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飞翔在我心中的“燕子”(散文)
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大门前的马路对面,刚刚停下的公交车,后车门还在缓缓地打开,我就迫不及待地挤出车门,绕过车尾,横穿马路,目光聚焦一楼的办公室。心怦怦地跳着,焦急、耽心、希望、交织着心里的忐忑,心急如焚的我险些撞在正常通过的小汽车上。
哇塞,红艳艳的,像两束熊熊燃烧的火把穿透玻璃扑进视野。举头的瞬间彻底地惊呆了!两只美丽的“燕子”她们竟然还活着,并且像一对羞答答的姊妹身着红衣,凭窗远眺,迎接着我的归来。楼道的大门上挂着冰冷的铁锁,驻足楼下,隔窗观望,火红的燕子,火辣辣的姊妹勾起我漫长而苦涩的回忆……
牵挂了两个多月的两枝“燕子”,已经伴随我度过了两个寒假,也就是说她俩已经在办公室的窗台上度过了两个除夕,聆听了两载大年夜的爆竹,观赏了两载迎接新春的烟花,两度元宵节为我守护寂静的办公室。我喜欢称之为”燕子“的原因是。仔细端详满枝的花朵,不仅红的似火,而且每一朵小花都像一只栩栩如生充满活力的红羽燕子,飞翔在北方冬日里,笑傲雪花飘飘,燃烧三九严寒,呼唤远方的春天。因为花开的时候“燕子”满枝头,所以写“燕子”的时候,我喜欢用树枝的“枝”字代替那个没有生命活力的“只”字,也许是我对“燕子”情有独钟吧。
相遇是缘分,更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情分。两年前秋天的一个下午,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张伟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两盆花卉,花盆很小,两株瘦小的花卉,细长的嫩枝上生长着稀疏的绿色叶片,圆润润的叶片大拇指腹般大小,摸上去感觉单薄而绵软,整株花卉也就一手掌高。望着两盆其貌不扬的花卉,我跟张老师开玩笑说,它俩丑陋的模样与我俩有一拼。风趣幽默的张老师说,这就对了,它俩属于同一种族,我俩属于同一类动物。我恍然大悟,张老师我俩生肖相同,都是属鼠的。张老师丰富的联想平添了生活中的几丝欢乐。当时还搞不清楚花卉的名字,问了几个同事叫法不一,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与之开始了新的生活。因为花盆小,土壤少,需要经常浇水。好在小我一轮的张老师非常精心,每到周五放学之前都要浇一次透水。偶尔不在也要电话叮咛。
转眼之间几个月过去了,两盆花卉没有辜负我们的呵护,身材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在像秋天那时羸弱,已经丰满了许多,气色也非常不错,碧绿的叶片稠而肥硕。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枝头已经孕育出粉红的花蕾,让人期盼姹紫嫣红的心情油然而生。令人遗憾的是放寒假的时候我俩竟然忘记了让它俩乔迁,遗忘在了办公室的窗台上。办公室的钥匙被我俩带走了,整个寒假我俩谁也没回过办公室。别人也无法进入办公室。后来想起它俩的时候,已经寒假过半,大年临近。张老师说虽然办公室里供着大热,不会被冻死,可是干旱早就让它们魂归故里了。听了张老师的一席话,我的牵挂也就在无奈中戛然而止了。
那是春节后开学的第一天,我跟张老师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望着满树的花朵已经开始打蔫,依旧露出不屈的殷虹,叶片大多已经枯黄卷曲,有些已经凋零了,小小的花盆里堆积着几片枯黄的叶片,窗台上,地面上也有脱落的枯叶,仅存的几片绿叶也变得薄薄的软软的。土壤已经出现了几道裂缝,一纹到底,干燥僵硬的土壤手指已经奈何不得。张老师感慨地说了句,怒放了!当时我觉得张老师这“怒放”一词用得太精准了!
望着盆中干涸的花卉土,心中对熬过了一个漫长的严冬而依旧默默绽放的两枝“燕子”由衷地敬佩!敬佩它们用体内仅存的水分战胜干旱的顽强毅力!面对没有一丝水分的土壤心中对眼前即将逝去的生命不禁多了几分惆怅,多了几分悲悯!我将暖瓶里早已没有了一丝温度的水倒进了两个花盆里,心中并没有渴求复活的希望,只是融入一份无言的忏悔。
因为工作需要,张老师被提拔成副书记跟我分开了。新来的同事小我三岁,是一个看问题十分尖锐的老师。张老师与我分开的那段时光里,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感觉,尽管新来的朱永祥老师跟我都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两个人又是要好的文友,彼此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经历共同的话语,可是心里依旧眷恋着张伟老师。也许是受爱屋及乌思想的影响,张老师走后,我依旧按部就班地按时给两枝“燕子”浇水。两个月后的一天早晨,当我准备再次浇水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已经打蔫的叶片变得碧绿坚挺圆润。我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发现枝干上长出了葱绿的嫩芽。对其不报有任何希望的两枝“燕子”竟然凤凰涅槃般地重生令我惊喜不已!
历经磨难的两枝“燕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对“燕子”的照料更加细心,疏松土壤,补充肥料,减掉残叶,查找资料,确认其真实身份,了解其家族历时渊源,掌握其生长特点。通过手机下载的花卉名称识别软件,获悉这种花卉是东南亚舶来品,出身名门贵族。人们根据它顽强的生命力称之为“长寿花”。依据它的花朵形似燕子又称其为“燕子海棠”。看来我毫无根据地爱称其“燕子”还算蒙出了几分小聪明。
我喜欢“燕子”,“燕子”自然也感恩于我。我成了真正的护花使者,每天关注着“燕子”的发展变化。无怨无悔地对“燕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燕子”非常有灵性,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没有责怪我跟张老师的疏忽大意,对我当初不屑一顾的冷漠更是宽宏大度。不记前仇是“燕子”骨子里的高风亮节。日渐丰盈的“燕子”用少女般的靓丽赐予我心情的愉悦,用其婀娜的身姿点缀出办公室的活力,用其超人的毅力谱写生命的华章。
愉悦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匆忙而短暂,雪花从不畏惧严寒而光临大地。随着雁鸣渐绝秋去远,寒风凛冽树嘶鸣,漫天飞叶盼春归的时令到来,校园里再次迎来了新的寒假。寒假之前,因为健康原因,住进了医院,辗转就医的过程中忙于顾命忘记了顾花。结果放假时同事只是足足地浇了一次水就改变了“移居”他乡的原计划。当我在千里之外的首府青城获悉消息的时候,酸楚的心情难以言喻,心中的牵挂无法放下。
在青城的日子里牵挂更是每日剧增,两个子女(女儿、儿子)家住对门,姐弟俩的家中都养了多盆花卉,睹物思人,花亦如此。看到子女家中一盆盆茂盛喜人的花卉,心中越发担心办公室窗台上的两枝“燕子”,心中时常默默为其祈祷,祈求它们不被干旱导致生命陨落,祈盼开学后依旧带给我赏心悦目。
牵挂不因旅游而淡泊。女儿、外孙、老伴我们一行四人于戊戌年的腊月二十七从呼和浩特国际机场乘坐西部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飞往重庆,己亥年的大年是在重庆度过的。美丽的山城重庆历史悠久,景色秀美。因为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城中,雾都重庆又多了一都——“桥都”。
除夕的夜晚信步美丽的嘉陵江边,江中游船五光十色,船灯映照下的江波色彩斑斓。江边的腊梅鲜艳夺目,光秃秃的紫色树枝上开满粉白色的小花,老伴怀疑花是假的。外孙摘下几朵递给我们,用手轻轻一捏,花瓣粉碎,手指上黏糊糊的,这就是“凌寒独自开”的干枝梅。除夕之夜,远离家乡五千多里的我,望着盛开在江边的粉白腊梅,脑海里浮现着“燕子”的火红,担心、恐惧、无奈……在心底纠结。
带着满脑子的回忆打开办公室的门,径直走向两枝“燕子”的身旁。花朵依旧鲜艳,花朵刚刚出现枯萎的迹象,似乎离凋谢的日子还很久远。两枝“燕子”不但花繁如火,而且身高足有一尺,土壤依旧干裂出几道筷子般宽窄的裂隙,枯叶并不多,花盆上的落叶清晰可数。凝眸眼前的两枝“燕子”感慨万千,轻轻地抚摸一下叶片,感觉叶片明显地消瘦了,原本硬朗的叶片多了几分柔软,颜色也明显淡泊了放假前的碧绿。仔细打量“燕子”的模样,感动于“燕子”的倔强,敬意顿生。“燕子”骨子里长满不服输的性格,她有梅花的凌寒傲骨,她有梅花孤芳自赏的高雅风尚,她有一剪寒梅只为伊人飘香的无怨无悔,她有胡杨树的不惧干旱笑傲苍天的伟岸,他有众香国里最壮观的牡丹之美,她有“沙漠之舟”的智慧,每一片丰厚的叶子都是贮存营养的“驼峰”。她具有不因置身异地而颓废的信心,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用智慧和毅力展示顽强的生命力,她是呼唤生命的一面旗帜,她是融化寒冷赠人温暖的火焰。这就是我心中仰慕的“燕子”!
己亥年二月初四于祥泰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