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黄鸟绝唱(散文) ——游秦公一号大墓后感
古书上常有“凤鸣于西歧,翔于雍”的说法,意即凤凰长鸣于歧山,翔于古雍城饮泉水,隐喻着周朝文王的崛起,从此周文王、武王在近乎于神人般军师姜子牙的指导下,拉开了伐纣灭商的序幕,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从而建立起了繁荣强大的八百多年周朝基业。
遗憾的是在西距歧山不过五十里的古雍城,秦人的祖先们广招四方贤士,内立法度,重视耕织,兴修战具,联衡抗诸侯,举国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最终建立起一个被世人永远难忘的辉煌历史,那就是因灭六国、统一中国而闻名遐迩的强大帝国——秦国。
秦始皇的主墓尚不提传说中有多雄伟,多壮丽,就连他墓葬的一个陪马坑——兵马俑,都雄伟壮观,震惊世界,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八大奇迹;而他的祖先究竟是怎么起家,怎么励精图治,在史学界一直是个迷,虽有《史记》和《诗经》的记载,但是没有实物论证。可在上个世纪末,随着秦公一号大墓的挖掘,人们才慢慢揭开了秦人祖先那神秘的面纱。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古雍城,即今天的凤翔县城西南六公里处的南指挥乡,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它呈倒金字塔状,在我国考古史上占据五个之最:即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迄今发掘出土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也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实物例证。同时出土的3000余件极为精美的金器、玉器、铁器、石器和骨器,充分反映出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走进秦公一号大墓展览馆大门,首先是一二百米的开阔地,一条杨柳依依的大道直通墓区,一边栽种着成片的桃树;一边是正在挖掘的秦公大墓的车马坑,有三十来米宽,一百多米长,二十多米深。
展馆门前竖立着以珍贵文物——有铭文记载的石碧石磬复制品,刻有290多个篆文,从篆文“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强”,初步断定墓主为秦共公、秦桓公之后的秦景公,享国四十年,是春秋中后期秦在位最长的一位君主,也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为了扩张疆界,他采取了“与楚联盟,共同罚晋”的战略思想,先后和楚一起灭掉了晋的附属小国宋和郑;尔后激怒强晋,联合齐、宋、卫等十三国一起抗秦,公元559年,双方大战泾水,秦军大胜,国力渐强,一个强大的西部诸侯国随之诞生。
展馆内部的墙壁周围挂满了墓葬主人景公生前的历史背景、生死时间和墓葬的形制介绍,再现了秦祖先景公当年,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招纳贤士,联楚抗晋的治国场景;而且仿照原主墓室的原形再现了墓室的详细结构,游客可以下墓室近距离观看陪葬品,回味和感受2500年前奴隶社会——秦景王奢侈豪华的糜烂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公一号大墓中,还发掘出中国最早的高级椁具装置——“黄肠题凑”,这本是周天子葬仪中规定的待遇,而从这次考古发现,证明秦人不从周礼,大胆越制的气魄,也彰显了先秦祖先雄距雍州,以窥周室,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雄才大略。
当人们步出展厅,北行不过十来米,就可见令人震惊的巨大墓室,东西全长300米,其中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24.5米,总面积达5334平方米。这要比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国王陵大10倍,比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一号大墓大20倍。站在墓旁观看墓室,你不得不为两千年前的秦祖先而叹服,他们是多么的奢华、残忍无度,令人触目惊心!主墓室的周围是186组排列有序的陪藏者棺木。在阳光下,他们显得那么可怜无助,伤心无奈,据说他们是在景公死后,专门挑选的近臣、嫔妃,下葬前他们被人用绳索捆绑在木架上放进棺木里,就这样,他们陪着君主伤心悲哀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且深深的埋在广阔厚重的黄土下。当然墓室旁也有君王生前喜欢的爱犬宝马,它们也不得不陪同君王去仙游西天。
据史书记载,秦景公在位四十年,国家繁荣强盛,人民生活富裕,外交政策开明,可算是一代明君,但是在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却带走了那么多生灵鲜活的生命,实在让人费解。或许是他自己要这么做,以彰显他的国君霸气;或许是君臣们的刻意所为,以显君臣忠烈;或许是哪个朝代诸侯国的常规礼仪;反正令今人不寒而凛,心有余悸。
试想想,一个陪着去世的君主,行将远离这个世界的几个月里,他们是如何度过哪些令人焦虑不安度日如年的分分秒秒?他们有亲人,有朋友,有自己的事业,但君命难违,无可奈何,多么让人伤心的悲惨离别?每每想到此时此景,不禁让人痛心疾首、潸然泪下。
翻开秦的历史,就会发现,祖先在公元前821年起,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到公元前207年,秦始皇才统一了雄踞一方的六国,而真正意义上的强大秦国是从公元前207年至公元前221年,可怜的15年,这不能不叫人深思啊!一个无比强大的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几年后轰然倒下,灰飞湮灭,葬送给刘氏家族的汉朝呢?还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的好:“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都是他们不爱惜民众疾苦造成的过错和恶果啊!
在众多文物中,有一件黄金小鸟饰品,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它好象为景公歌功颂德,又好象在为景公呼魂绝唱,然而我更相信,那是186个怨魂最后无声的绝唱,然而历史仅留下几行文字记载如泣如诉的黄鸟古诗。
编者也从亦清的“旅记”中,习得了立体而真实的秦历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