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聆听长江水(散文·家园)
一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渡船上遥望淼淼的长江。
夕阳缓缓地坠落。
我扶着船边窄窄的铁梯,兴奋地往上面爬,一直到三楼甲板,三月的江风裹着江水的微腥扑面而来。
几声起航的鸣笛冲向云霄,渡轮发出巨大的轰轰声,江水在船舷翻卷着白浪。渡轮忽地左右摇摆,仿佛急于摆脱羁绊的欲望。
长长的汽笛声里,“皋张汽渡”几个褐红色的大字越来越小,岸边稀疏的芦苇和错落的建筑也都渐渐地隐匿。
皋张汽渡于2005年10月8号建成通航,通过这一汽渡到达对岸张家港市只需半小时。近几年,从江阴长江大桥到苏通大桥的落成,苏南苏北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也给两岸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极目远眺,似乎可以看到对岸朦胧灰褐的轮廓。窄窄的江面,却把一个完整的江苏省一分为二,苏南苏北可是一母同生的兄弟啊。
少时跟着父母在张家港的双山码头过江,坐在那条比乌篷船稍大的渡船上,船到江心,江面似乎跟低矮的船窗成了水平线。哗哗的江水不时溅进船舱,船晃得像个醉汉。吓得我大呼小叫,趴在窗口吐得昏天黑地。若遇个四五级风,安全起见,船便停航,这给南来北往的旅人带来多少不便与无奈。
时有想起,便埋怨这不近情理的长江,生生的把一对兄弟隔江相望。这浩浩荡荡的长江,它们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
我忽然想起高启的诗句,“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可这里不是三峡,也没危崖耸峙,更无绿荫掩映中的白帝城。眼前分明烟淡水云阔,何来万山?
我有些不甘,将一杆竹笔延伸去了历史的山河里……
于是,那些古人穿着褪色的青衫,飘然而至,用温醇、豁达的诗句焕发长江的豪迈和恢弘。
李白眼中的长江,一如他的诗句般奔放,“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杜甫笔下的长江则是另番景致,“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而在李之仪的笺头却是柔情万千,“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刻,我听到胡笳和羌笛声,迂回在大唐、宋元的文字里。那史册的舟楫,在滔滔江水里,划出九曲十八弯。
他们的灵魂,从源头“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直至崇明岛以东,融入奔流不息的东海。
他们带着沧桑与忧思,像智者向我们诉说长江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我忽然就明白了。
我为自己的自私和浅薄而羞愧,我只能双手合十,向着东方。
二
船渐渐到了江心,水天一色,三两过往的巨轮相交而过,过江的旅客发出一阵阵惊呼,忙不跌地掏出手机抢拍。在这里,江水更加躁动不安,白浪滔滔,前赴后继,腾越、奋争,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境界即将出现。
我从渡轮的东边绕到西边,猛然一惊,这是我梦中的画面啊!
橙红色的夕阳悬挂在江面上,烁起万道金光,堆涌着、燃烧着白与灰色的流云,像蟒龙在天际俯瞰着。
帆影绰绰,几只沙鸥披着金缕自由翱翔,蓦然想起了一句话:天高任鸟飞!
渡轮虎虎地指向西南,那是几十公里外的江阴要塞,那里曾经风霜雨雪,刀光血影,历史的使命在这种指向中回荡。
晚风拍打着波涛,许多光阴悄然回归!
1949年4月20日傍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发起渡江战役,茫茫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炮火连天,夜如白昼。
短短数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登陆江阴要塞,攻占南京,降下青天白日旗,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
夕阳染红了江水,号角震天,烈旗飘飘。
层层叠叠的浪花奏起千古绝唱,千万张年轻的脸庞,播扬过烈焰飒飒的生命意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篇宏伟、深远激荡在历史的跫音里,成为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
在江阴市区,有一座“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馆内有众多渡江战役的历史文物与重要文献,馆外有一艘木船。是当年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渡江第一船”,它曾在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聆听历史,从淹没的战争处,寻找民族的气节、情怀,日月的缅怀。
江河、山川,壮重、肃穆!
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对着江面轻声吟诵着白居易《暮江吟》里的诗句。
我转身看他,他却顿了口,沉默着看向远方。或许,他如我一样,一定忆起了什么……
不敢再扰他,轻轻走到左侧的甲板上。此刻,夕阳投下最后一抹流光,粼粼江水自金陵南京一路东下,浩浩荡荡汇入东海,演示着大自然顽强的生命过程。远处,苍茫一色的江面仿佛静止了般,偶有小小的船儿在夕阳的尽头处出没。
光亮渐渐缩小、暗淡,江水又恢复了之前的幽绿。几千年来永不停止的滔滔江水,聚集着远古到今天的一种怎样悲壮、铭心的历史。
那个从“诗经”里流淌的长江,那个子夜吴歌中沸腾的长江,温韧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思想与胸怀。
长江之上,狂放不羁的李白是怎样洒脱地踩着半轮秋月,就一壶月白风清的酒,醉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奔驰而去。
呜、呜呜——长短不一的汽笛声再次划破长空。渡轮慢慢靠岸,岸边灯火璀璨。走下甲板,站在堤岸上,回望那茫茫九派的余韵,灯标接连地亮起,在水面辉映出红色的光晕,那是生命的指引。
莽莽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灵魂。
再次聆听长江,聆听历史,那诸多的风云变幻,雷霆烟雨,在沉寂了亿万年之后,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神奇、壮美的诗章。
日新月异,长江白浪再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