的通信新时代,领尽了上世纪90年代风骚。最早出现的是模拟寻呼机,最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的是数字寻呼机和汉显寻呼机,品牌包括有摩托罗拉和松下、波导等。用BP机的潮哥潮姐们还根据自己的喜好给BP机装饰,戴上漂亮的套子和绳子,有的给固定的联系电话后缀数字,如“爸爸”加“8”,“妻子”加“7”,以便及时联系。
   用BP机优点是:何时何地都能呼到你,寻呼机犹如风筝线,四处飘扬的风筝从此被牢牢牵住;缺点更多:不想见的人也能呼到你,还要找电话机付费回电话。有时系统混乱还发生很多笑话。当时单位一个美妹刚在谈恋爱,有一次她男友外出深圳游玩几天未归,她在家未去,男友有戴BP机,她呼他几次未收到回话,第二天早上她家电话响了,她冲去接电话,却听到传来一美女嗲嗲声:“昨天是你呼我么?”她顿时摔了电话,惊诧且愤怒:是不是男友在外寻花问柳了,深圳可是开放前沿的繁华大城市。她火了,又呼男友一遍,家里电话又响了,依旧是那个美女嗲嗲声带着怒气:“你怎么又呼我?你到底是哪位呀?”单位美妹赶忙问她的呼机号码,试着再呼男友一次,结果还是在那美女呼机上显示,才知道系统转乱了,忙挂信号总台请求查验。经总台调试后再呼男友,男友终于回了电话,总算避免了一场信任危机。这样的笑话听过好多例。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小灵通开始出现在人们手中使用,接着通信的伟大时代来临了,移动手机开始广泛使用,BP机因它的缺陷和不方便,逐渐走出通信的历史舞台。但人们不可否认它的历史功绩。许多人把它收藏了,或是怀旧情结,或是见证他们的火热青春,或是记忆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移动电话日新月异,那时我开始用小灵通,接着用移动手机,开始用翻盖后到平板。一台诺基亚只能接打、信息的手机一直陪伴了五六年,接着用功能多的欧普,最后换上了华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开始走向微信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电脑、宽带也渐渐从城里走出来走进偏远乡村,普通老百姓也能与时代接轨了。信息变得越来越通捷,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世界变得越来越近。尽管我换了许多款式的手机,但一直坚守原来开始用的手机号码,一如我的初心,尽管世界在变,生活在变,我对生活纯真的初心不变。
   不是么?回想那个用BP机的时代,可爱的人们收到传呼而满世界找电话的纯真模样,禁不住会心一笑,回话要花钱还满怀开心,大概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纯真,深深地烙印在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们记忆里。

共 21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后的感觉是长知识了。因为我是几乎从零一下子跳进手机,没明白的时候就已经是两种苹果的用户,这拜儿子所赐。我们天天抱怨就是因为忙着往前赶没有回头看,一回头原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已经是新旧两重天了,这个词原来是形容新旧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用不了几年就是这样的一个翻天覆地,单从手机的翻新与更替就可见一斑。现在只要是会玩手机的,还有一个没有手机的人士吗?不说他的现代化功能,且就仅仅说一项:它救赎了多少人的寂寞?这就是一件泼天大一样的功劳。作者娓娓道来,让我们如在博物馆中一样浏览了我们的通讯史,其实是一股自豪而惊喜的感觉油然而生,原来我们的祖国却是在我们的漠视与轻慢中这样飞速而傲娇地在成长。想想前程往事,让人不禁莞尔,由衷想说一句话:一切真好。【轻舞编辑:健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笛        2019-03-05 19:25:00
  感谢健唔老师精彩编按!遥祝春安!
用心灵书写文字,用文字建造精神家园。
2 楼        文友:健唔        2019-03-05 19:40:57
  让人唏嘘的过去
3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19-03-11 08:54:44
  当时能用BP机的绝对是身份的象征,问好作者,带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岁月。
回复3 楼        文友:枫笛        2019-03-12 18:43:25
  感谢老师阅读!遥祝春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