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最后一个知音(散文)
年少时就爱好捣鼓文学、爱看书的芳草,在情窦初开的花季最爱看的杂志是《知音》。她也有一个知音梦,那是懂她的爱好,知她的冷暖,会让她感觉温暖贴心,又让她打心眼里信任喜欢的人。
青涩年华的芳草,曾在打工生涯中结识了几个闺中好友,那些曾经勾肩搭背相约玩耍,曾经掏心掏肺互诉衷肠的温馨日子,随着各奔东西,无从联络,也成了不再重现的美好。
十八九岁时认识的知音,随着断雁无凭,从此只能让芳草无数次拿来怀念,在追忆逝水流年的同时,脑海中浮现那一张张散发青春朝气与纯真的动人笑脸。
二十岁那年,芳草依然初心不改,爱追梦,爱文字。工友知道她的爱好和追求,开玩笑说,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吧,高中毕业,挺有才华的,尤其是一手字写得漂亮。
芳草一听男孩有才华,还写得一手好字,怦然心动,当即红着脸笑着答应:“好呀!”
她想像着那个男孩,一定会合乎她心中知音的标准,与她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芳草其实早就和这个男孩在宿舍楼道有过一面之缘,他是公司水电工,负责检修水管。芳香见他第一眼,就记住了他英俊帅气的样子。他看上去吊儿郎当的,给人一种坏坏的痞子气。
当工友介绍他给芳草认识时,芳草吃惊不小。“这真是天赐良缘啊!”芳草心里暗自窃喜。
那一晚,芳草和男孩在街道上边散步边聊天,从个人经历与爱好聊到家乡风俗,两人似乎前世有缘,聊得挺投机,很晚了才告别各回宿舍。
随着两人的频频交往,几个月后,男孩主动提出要和芳草成为终生伴侣。
芳草就这样,在一见钟情的契机下,在男孩的热烈攻势下,在头昏脑热中,就稀里糊涂进了围城,随着简单地领取一纸婚约,就成了他人妇。
婚后第一年的芳草感觉自己当初还是轻率了些。她发现老公并不爱看书,也与她没有兴趣爱好上的共同语言。他早就对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感兴趣了,他那些泛黄的笔记,他也早就不屑一顾了。他看起来不着调,有时一脸坏笑的样子像个流氓混混,其实很务实,干起工作来也麻利负责。早就对未来有了自己的规划的他说不想总是打工,想将来创业做生意。
那时的芳草天真而又肤浅,甚至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她开始觉得老公挺世故、挺现实,也无趣。芳草还像云一样在空中飘,不着边际。她开始觉得老公并不是自己要找的知音。
虽然心里对眼前人有一丝失望,但爱情的余热尚在,所以芳草尽管心里也曾暗暗欣赏过书生气浓厚的,与她有相同爱好志趣的工友,但她并未越雷池半步,做出伤害老公的事。
回到家乡生活创业的芳草夫妻,随着在废墟一般的家乡土地上白手起家,困境中矛盾丛生,两人经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执。债台高筑,让芳草心浮气燥,急于还清债务,让芳草见不得老公和他人打牌娱乐,常常口出粗言讥讽他不知死活,而老公也亳不示弱,针尖对麦芒,和她较劲。天长日久,芳草后来竟然懒得理他,习惯了保持沉默,并越来越觉得和老公过日子,只是出于一种无奈,为了孩子而已。
后来,父母又相继因病离世,芳草在婆家的土地上更是活得孤独压抑。与少女时的好友失联,生活中唯一的一个朋友随着经济状况与她家有了天壤之别,连老公也成了她不愿在其面前坦露心事的人,她这时已经不知道知音具体是什么意思。
对芳草来说,唯一的知音,只是日记本!在日记本里倾诉忧伤,在日记本里宽慰自己,在日记本里记录自己内心的纠结迷茫,一排排、一页页文字,伴随芳草度过多少平淡灰色的日子。
临近三十六岁那年,芳草家终于添置了电脑。电脑唤醒了芳草曾经的梦,她要借助网络追寻梦中的知音。虽然经历了捉襟见肘清贫岁月的困顿,经历了父母亡故的痛不欲生,经历了远离故乡、与亲友渐渐疏离的落寞,经历了生意场中人性的尔虞我诈,但此时的芳草依然像个纤尘不染的村姑,单纯而又执着。远嫁他乡的她渐渐变得性情孤僻,与生活中周围人迥然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怪异性情,让她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找精神共鸣。
芳草渐渐通过QQ联系到了昔日的同学,也有数年前的工友通过QQ找到了她,这一切惊喜来得太突然,让芳草感觉自己好幸运!
然而欣喜来得快,去得也快,似乎是一阵轻烟飘过,又像昙花刹那间开了又谢。
和工友、同学热烈聊过几次后,便渐渐联系得少了,除了偶尔互相在空间点赞,评论,似乎又找不到话题去打开话匣子长谈。毕竟太多年没在一起了,早已不是曾经的彼此。芳草也曾想,或许是我高兴得太早了,其实有些人,虽然陪伴走过一段时光,也只适合存留在记忆中,偶尔拿来怀念。想回到曾经的亲密无间,似乎不大可能。
有个男同学,是和芳草初中时相互喜欢过的,数年里,芳草依然对昔日那个阳光开朗的他念念不忘,可真正在时隔二十年后联系到了他,芳草却又不敢频频主动联系他,一是怕打扰到工作忙碌的他,二是知道已经有个幸福家庭的他,再也不能和他走得太近,免得那份原本纯美的情愫变味。
芳草身处喧嚣的网络,依然感觉知音难遇!
喜欢在闲时码字,好在文学网站流连的芳草,随着发表的文章日益增多,也结识了几个网友。
那个对她有知遇之恩的男孩,曾让芳草视为知音。但男孩后来也渐渐和芳草疏于互动,也许是年龄上存在差距,也有代沟吧,渐渐地,关系就莫名其妙地淡了,一年后,芳草和他再也没有交集。
另一个远方的女人,是和芳草互动最频繁的人,她也爱文学,爱写文,和芳草算是志趣相投。她们对彼此亳无戒心。芳草告诉女人,她只是农村人,也只有初中文化。那女人起初怕芳草瞧不起她只是幼儿园临时工,撒谎说自己是老师,后来又向芳草坦然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从此让芳草更相信了她的人品。
那年,那个女人问芳草有没有微信号,可芳草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打那以后,两人从此再没互动过。
芳草清楚,那个曾被她当知音的女人,其实早已不玩QQ了。她们的情谊也戛然而止了。
芳草又在陆陆续续中认识了一些人,有来自山东的小伙,内蒙的姑娘,安徽的同龄男性,湖北的老者,河北的大姐,广西的男生……
这些人和芳草也有过温馨交流,有过短暂交集,最终还是要么删了QQ,要么空留一个头像在电脑或手机里,他们如擦肩过客,对芳草凝眸停步片刻后,默默转身,不再过问。
曾有一段时光,芳草也曾进入了误区,把点评留言的文友当成莫逆之交,倾心吐胆,甚至想用心陪伴,直到两鬓苍苍,甚至油尽灯枯。
时间冲淡一切,时间验证一切,几年的网络追逐,寻寻觅觅,多少聚散离合,多少恩怨纠结,让仅仅只有初中文化,平凡又卑微的芳草最终明白,网络中与现实生活一样,存在着不容忽略的残酷事实。如果在生活中是贫贱之人,就别指望遇到知音,因为贫穷与显贵之间横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可能成为知音。当昔日的平起平坐变成了天渊之别,那朋友情也就成昨日黄花了;如果在网络中是个平庸之人,就别指望遇到知音,因为平庸与优秀之间同样因为层次不同而难以融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她)更倾向于接近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而平庸之人,即便绞尽脑汁去取悦他人,也只落得自讨没趣的尴尬。
平庸的人和才华横溢的人,最明显的交流障碍是,因为认知存在差异,有鸡同鸭讲的矛盾,自然就尿不到一个壶里了。这两种人,谁又能是谁的知音呢?
芳草明白这些道理后,决定不再作无谓的追求。她删除了一些和她聊得不多,也并不走心,甚至已经终止交流的QQ好友、微信好友。这些人,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音。
芳草本想删除所有与自己不太相关的名字后,与自己彻底和解,让自己彻底断了任何幻想,再也不寻求所谓知音了,但她最终做不到决绝,尽管她明白那些人终究也只是自己生命旅途中的过客,不会和自己演绎高山流水的故事,但她还是想让时间去淡化一切,于是,她写下一句话劝自己:保留最后的温柔,别让自己为一时的冷酷,在某个时刻,悔上心头,愧上心头。
梦醒来,已是人至中年,一切刚刚好!芳草庆幸自己终于看清了人生真相,那就是:
当自身不够优秀不具备强大磁场时,所谓的真诚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聚散离合不由人的意志掌控,不经意中就从至亲至交沦为陌路。人活着,与其渴望他人同行,不如早早习惯一路行单影只。
最后一个知音,不是别人,是自己!
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唯有自己才能塑造自己,唯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带来希望与快乐,宁静与充实!
芳草终于决定不再追寻,因为她已经找到了最后一个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