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心灵】欲望论(随笔)

编辑推荐 【心灵】欲望论(随笔)


作者:铁磨 白丁,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1发表时间:2019-03-28 13:53:20


   欲望,是人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它象火焰一样,既能温暖我们,也能毁灭我们。
   人生何处不攀比!别人能时不时地用公款到有名的大饭店“搓”一顿,你却不能!别人能隔几天换个美女泡一泡,你却不能!别人能住着大房子开着高级车,你却不能!别人有相当高的权力地位,你却没有!——几句话,人的欲望就会被撩拨起来!
   欲望,字典的解释是,对于某种物质、利益或目的的愿望;似乎不够准确。首先欲望是针对自己而言的愿望,针对他人的愿望不是欲望。比如,我希望谁谁谁幸福,这只是我的愿望,不是我的欲望;我自己想要幸福,这才是我的欲望。其次,愿望往往是指社会性的,而欲望既可能是社会性的,如权欲、物欲;也可能是本能的,如性欲、食欲。日常所说的欲望还往往是指某种“贪欲”,这个“贪欲”是说欲望还有贪婪性的一面。欲望也是特殊的需要。欲望往往是人人都离不了的,需要未必;比如生病以后治病的需要,不生病的人就不必治病,所以“治病”只是需要,而不是欲望。欲望是不能替代的,如性欲不能用食欲代替。欲望是不能一次性满足的,比如这顿吃饱了下顿还会饿。这些是欲望的特殊之处。综合起来可以这样概括:欲望是人人必需的本能性的需要或者并非人人必需的贪婪性的愿望。
   人一出生就有欲望,欲望一直存在到人的死亡之前;似乎欲望是与人的生命共同存在的。但欲望象一个独立的事物,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有一个界限必须先界定清楚。在人生哲学的意义上,“求生的欲望”不是“人人必需的本能性的需要”而是“并非人人必需的贪婪性的愿望”;否则,在尊严或气节与活命之间进行唯一选择时,我们就会迷茫:似乎苟且偷生、贪生怕死成了满足“人人必需的本能性的需要”了。
   欲望在满足状态以前还有一种状态:饥渴。如果并非生命或身心健康所需,比如权欲、好奇心、成就感、成功等等这类社会性而非自然性(即本能)的欲望,则没有饥渴的问题。当在饥渴状态时,我们不能压抑欲望,压抑欲望会有损身体与心灵;我们应设法满足欲望,但注意,其手段要合乎法律与道德。违法,会有牢狱之灾;无德,会有良心不安。
   当欲望满足之后,它不会就此停歇,它会自行发展,此时,如果放纵欲望,就会有损身体与心灵的健康;比如放纵食欲,就可能会吃成胖子,放纵性欲,就会成为《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就会成为“艳照门”。所以要节制我们的欲望。节制是在满足的基础上节制。节制包括适当的享受与适当的抑制,以及欣赏。
   这时候得考虑一些问题:怎么样才算满足,怎么样才算适当的享受与适当的抑制,怎么样才算欣赏,怎么样才算放纵;也就是说,这些具体标准怎么定。
   或者在我们的周围,或者在大街上,或者在电视上选秀一类的节目里,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美丽的女人,怎能不产生占为己有的心理冲动!可是一方面我们能力有限,一方面我们自制于道德,一方面我们的绝大多数心理冲动也变不成志向,于是我们一方面只在视觉上欣赏这些美丽女人,一方面满足于爱我们已经拥有的女人。即使是爱我们已经拥有的女人,也有适当的享受与适当的抑制或者放纵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心理冲动就演变不成心理冲突。朱自清在他的《女人》中说:“所以我以为只须将女人的艺术的一面作为艺术而鉴赏它,与鉴赏其他优美的自然一样。”这比起“君子好色而不淫”(实际这是为放纵找文字借口)来,道理既清楚,品格也高雅。
   当我们饿得饥肠辘辘、头昏眼花、情绪极度恶劣的时候,当食物鲜美、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的时候,我们忍不住要狼吞虎咽多吃一些;还有的人的习惯就是吃得肚子圆滚滚的,撑得直打嗝。可是吃饱并不利于健康,吃七、八分饱才利于健康。欲望与身体健康为什么要出现矛盾?所以不得不适当抑制我们的食欲。同时我们也可适时换换花样与口味——这才是食欲的享受,食欲的享受并非狼吞虎咽、大吃特吃。
   作为个人,在心理期望中,我们拥有多少钱合适呢?这确实不好具体而论,但概括地说,只要能够养家活口而又略有积蓄就可以了,“能够养家活口”是满足,“略有积蓄”可以享受;再多就是贪欲,贪欲就是放纵。贪欲会降低我们内心的道德标准,会使我们触犯法律,会在不知不觉中毁灭我们;所以不得不象对待食欲一样适当抑制我们的贪欲。要不,为什么好多真的或假的慈善家都在搞慈善活动?他们也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抑制自己的贪欲。
   作为常人而非天才,在心理期望中,我们有多大的才能与精力合适呢?读名人传记,几乎都会提到他们令常人难以企及的才能与精力;似乎要成名成家必须要有这样的才能与精力,果真如此吗?未必。名人传记之所以这么写,是为了吓唬读者;要不,名人传记就成了常人传记了。所以,我们即使想成名成家,也不必盲目地发展才能和消耗精力,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合理安排就行了;否则,我们同样会南辕北辙,离我们的理想与目标越来越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只想当将军的士兵也不是好士兵。这种成名成家或者说成功的欲望与权欲一样,并非人人所需,所以更需要适当抑制;而抑制这种欲望的一种方式,就是津津乐道名人或成功者的绯闻、过失与缺陷。而津津乐道名人的功绩,就是我们对欲望替代性的欣赏。
   还有一种权欲,因为没有经验,故存而不论。
   概括地说,吃饭吃七八分饱,夫妻性生活定时定量,有权力时“得饶人处且饶人”,好奇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些就是适当抑制欲望。欲望象弹簧一样,仅仅抑制它,它会反弹;所以节制欲望还需要欣赏。欣赏是仅仅欣赏而不期望拥有欲望的对象。如欣赏别的女人的美丽而不要想入非非,甚至可以想入非非但不能有言语行动的非礼;对于不常吃到的鲜美食物可以偶尔吃吃但不要期望顿顿吃;可以在想象中替富豪数数他的财富而不要期望自己拥有;可以慨叹而不能学习模仿名人的才能与精力,就象人可以欣赏花的美丽而不必拥有也不可能拥有一样。欣赏是一种对欲望的替代性的享受。只有节制欲望才有利于身体与心灵的健康。
   老子说:顺人情,抑人欲。理学家说:存天理,灭人欲。古代立“贞节牌坊”,当今开拍“艳照门”。这都是欲望与生命或身心健康、欲望与法律或道德的关系。
   法律也是约束欲望的,是通过约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约束欲望;道德,恰是节制欲望的,节制欲望使之受到适当抑制或适当享受,而非放纵欲望。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伦理道德法律,虽然人与动物都受本能的驱使。我们的“国骂”所潜藏的意思,就是把对方等同于动物,是说对方是“牲口”或“动物”——在人的面前,动物没有尊严,可以随意辱骂,可以随便那什么。所以我们是不能无视道德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欲望受制于两方面:生命或身心健康、法律或伦理道德。如果不顾这两方面,那就不是满足需要或享受乐趣的欲望(欲望的饥渴状态除外),而是放纵的欲望;放纵的欲望就是贪欲,如任其自行发展,就是真正的“身败名裂”。如法律与道德对性欲的约束:如果是为了生育后代,那是满足需要的欲望;如果是为了夫妻生活,那是享受乐趣的欲望;除这两方面之外的性生活,那肯定是放纵的欲望。
   与法律或道德相比较,生命或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而满足需要或享受乐趣的欲望,是保证生命或身心健康的,法律或道德与它们应一致;在保证生命或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与“放纵”的欲望相比较,道德应占优先位置,这样才能节制欲望。之所以要指出这些区别,是因为放纵欲望的人,并不承认顾及生命或身心健康、法律或道德这两方面,也能在欲望方面满足需要或享受乐趣。他们以为放纵欲望就是满足需要或享受乐趣;其实除了不顾法律或道德,放纵欲望与欲望的饥渴状态是一样的,都是不顾生命或身心健康。
   在如何对待欲望方面,法律规定通常是相对固定的。比如通奸,古代是犯罪,在相当长的时期是固定不变的;现在才叫“婚外情”、“一夜情”,不算犯罪。比如对权力的获得与施展,即权欲的满足,法律规定就如何赋予、如何监督方面,通常也是相对固定的。而道德不然,在如何对待欲望方面,道德有三种:向公众宣传的、他人所行的、自己所行的。“向公众宣传的”道德,有的是高尚但不合理的,因为高尚到了不顾生命或身心健康的地步,如“存天理,灭人欲”。“他人所行的”道德,是指不会受到周围人谴责的道德水平,也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卑鄙的,因为有的不顾法律或伦理道德。比如嫖妓,“向公众宣传的”道德肯定不允许,“他人所行的”道德就无所谓。“自己所行的”道德则不一而足。所谓“合理的道德”,是不盲从的道德,既不盲从“向公众宣传的”,也不盲从“他人所行的”,而是经过自己分析判断而合乎理性的;即既顾及生命或身心健康,也顾及法律或伦理道德,是节制欲望的。
   然而,无论是法律或道德、生命或身心健康,还是自己的理性,都不一定能长期有效地节制欲望。道理是一回事,意志是另一回事。与流氓无赖懒汉讲道理无异愚蠢;流氓无赖懒汉并非不明白道理,但他们的意志的力量并不是按照道理或理性来使用的。即使是正常的人,其意志也并不总是能够照道理或理性来使用。所以,如果没有刻苦自励、反复砥砺的意志,是不可能做到长期有效地节制欲望的。
   综合来看,欲望又分两部分:不要追求还远没有拥有的、能力达不到的、合理道德不允许的部分,即贪欲;要满足于已经拥有的、能力能够达到的、合理道德允许的部分。纵容欲望的自行发展,如野心、嫉妒、欲壑难填,追求还远没有拥有的、能力达不到的、自我道德不允许的部分,会带来不利的后果。

共 37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论点论据充分,说理充分,阐述清晰的随笔性作品,这次,作者谈论的是《欲望论》。正如作者所说,“欲望,是人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它象火焰一样,既能温暖我们,也能毁灭我们。”作品分析了什么是欲望,怎样满足自己的欲望,即符合道德水准,又能让自己获得满足。指出,欲望必须要有节制,而“节制是在满足的基础上节制。节制包括适当的享受与适当的抑制,以及欣赏。”作品语言流畅,分析到位,其中的一些观点应当说是真知灼见 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值得一读。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3-28 13:53:43
  感谢铁磨老师带来的佳作。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3-28 13:54:00
  拜读了,期待更多作品涌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3-28 13:54:37
  恭祝创作丰收,佳作不断。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