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过阴天(散文)
天空灰蒙蒙的,连一丝风儿也没有。几朵黑云慢慢地向西方移动着。顷刻间,便“嘀嗒嘀嗒”下起细雨来。这雨像极了春天的雨,温柔地落在院里。雨从那深绿色的葡萄叶子上滴下来,落在了葡萄架下的吊兰上,它那浅绿色的叶子经过雨水的洗礼,变得越发养眼了。原先那一串串绿色的葡萄,现在已变成了紫红色。即使看上一眼,就会让人馋涎欲滴。前些日子还是浅绿色的小石榴,现在已长大了不少,它身上的衣服也开始有绿变红。再过些日子,那桔红色的石榴就快成熟了。石榴树伸展着深绿色的叶子贪婪地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我似乎听到了它与雨水悄悄说着知心话儿......
这雨就这样不紧不慢地下着,这越来越阴暗的天空,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些往事……
在少年时代,我最喜欢下雨的天气。那时,日出而作的农家人只有在这雨天才可以有些空闲,而农家女人们忙里偷闲才可以为孩子们烙个油饼或者包些水饺给孩子们解解馋。孩子们放了学之后,根本无暇顾及雨水打湿了衣服,一溜烟地往家跑去。我刚到大门口,那饭菜的香味便钻进了鼻孔里,紧接着北屋里传来大人们地说笑声。
我推开房门,正好瞧见父亲同几位好友围在饭桌周围聊天呢!张叔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一枝旱烟,那缕缕白烟不时从他的鼻孔里跑出来,本来就不算宽敞的屋子便有了呛人的烟味。刘叔则在一旁不停地劝他,让他赶紧把烟灭了。还没等张叔说话,父亲就开了口:“利用这过阴天的时间,咱们商量商量,怎么才能过上好点的日子!”经过父亲提议,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起来……
我经不住菜香的诱惑,立马跑进了厨房里。娘和邻家的婶子们,已把从各家凑来的蔬菜全做好了。什么芹菜炒肉、凉拌黄瓜,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炒豆芽。望着盘里这色香味俱全的炒菜,我肚里的“馋虫”有些按捺不住了。这些菜虽说不是山珍海味,但比平时啃咸菜吃窝头要好多了。忽然,我耳边传来父亲的声音:“绒儿,把做好的菜端过来吧!”这些庄稼汉子,也只有在这雨天,才可以完全放松一下自己。他们的酒杯里虽是劣质的白酒,但大家仍感到很开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有酒喝已经很奢侈了,谁还会还计较酒的孬好?
娘和邻家的婶婶们为父辈们做好了饭,便去大门口纳鞋底了。那时,家里来了亲朋,孩子们是不能和客人一起吃饭的。我只得坐在大门口望着婶婶们纳鞋底,听她们聊着家长理短。许是下雨的缘故,虽是夏天的风儿,吹在脸上却凉凉的,让人感到异常舒服。那柔软的柳条儿在风中飘来荡去,好像是在翩翩起舞呢!那些不知道疲倦的蝉儿还在放声歌唱;池塘里的荷花,已在静静地开放。那些粉色的荷花点缀在绿色荷叶之间,让人感到特别赏心悦目。那一片片硕大的荷叶静静地立在水里,就像撑起的一把把绿伞。那小雨点轻轻和荷叶亲吻着,过了一会儿,它就慢慢地向荷叶的边缘滑去,最终流入了池塘里。只见张婶熟练地拿起锥子在头发上蹭了几下,然后用手握住锥子的底部,使劲在鞋底上扎上小孔,最后把针穿在小孔里,接着我的耳边就传来“哧啦哧啦”纳鞋底的声音。这“哧啦哧啦”的声音,就仿佛是一首用爱谱写的乐曲。张婶那双粗糙的手,这纳起鞋底来却一点儿也不笨拙。望着鞋底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脚,我不禁投去了钦羡的目光。娘则坐在马扎上在给我做鞋子呢!她低着头,聚精会神地做着鞋子,她把对我的爱融入到那一个个又匀又细的针脚里。胃里已在“咕噜、咕噜”抗议了,我向娘投去了祈盼的目光……
娘把父亲他们剩余的饭菜端回厨房里。我饿得实在撑不住了,便拿起玉米窝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盘子里只剩了些汤汤水水,我随手掰下一小块窝头,在菜汤里泡了泡,然后用小勺把它们舀到口里,感觉窝头比平时好吃多了。三下五除二,一个窝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装进了我的肚里。我擦了嘴,又去找小伙伴玩了。这时,娘和婶婶们才开始在吃饭呢!
现在,我每每回老家,很难见到那些熟悉的身影了。父亲早已沉睡地下多年,很多上了岁数的乡亲们大多去城里照顾孩子了,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几乎见不着几个人了。以前狭窄的街道显得宽阔了很多。鸡鸭满街跑的日子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每次走过曾经熟悉的大街小巷,现在却感觉陌生了很多。在我记忆中虽然仍保留着很多年前乡亲们一起过阴天的场景,但现在如若不是逢年过节,即使原本生活在一个村的人们想见个面都是件奢望的事情了。原先热热闹闹的村子,现在几乎变成一座空城。我望着大门上那一把把铁锁,心里那种失落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