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传奇人物张作霖(随笔·旗帜)
2月28号同学小聚始知我原工作单位沈阳机车车辆厂东门500多米处建了一座“皇姑屯事件”博物馆。博物馆之所以建在这个位置,我想一是离张作霖被炸的“三洞桥”很近,也就三站地。二是沈阳机车车辆厂的前身就是张作霖在1925年建的皇姑屯机车车辆厂。还有一点就是距离“皇姑屯火车站”不到50米。
说起张作霖在我们东北尤其是沈阳这疙瘩,特别是生于30--70年代的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单田芳評书《乱世枭雄》、电视剧《张学良》的播放,张祥斌的《张作霖专》出版,举国上下知道张作霖其人,其事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我小时候就常听我三奶讲“东北王”老疙瘩的故事(张作霖小名叫老疙瘩)。我三奶知道老疙瘩的故事多是因为我三爷曾经做过张作霖的御用裁缝。想当年我三爷家在李相用我三奶的话说那是:东头跺一脚西头也乱颤。我三爷要在李相唱大戏,沈阳的評剧名角也是不请自到,乡公所(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屁颠屁颠的维持秩序。张作霖就非常喜欢听评剧,我三奶不管它叫评剧而是叫看磞磞。
张作霖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从老家辽西崛起历经数年的东征西讨一直到主政东三省,又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从投靠日本人,屠杀革命党,又与日本人矛盾激化,张作霖的一生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张作霖生于1875年3月19日,出生地是辽宁海城小洼村,祖籍应是河北大城人(也有史书说是山东人,也有说是山西人)。祖父闯关东来到辽宁凌海,后其父张有才又带家人搬到辽宁海城。张作霖出身十分贫苦,13岁时父亲因欠债被债主害死,张作霖为了养家糊口先后干过木匠,买过包子,开过杂货铺,当过货郎,还跟养父当过兽医。
张作霖是在1896年也就是21岁时经冯麟阁介绍加入了绿林,我们沈阳管绿林人叫红胡子。后因闹义和团他在当地组织了保险队,由于保险队管辖的地域不断扩大,人马,枪械也多了,后来就当上了团练长。那时的清政府无力征剿,就招安了张作霖。张作霖用现在的话说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先后担任过27师师长,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官职,把东三省经营的也是风生水起。随后野心膨胀也想效仿当年的老汗王努尔哈赤,想谋取更高的权利便发动了两次直奉战争。终于在1927年打进了北京,也当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了国家最高的统治者。单田芳在评书中说:张作霖在中南海怀仁堂就职时,拍着当年慈禧太后坐过的龙椅说:“妈了个巴子,她能坐,我怎么就不能坐(妈了个巴子是张作霖的口头禅)。”这句话就暴露了他苦心经营东北,剑锋指向关内的居心。
1928年由于前线战事不利,被迫通电全国返回东北。在6月4日坐火车返回东北途经沈阳三洞桥时,被日本人埋在铁路上的炸药炸死,终年53岁。
怎样评价张作霖,史学家褒贬不一,我知道的也是褒者少,贬者多。张作霖能从一介草民经过数年打拼,登顶过中华民国总统的宝坐,在野心的驱使下其军事能力,政治手腕还是不应怀疑的。罪大恶极的是屠杀,镇压过革命党,还有发动过战争死伤无数生命,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在经营东三省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拒绝过日本人和俄国人的诱惑。也正是张作霖的刚柔相济,审时度势,圆滑处世,精明狡黠的策略才使得他很好的进行了原始资本积累,为他敢向关内进军提供了保障。野史说有一日本人想让张作霖题字,张作霖把墨字写成了黑字,日本人说:“大帅,墨字怎么下面没有土啊?”张作霖回答说:“我的土是不送人的。”张作霖的意思是说,我的领土你小日本休想要。我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我想这一定是为美化张作霖的杜撰。
张作霖死后发殇时我从照片中看到送行的人很多。沈阳各界也都组织了追悼会,从抚顺,热河,海城,吉林,齐齐哈尔,临江,哈尔滨等地的追悼会照片中也看到了很多人,是不是为了撑门面逼迫老百姓参加我就不得而知了。
张学良花了1400万块大洋在辽宁抚顺高丽营子为父亲修建了元帅林。元帅林修的也是富丽堂皇,有苍松翠柏,有石马石曾翁仲等,可还没修完因9.18事件只好停工。这期间日本人把张作霖的尸体停放在了奉天东关珠林寺内。张学良曾与日本人协商要求葬在元帅林,可日本人提出的条件很苛刻,没能协议成。1937年张作霖的尸体才在旧部帮助下,安葬在了辽宁凌海石山的南驿马坊村,与原配赵氏合葬。这赵氏就是张学良的生母。
我大约在30多年前经过元帅林一次,看到元帅林很大部分已被大伙房水库淹了,收入眼低的元帅林也是荒草萋萋,木柱腐化,墙壁也有了裂痕,墙瓦破碎。破败不堪。我是没到过凌海的南驿马坊张作霖的墓地,听说也是断瓦残垣,蒿草满地,凄凉的很。真没想到当年的东北王落得个如此下场,这也应了那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也应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些人哪!生前再显贵,死了也是黄土一堆。据说2014年张作霖墓以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我想元帅林也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吧?不知现在这两个地方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