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闲话禁赌碑(随笔)
周末无事,信手翻阅《修武碑刻辑考》一书。
有人说,碑刻是传世文献之外的史书、民间的历史档案,它具有双重性,既反映区域社会和民间生活,也反映国家或地方性制度。该书是对修武县碑刻进行研究整理的学术成果,通过阅读此书,发现书中收集有当地三通禁止赌博的石碑,这在别处还是比较少见的,读后印象深刻。
其一
东交口道光五年(1825年)《禁止赌博碑记》碑。该碑位于修武县东交口村,石碑为圆首,碑额“皇清”,饰以花卉图案。碑文内容为:
“重修龍王廟臺一所。東西交口/兩村公議禁止賭博,如有不尊,送官究處/”。
碑文后面列有会首杨大信等69个村民名字。
落款为:道光五年七月初一日工匠姬法舜立
单就赌博一事,东、西交口两村专门公议并勒碑禁止以昭后人,这说明在当时即使在偏僻的山村赌博的恶习不仅存在,而且盛行,为村民所深恶痛绝。
其二
云台山真庆宫清同治八年(1869年)《永远禁止赌博碑》。该碑镶嵌于云台山药王洞附近,在去茱萸峰的山路旁。石碑中间刻有:
永遠禁止賭博碑
右侧刻有:
獨余頂周圍眾客戶知悉禁止賭博,如有賭者,罰約開列於後:/一、頭家罰錢四千文;/一、眾賭戶罰錢兩千文。
左侧刻有:
維社首/住持真慶宮郭明心、田明倫仝立/
大清同治八年歲次己巳三月初三日石匠王添刻石/
关于真庆宫,据清道光版《修武县志》记载:“真庆宫,在县北五十里衚衕窑北。康熙年建,中有古松。”如今真庆宫已无存。此碑不仅表明永远禁止赌博的宗旨,而且对参与赌博者给予经济上的处罚。从碑文可知,今天的云台山茱萸峰原名为独余顶,其周围“众客户”也可能不是当地居民,估计是外来人。从文献记载得知,当时独余顶周围除了真庆宫外,还有百家岩寺、万善寺、云台寺等,可能是寺庙众多,香客进香之余,赌博恶习在此泛滥,故而明文禁止。据传,自立此碑后,众香客引以为戒,延续至今,再无赌博现象出现。此碑兼具历史科考价值和警示世人的现实意义。
其三
孔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永禁赌博碑》。该碑位于周庄乡孔村,石碑为圆首,碑额“皇清”,饰以云纹,左“日”,右“月”,碑体两侧饰以花卉纹饰。碑文为:
永禁賭博碑
從來士農工商各有常業,風俗淳良,不外四者。同治十二年春/廟中興工,東西兩村少長咸集,談及近來賭風太盛,倘不禁止,/勢必流禍靡底,因公同商議:嗣後有犯賭者邀集兩村父老嚴/為處責,如若不遵,送/官處治,決不寬恕。恐後無憑,爰勒石以垂不朽云。/
三仙廟五班會首仝立石/
峕大清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戌三月中浣榖旦
从碑文记载可知,当时的东、西孔村希望通过民间约定的方式去禁止赌博之风,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
自古以来,赌博之风由来已久,而且手段花样繁多,不知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历史上许多名门望族的家训家规都把禁赌列入其中,但像修武境内这样为禁止赌博而设立石碑警醒世人的却为数不多。尽管三通石碑的碑文寥寥数语,却说明当时乡规民约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世世代代作为道德规范支撑着当地的村民生活,成为法律之外规范千家万户的道德准则。由于它是人们亲身体验利弊得失后自发订立的,所以其认同感发自内心,得到了许多人的自觉遵守,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的淳朴民风。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好好保护和弘扬。
“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转少年。大道劝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赌钱。”是啊,禁止赌博,洁身自好,培养高尚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也算禁赌碑给我们的启发了。
2018.03.16(注:文中的“/”,表示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