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天使(散文)
前天去出差,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都眼泪汪汪的。心中被一种酸酸的、甜甜的情绪萦绕,挥之不去,挣之不开,也或许是我心甘情愿沉津其中吧!
身边的那个女人,是我的同事,她一边笑着,一边给我讲她的儿子。
“去年我身体出了问题,在郑州做了一个小手术,在进手术室之前,我给在南阳上大学的儿子打了个电话。虽然是个小手术,但是你知道,总是有些胆怯的。”女人的神情中有些许羞涩。
我点点头:“明白。”
“电话接通了,儿子的声音传来,妈,有啥事没?没事别老打电话。我只好说,没事,妈就是想你了。”女人抹了下眼睛。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男孩子就是这样,大大咧咧的,一入大学门,就跟脱了缰的马一样,只顾着自己撒欢了。”
女人忽地又笑了:“不是这样的,我不是说孩子不好,他是我的天使。”
我有些疑感了。
“一周后,儿子往家里打电话,他爸说漏了嘴,提到我们刚从郑州回来,儿子才起了疑心,到郑州干什么?有什么事么?接连追问到他爸说了实话,我们就听着电话那头哭了起来,不是抽泣,是大哭,一个大小伙子,哭得那个样哟,哭了好久才问,妈妈生病怎么不告诉我?我嚅嚅着说,那天给你打电话了。”
我露出了然的神色,孩子就是这样,他们想不了那么多东西,总是粗疏地对待父母,其实内心还是藏了爱。
“你知道么?打电话是在头天晚上十点多,第二天九点我听到敲门,门外站着的,就是我的儿子。”女人的眼里亮晶晶的。
“他跳窗出了宿舍,两个同学送他到车站,他坐火车到了郑州,在郑州大厅里坐到天亮,又乘早班车回了家。”
“孩子在家给我做了一星期饭。”女人脸上满是骄傲和幸福。
“男孩会做饭?还做了一个星期?”
“对呀,网上有菜谱,照着弄呗。”
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早在她说起儿子不管不顾的哭声时,我的心就酸了;再到儿子跳窗回家时,我的心就暖了;又说大男孩在家伺候妈妈一个星期,我的心就化了。
总是有人赞颂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可我总是给我的学生说,父母爱你,自然需要你爱他,他亲你一口,自然不希望你回以白眼,他爱你护你是他的本能,可你不能当成理所当然去挥霍,父母的心也是肉长的,你伤他一下,他会比什么都疼。
我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怎么能不懂父母对子女的爱呢?孩子当初生下时只有五斤四两,身量高,几乎瘦到皮包骨头。在大约两个月时,孩子感染肺炎,到医院抽血化验,我抱着娃,他爸扶着孩子的胳膊,看着针头刺进孩子的血管,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和他爸控制不住情绪。医生斥责:“哭啥哭,孩子还没你俩哭得响。”可是那个时候,谁能控制得往呢!那种心尖尖上的疼,那种血脉相连的爱,那是自然生发本能的反应。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有的飞着飞着就离父母远了,可是再怎么飞,也飞不出父母的心!即便有一天父母遗忘了全世界,天使还盘踞在父母心头。
一位阿姨,辗转找到三十年前女儿上学的幼儿园。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的她,脸上跃跃期盼,眼晴盯着大门,她的记忆中,女儿还是四五岁的模样,会扑到她怀里喊妈妈。
另一位大爷,拎着饭缸去医院给儿子送饭,他记得儿子车祸受伤了,他焦急却又找不到病房。医生护土查了记录,这起车祸发生在十年前。
还有一位老人,买了车票到汉中去看儿子,可是他的儿子早已去世多年。
他们都是怎么了?他们生病了。他们患了阿滋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年轻时的盛开,中年时的奋斗,老年的现在,都被他们遗忘,生命中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都已与他们无关。可是,他们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的子女,是他们的天使。对孩子的记忆成了他们生命中最后的亮色。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伟大。
听别人孩子的故事,想到自己的孩子,说到别人的父母,便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的父母年岁渐长,疾病逐渐缠身。
父亲哮喘,冬季尤其严重,喘得严重时,脸憋得青紫,平日也总是从他的喉咙里发出令人难受的哼哼声。母亲前几年脑溢血,勉强顾住自己,近来又因腰间盘突出影响走路,贴膏药贴了几十贴了,现在只能依靠小推车前行。现在,在农村老家,哮喘的父亲照顾着行走不便的母亲。也曾想让父母换换地方,到我们姐妹家住,都被父母拒绝了。我自然明白其中的缘故,一是故土难离,一是不想拖累孩子。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我们,年轻时吃尽了苦,年老时又受病痛折磨。我能给予父母的是什么呢?偶尔的一个电话问候,抽出时间陪他们去医院,花些金钱给他们买药、买吃、买穿。可是这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没有神力驱除他们身上的病痛,我无法放下工作陪他们去看花去看水。他们说,不用来,知道你忙,我们能顾好自己。
又到了该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了,他们的声音,想必还一如既往充满期盼吧!
我希望我能尽力把天使扮演到完美。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赏读佳作,感动不已!
问好阳光社长,顺祝春琪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