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孟春诗意(散文)
一
“最是一年春好处”,这“春好处”便是孟春。诗人韩愈以为早春清雅之好,绝胜烟柳飞絮的皇都,真是诗意别致,眼光地道。我觉得“春好处”也应在寻寻觅觅中。满目春浓,固然熏染得人醉醺醺,可没有微寒的春意带给人欲罢不能欲抱而又空灵的美感,赏春便会留下一段遗憾,最不能放弃的应是富有诗意的孟春。
这个情趣早就被古人道破,有句云:“柳暗花明春事深。”到了这番情态,春色太老,春虽明媚,却太龙钟。更有失落惆怅的败味:“又是春将暮,无语对夕阳。”对着美好的春天,却说不出一句话,不是感动,而是语塞。就像割食三月韭菜,味道极鲜,若吃六月韭菜,滋味如嚼老草。诗人谢逸最得孟春情趣,以为不可错过的就是“豆蔻梢头春色浅”,姿态绰约的春,出场时“犹抱琵琶半遮面”,娇羞怯步,小莲轻挪,“淡画眉儿浅注唇”,七分深藏,三分本色还不肯轻易示人。岁月不老,年年旧模样,而浅春则是浅唱低吟,经年又新,每年春色各不同,皆因不同的心情来驾驭这多变的孟春色,实在可得盈胸的意趣。我觉得,此时的春,拘谨,害羞,苗条,轻盈,甚至是骨感清瘦,有别样的情怀和滋味。
春姑娘,我们每年都相见一次,太熟悉了。有人说,熟悉的地方就没有风景,可熟悉的地方有很多我们没看透的东西,包括稍纵即逝的诗意。如何把握住,就看一个人的悟性和才气了。
淡涂漫笼的绿烟是孟春出场徐徐拉开的帷幕。孟春的囊中满是画笔,稍歇处,随意一抹就是轻淡的绿意,和风抚弄时,升起曼妙的绿烟。那是残冬发酵了的草木巧借了暖阳的关照,轻轻勾兑而成,弥漫而不可舀取,开坛而味不散。可观的是,那半坡茶树要留住云烟的韵味而抱住了烟脚;那一溪的水汽覆盖着细流,轻抖着雾纱,不知是谁摁住了绿烟的衣袂;那准备窜起火焰的桃林,枝丫上染了粉晕,却把皮绿擦拭了一遍,先释放出红绿交织的低矮流云,绕着树冠,围了间隙,将朦胧的绿烟轻罩在小桃红香枝逸杈上;那一岸的眠柳,在周围涂抹了嫩黄寒绿,化作一抹一岸一塘一壑的绿烟,将一株株婉约妖冶的柳叶眉女熏得似醉似痴,就像怕了哪个汉子偷窥了玉面,而扯住云布的四角,轻笼着绿纱就是不肯放手,即使是到了午后也迟迟不肯撩开,矜持得不得了。
总有古人会发现孟春绿烟的好处,黄云说:“走马春城遍绿烟。”我想,他真的是跌进这最好而难得的色彩里,好好染一身的春绿,着意地品一春的淡淡绿香。到了那暮春盛夏,到处翠绿,却再也酿不出千叶万木难以布排的绿烟诗意了,因绿烟都被浓绿收归在密匝的叶片上,是要做一首滴翠流韵的诗了,没有功夫低吟浅唱。
这“春好处”恰恰就在一扬眉梢就遁去的瞬间,在一挥袖可能就消弭的不经意里。我以为留住这稍不留心就失去的孟春之妙,才有盎然的诗意妙趣。
二
春风习习的柳岸有孟春的最浓诗意。诗人毛滂对孟春的感觉可视为范本,他吟道:“春态苗条先到柳。”能够给人赏春指一条芳径,我们应该感谢他这个向导。孟春时节,敞开了风衣,撩起衣角,就站在无人打扰的柳岸对面,无需故作诗人的姿态,顿时诗意就从柳岸习习涌来。春风也偏向,唯柳不衔风,唯柳又可弄风。想着“烟柳千行昼也眠”的诗句,与睡柳一同享受宁静,心绪就像丝弦的末音,缓缓被收去。宁静曾经的是朱自清在未名湖刻意追求的诗意,我们可以信步而获。突然觉得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来得并不真实了,或许他就是多日不来柳岸,再访却时光荏苒,兴奋里带着错过的惋惜。
柳在风尘里,却写禅意诗。隐约的柳花也想绽开奇葩,一条条柔枝缀着柳苞就是不肯掰开,黄嫩的翡翠色,抱住柳枝绣成了穗子,质地轻盈似醉,又像是一幅水墨垂柳画,不是画布在抖动,是柳枝在弄诗。曾经搜遍了古今写柳的诗行,以为再难吟出新意,可永远是新柳,诗情画意时时新。近前,柳条不倦地拂水,想蘸取一点墨,给赏柳的人奉上柳诗,却原来是“水中柳影引他长”,虚幻的美总是让人过足了瘾,然后给人怅惘。其实“柔柳静风尘”,看看自己落在小溪里的倒影,与柳枝在溪水里互动,打破了原本的真实,随意勾连疏离,慵懒而缱绻,真是一番难得的情调抚摸。那些妄想捞取什么的贪婪心思都觉得好可笑,如此的意境是人生最大的获得,稍纵即逝,若没有与柳对视,就根本不能捕捉。什么东西都可以怅然若失,唯有人生捕捉到的美不会丢失,贮藏的胸臆里,撩拨着人的心情,流年不去,贮藏在一个人的时光书页里,就是老迈残年翻弄,还会轻轻跳出,染透了诗意。我相信,人生到了这时节,肯定不会去计较一辈子往钱褡子里装了多少铜板,因为太沉重,年老了怎背得动,而锦囊里的诗句背得动,那是纯粹的人生质量,不占空间,不费点数的工夫。不可能捉住的东西太多,清净摇曳,不断放弃,演绎着人生的智慧。此时就用这弱柳拂水的柔意,来拂去心中的尘埃吧,享受是润如酥的心理体验,不是一定要抓在手心里,只要有一颗不占为己有的心,留住一抹诗意就很好了。如果总觉得行走红尘必有繁华光顾惹眼,嫉恨红尘万丈,唯独把我推出尘帐之外,懊恼的情绪使得做人的情趣寡淡且不说,还被红尘哂笑不止。依柳自讨意趣,人生常常自讨无趣啊。
钱多钱少都得养老,养老在于情调了。柳干沧桑,柳枝不老。临水远近,娴静不惊,伸手不能蘸水的,也在春风里摇曳。情调这东西尽管是虚幻,可是生命的必须,否则只剩下一个空心,活得也不如柳轻盈。那日我的一个忘年交朋友说,八十就要如柳摇风。我琢磨了半天才明白他的意思:握住春光。
三
惠风和畅,才有了燕子的痴迷。天空太大,没有遮碍便没有了情趣,春燕最喜微微雨斜斜风,纤柳丝绦在风雨里狂乱也好,轻缓梳理也罢,燕子都要做一个斜披滑翔的轻盈动作,寻找柳枝的间隙,是燕剪柳丝,还是柳丝缠燕,谁知道!无论如何,燕柳相戏,柳不被燕衔,燕不遭柳系,那就不是人们常常感叹的“剪不断,理还乱”了。微雨洇湿了燕翅,那是洗却了尘埃,燕子衔泥承重自知,且与风柳弄趣吧,就像菊斗秋风梅傲雪这般得意,而人却造出一个“风雨兼程”的沉重。万千柳条,帘栊无数,谁知哪个窗棱可以掐住燕颈,无需担忧,不是燕子轻巧灵敏,而是春燕只夺春光春趣,而不衔走一瓣一絮。儿时的我,曾经在此时,攀爬柳身,拽下萌发的柔枝,做成花帽,招摇过群,掠柳之美,添我项上负担累赘,算作一份情趣也罢了。可人生不能贪得。拥趣为己有,难免被柳枝缠住,再来摆脱,成了禁忌,原本的情趣殆尽,诗意失却,甚至颈项被丝柳环住,到头来,却怨恨春柳无情无义。
学学垂柳的诗意吧,美是一种姿态,这个优雅姿态就是以自己的方式活着,春风摘飞絮,我便漫天;溪水润柔枝,我便拂水。从容年年,多情世代,何以见得柳改变了她的诗意。
从来诗意都不是直白,更不是宣言。孟春的情趣,常常需要品咂可得。我疑心张志和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绝不是说人的状态,分明是咏柳歌燕。他的境界我们可以来欣赏,但那不是你的诗,每个人都有诗,但不一定在恰当的场合会吟出诗意,因此,也就不能轻易得到诗意人生。背几句古人的诗歌,并非诗意,自己的诗意人生,要亲自面对大千世界吟出胸中意笔下词。一个人能够理解并深切感知当下的生活,就有了诗意,即使唱不出一句诗,那也已经被诗意濡染了,否则,就是守住五车八斗,也只能是一部诗句的留声机,而没有人生的活跃之趣。
炎夏的熏风弱无力从不弄柳,只有孟春的惠风总光顾柳,这便是“春好处”。
四
山坡的桃与隔岸的柳平分了春色,一红一绿,把个春演绎得色彩分明。不辜负早春的桃李,更惹人眼。春风几度,桃李自知。每日迎来暖暖的春光,却不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最先报答春意的是桃李的肌肤。被寒冬涂黑了的枝干,一点也不沉寂,桃李吸纳着黑土地黄土地里的颜色,提纯了其中的红紫,收取在骨子里,但等春风吹拂,渐次泛出红和紫。嘭地一声,告别了皲裂的黑色老皮,露出微红淡紫的春色,就像孩童在寒冬里被冻透了的脸蛋,可爱还是可怜?桃李会忘记阵痛,让阳光抚慰哀伤。人也会受伤,却用纱布缠裹着,心上的伤,更少有人会敞开让别人直视,深藏着,哪知每日的阳光还有一个使命,就是给万物疗伤啊。好心情好心态,都在阳光之下,愁绪也是一朵花,唯有阳光可以解开它,绽放的不是痛,哪怕是愁绪编织的,也会映日溢美。一树红桃,一树紫李,先从骨子里溢出红紫的香,沉醉在孟春的风里,这样的态度,不是拒绝,而是接纳,无论是料峭的春寒,还是淅沥的冷雨,桃李懂得,寒意和冷雨是用来唤醒太阳的。
有矜持也有恣意,桃李不能耐住孟春的抚摸,从枝丫间绽出一朵朵花苞。桃,包裹着朱丹,打开便淋漓;李,藏住了酽紫,破瓣就淌出。只要春风频袭,桃李难以把持;只要春雨轻点,花蕊不能紧闭。绒绒的芽朵,仿佛是火柴棍上的磷火,绯红欲爆燃,擎紫欲炸开。“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能够把这样的煽情诗句写给春天,少了桃李便逊色几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是盛夏里的荷箭射穿了蜻蜓的心脏。而桃骨露红,李芽飞紫,却没有蝴蝶轻舞,耐不住的是轻寒,而桃李依然,有人说是作态,其实,无人赏识也淡然迎春,足以让人捧而嗅之,“小桃无主自开花”,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可不是一般的情趣诗意可以表达出的意境了。迎春不夺冠,称不上“东风第一枝”,头衔无关桃和李,可“春风十里……卷上珠帘总不如”,生命的最高境界不是看戴了几顶桂冠,而是看,在青春里,是否耽误过;在繁华里,是否错过;在沉暮里,是否奔放过。桃李无悔,也不闹情绪,年年岁岁花如是。
还是早春,着急的桃李要回报春色,在某个晨曦里,突然天降红晕,燃烧了一树的火焰。春风得意,和煦抚摸,璀璨满眼,微雨点红,娇艳欲滴,春光再也不胜其美了。李树还可以把紫色的沉郁化作雪片,真是神奇无比。生命总需做一次淋漓尽致地绽放,这样的诗意不知熏染了多少人的情绪,从桃李枝头虽未听到片言只语,转身就有了努力的想法,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不要以为是瓜果的魅力,也有着嫣花染芳的吸引力,更多的还有从诗意转化而来的人生信念。
花儿的凋谢成了桃花诗的仓储,千百年来,一茬一茬的诗人都倒在了桃花流水的失意里,看似诗意婉约,却是没有了骨气,也好,那是被桃花的殉情而弄碎了心瓣,逐水而逝吧。其实,桃花那是早与流水相约,人可“相约黄昏后”,为什么桃花就不能付与小溪水!璀璨的烟花在空中炸开,瞬间也就黯然垂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桃花逐水看得更有诗意,况且一炸一开,时间上也不可相比,怎么就可以仰首天空而心生璀璨,就不能饱含期待地看着“一帘红雨桃花谢”呢!人生也有落幕的时候,如果仍站在已经落幕的舞台上,还会有诗意么?华丽地转身,是桃花给我们的意趣啊。花开是诗,花落也有意,桃花落得从容,把精美的句号划在了最唯美的时刻,有什么不好!桃李啊,已经惊艳了早春的岁月,我们还要期待她独霸一夏一秋?最深刻的诗意被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发现了,他站在恒河岸边一处桃林,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春天吹得纷飞的花瓣,并非为了将来的果实,只是为了一时的兴会。是啊,人生为什么要规定必须结一次果,捧出一枚仙桃,能够灼灼地盛开一次,把美的烂漫献给早春,不也是最美的价值?
秋天里,可以把暗香煮熟,酿成一壶秋香酒;早春里,桃花也把灿烂书写成一笺桃红诗。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要左手持了诗笺,右手捧着酒盏,若是少了诗,人生的天平就倾斜了,摇摇晃晃,只有沉醉,没有了华章,人生的兴味还会丰满么?孟春不尽,桃花一开一落,不负春光,不负流水,已经是臻美的境界了。
五
早春的草,路边的,阡陌的,漫坡上的,也在回报春光的呵护,也许更多的人就像这草,以草自况没有错,但春光刺绣的春草图,却是大自然的“苏绣”。草坪上,有的地方画着写意的图画,如行云似流水,我觉得更像耕牛在大地上开垦;有的如天空里的星星,眨着懵懂的眼,闪着惊惧的光,莫非在迟疑是否春光真的看上了自己的猥琐与渺小。阳光抹去了她自卑的念头,不再试探,努力挣扎,编织着孟春里微草的春梦,这梦比苏绣精致生动,日日丰满着梦之境,天天变着梦的魔术。低贱的命运里照样可以有华丽的春梦,那些奔波在城市乡村角落里的劳动者,簇拥着文明城市的梦,打扮着美丽乡村的梦,岂是一幅苏绣可以媲美!曾经有“金陵春梦”“京华春梦”,一个个珠光宝气,但没有阳光温梦,一个个瞬间破灭了,唯有今日,梦想成真,这才是小草编织的最美春梦。
诗并非只有惊天动地,也有柔情蜜意,孟春的萋萋草,可牵动着人的无限心思,编织着生动的蝶梦。“高处莺啼低蝶舞”,因匍匐在地的野草才是蛱蝶的梦床。

贺美文,早以彩霞满天,老师您的酒要早备哟。
不赏了不赏了,我要睡在这春的大美之中。哼!又精神了,老师被你退的古韵,一定改成你再不会退的诗文!那是我对,心目老师的敬
一一贺,辉满江山耀柳岸!诗文,画意。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