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梦醒后的喃喃自语(随笔)
当我无意中看到QQ里有个人申请添加我为好友时,心里是感动的。我感谢他在我删除他几年后,还记得我这么一个卑微的人物。其实我又何尝不记得他呢?想当年,他在某文学网站还编辑过我的文章呢。只因比我年长好多岁的他总是在私下里“才女”“才女”地称呼我,让我这个大老粗感觉别扭,才让我在情急中删除了他。其实我是提醒过他不必这么称呼我,可他似乎忘记了,当再听到那个让我愧不敢当的称呼时,我一时冲动就把他的名字删除了。
从此以后,我们之间也没有了交集。
在这几年里,我其实一直记得这个人,记得他曾经对我的鼓励。于是,前不久,我在浏览自己的空间日志时,顺着访客足迹点击了他的名字,进入他的空间看了下。可能是一种怀旧情怀驱使我点击他的名字吧,而他的空间刚好是敞开的,我可以直接不叩响门铃,不需自报家门就进入主人的空间。但我既没留言,也没申请添加他为好友。我觉得这样做纯属多此一举。但我最开始还是不该惊扰他的,我不应该点击他的名字的。我这样一个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其实也在别人平静的心湖投下了一枚小石子,可能让同样还记得我的他产生了感触。于是,他申请添加我为好友。
这一次,我考虑的较多了,也就在深思后删除了他申请添加我为好友的提示。等于是无声拒绝了他申请添加我,这种行为也向别人宣告,我已经决定将心扉徐徐关上。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个冷漠孤僻的人,还拒绝别人添加好友呢,你以为你算哪根葱,摆什么谱嘛!
我想说的是,正是明白自己有太多不足,才不愿不知天高地厚地和别人呼朋唤友。
想起最初刚接触网络时,对于别人要加我为QQ好友,我是不会斟酌半天的,有时也会主动加别人为好友。本来头脑简单的我对他人也没什么防范之心。直到见识某些人的人格存在两面性后,我再也不轻易加网友了。即便会加,也是在多次阅读其人文章,在文学网站有数次互动后,才加为好友。接触网络这么多年,我的QQ好友除了亲人,同学,昔日闺蜜,孩子学校的几个家长,再就是在几个文学网站结识的、有共同爱好的来自天南地北的文友。
后来有了智能手机,有些QQ好友又成了微信好友。这几年里,我收获了欢乐与真情,也经历了失望与纠结,到如今,QQ好友除了亲人,发小,几个同学,两个家长,再只有两个文友了。当初加的那些人都被我删除了。
时常也想起被我一时冲动删除的QQ文友和微信文友,删除这些人后,让我一度良心难安。其实我有时宁愿别人先撵走我,也不要让我去删除别人。因为别人撵走我,只说明我入不了别人的心,自然不必强求,也完全可以释怀;但我若删除了别人,总会在事后怪自己无情无义。哪怕别人其实很少和我联系了,我也不愿背负冷血人的罪名。若是一时冲动删除了别人,我会在很长的时间里谴责自己。甚至为了化解别人心中的不快,我会厚起脸皮去再加别人的微信号,向别人认错后再删除,从此再无瓜葛。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份,在迷茫中失去定力的我,在浮躁不安的情绪影响下,我删除了一些曾经和我有过暖心互动的人。但事后我又后悔,我非常清楚,既然已经伤害了别人,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也不必再与他人继续交往了。
我主动加上这些人的微信号,向她们道歉,然后再删除了她们。有的人,没有加上微信,就在江山发飞笺致歉,了结纠缠自己多时的心事。
我决定从此后,不再轻易接近网络中的任何人。这样就不会因为我的冲动鲁莽,情绪不稳而伤到别人,也避免因为别人与我观念不同而产生隔阂。
我是一个崇尚简单的人,不喜欢藏着掖着,更喜欢接近率真直接的人。我又是一个对自己的情绪缺乏掌控能力的人,喜怒形于色,不像别人能对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我说话与写文,都能让人清晰明白我想表达什么。直白的个性也害惨了我,让我不知不觉得罪人。即便明知薛宝钗式的人物更得人心,我偏偏改变不了我棱角分明的本性。所以我这种人,注定不讨喜。
经历一些事后,就明白自己更需要什么,也明白自己的本性难改,别人可能无法消受,自己也没必要自讨没趣,所以我才决定和网络中大多数人保持距离。
人与人之间交往,远生疏,近生怨。不常相聚和联系,就成了泛泛之交;经常腻歪在一起,又会因为过于了解彼此,在对方面前把人性弱点暴露无遗,又让人无法接受,最后闹分歧,甚至弄得不欢而散。而最能避免两种尴尬的办法是:慎结识,慎接近。
再说了,生活中的人尚且知人知面不知心,更何况网络中不知底细的人了。泛泛之交不需要,掏心之交难交到,为了省心,与其瞎折腾,不如独善其身。
无论是生活中的人,还是网络中的人,终究多是人生过客。再多的赞美与逢迎,再醉人的温情,终究是过眼烟云。“沉酣一梦终须醒”,早醒晚醒都虐心,不如早点醒了早适应梦醒后的凄冷。
我把QQ与微信都做了适当清理,也告诫自己,以后别去惊扰他人,也冷对他人的惊扰,管他会留下美名还是毁谤,招来认可还是诟病,就让往事随风吧。我只想走好以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