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人老切忌比(随笔)
我在居住的小区里,同一些老人交谈,有的总喜欢问养老金多少,住多大的房子,儿女混得好不好等问题,目的就是同自己作比较,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如果所问的问题比他好,他会出现自愧不如的样子,如果所答的比他差,脸上就会表现出得意满足的样子。因此,我认为老人爱比不是好事。
常言,人比人,比死人。老人无条件与别人比较,就会造成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没有底气,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如果总是在和别人比,茫茫人海,各有风采,比来比去,自找没趣,中医有喜伤心,忧伤脾之说,互相攀比,会比坏身体。比上不足,会唉声叹气,比下有余,会沾沾自喜,东比西比,都没好处,都对身体健康不利。
有人说比有什么不好,比较是人类的天性,是对现状不满足的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鲁迅先生也说不满足是人类向上的车轮。通过比找到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向上奋发努力。我认为对年轻人来说,有必要比,但人老了这样比,完全没有必要!
有的老人之所以活得累,活得不开心,一半因为生活,一半因为攀比。须知,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攀比是可以避免的,总想高人一等,超越别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忌妒别人,而自己又无法超越,最终会想不开,自暴自弃,伤心不已。其实,比什么呢?生活是自己的,别人有别人的幸福,自己有自己的快乐。比来比去还会伤的和气,失去自己的风格,毁掉自己的品德,到头来一无所获。
作为老人必须明白,生活是一场旅行,怎么走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开心。有的老人因为养老金低不如别人,住房不如别人高档,儿女的发展不如别人的儿女好,如此等等情况而黯然伤神,甚至因想不开,出现轻生的念头。却没有很好想想,再宽的房也是一张床,再多的钱也是一日三餐,再好的衣也是遮风御寒,只要自己生活过得去,何必同别人较劲,有这个必要吗,真的值得吗?人生在世,生活的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生活的开心,如果攀比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老人要健康长寿,关键在心态,不比就会心态好,一切都会好,看淡得失,不再计较,看透财富,不去追逐。一切顺其自然,该来的会来,该有的会有,得到的珍惜,失去的放弃,别在失去中消极,别在得到时得意,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风雨,面对人生。才会活得潇潇洒洒,快快乐乐。
我老伴在刚退休的一段时间,总爱比东比西,比来比去,心情不好,唉声叹气。我对她说,别人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再差,也是唯一的,如果拿自己和爱因斯坦比智商,估计就是炮灰,没什么好结果,拿身高和姚明比个子,也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非要和盖茨比阔,和鲁迅、茅盾比文学造诣,这日子就没法过了。作为老人,我们都应当有自知之明,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干嘛要和别人比较呢?如果总是在和别人比较,到头来我们也会发现前面站的始终有人。骑自行车的看见坐摩托的觉得自己不行,而开摩托看到开小汽车的的人也有他们的烦恼,再如座平房的羡慕座多层房的,座多层的又羡慕座电梯房的,座电梯房的又羡慕座别墅房的……,始终会比不完。越比就会越伤心。如果真想比,那就和我们自己比,用我们自己的今天和昨天进行比较,用明天和今天比;如果无休止的比下去,晚年就会在无聊的消耗中度过,伴随自己的将会是无尽的惆怅和失落,就没有心情体会晚年的乐趣。
这以后,我和老伴都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足,欣赏自己优点,学着悦纳自己,养老金虽不多,能满足生活所需,儿子虽没当官发大财,生活过得去不啃老,我们把什么都想通了看淡了,私吞把时间用在读书看报,栽花种草,锻炼身体等方面,近二十年,我们没患过重病大病,没住过医院,身体健康,就是不攀不比的结果。
因此,我认为人老了,要切忌比,应当要有自知之明,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不足。一定要记住:不和别人比,好好活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自己的晚年自己掌控,要想幸福,就要知足,要想快乐,就要简单。不比,心态就好,身体就健康,就有可能实现长命百岁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