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经年料豆今弥香(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经年料豆今弥香(散文)


作者:奉洁 白丁,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8发表时间:2019-04-04 12:37:12


   农历二月二炒料豆,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儿时的记忆里,那应该是过年后期盼的第一个节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排它前面,但是春节刚过,年味尚未飘远,过年准备的好吃好喝多有剩余,对于贪吃而盼节的少年来说,元宵节似乎并不是多么期盼。相反,因为不愿意让“年”跑得太快,心理上还隐隐的有些嫌“十五”来的太早。
   二月二就不同了。随着元宵节逝去,过年的“油水”消失殆尽,生活又回归到正常的清汤寡淡,怅然若失间猛一抬头:哇!二月二到了!立马燃起过节的兴奋与激情。“盼节”对于贪玩又好吃的少年来说,那是那时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需要。
   “过节”,高兴的是孩子,忙活的是大人。不管日子多清苦,也不管母亲是自种自留还是钱买粮换,孩提时代的我们,二月二总能吃上喷香的料豆。
   二月二的前一周开始,母亲便着手缝制盛料豆的布袋。布袋是用布头裁剪而成,大人拳头大小,能装大人的一把多料豆。布袋口有缝制的暗道穿绳而过,便于紧绳将袋口扎严实,以免料豆外溢,同时也是料豆布袋的提绳。二月二前三天,母亲就会把准备好的黄豆淘洗干净,然后加盐、大小茴香等佐料腌制黄豆,腌制一夜后捞出沥干晾晒。这时我们的料豆布袋也会被母亲清洗干净晾晒,我们期盼二月二的心情此时也仿佛正在承受着时间的晾晒和等待的煎熬。
   期盼的二月二伴随着家家户户飘出的料豆香味,总能把贪睡的少年早早地从睡梦中唤醒。匆忙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起昨晚早就放在床头准备好了的料豆布袋,然后直奔厨房。
   期间,根本无暇顾及神情庄重的父亲正在院子里,手持盛着草木灰的铁锨,正在以立足点为圆心,以手臂、锨柄为半径,把锨头上的草木灰顺锨尖溜下来画粮囤——寓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粮满囤。
   此时的母亲才是主角,正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赶到时,往往是母亲已经炒出了一两锅,油光发亮、热气飘香的料豆被摊晾在簸箕里,随着我们靠近的步伐闪现着若有若无的光亮,像顽皮的眼睛眨呀眨的,引诱着我们,又像警告着我们这些馋虫:我才是二月二的精灵!我们是等不到料豆凉透的,并不是着急吃,而是撑开料豆布袋尽满了装,直到布袋表面一点儿皱褶没有而豆粒凸显且袋口紧不严为止……“少装点儿!料豆掉地上会变成蝎子来蛰你”母亲头也不扭地喊道。这才在母亲的笑骂声中,抓起两把料豆,边往嘴里捂边一溜烟儿地跑出家门,找伙伴们显摆料豆布袋的式样、大小,交换料豆尝试,比较谁家的好吃。
   今年的二月二适逢三八节、星期五,女儿在外地读大四正准备考研,侄子、儿子均住校读高中,老太太的三个宝贝都不在家,今年的料豆肯定不用再念想了。
   下班回家,见院子里果真没有了往年父亲画的“粮囤”。农村城镇化,秸秆还田,煤气改造,村庄早就不见了炊烟,哪来的草木灰画“粮囤”?
   进得门来,“女神节快乐!”想给母亲来个洋气的问候,不知母亲听懂了没有,见她老人家乐呵呵地像是自言自语:“哪是什么神节啊,今儿个是二月二,龙抬头!”,说罢自顾自地去了里面的厨房。我坐下喝茶的功夫,见母亲端出来一果盘,里面是五颜六色的“料豆”,没拆的包装上还赫然标注着各种“风味”……“二月二,得吃料豆。现在超市什么都有,快尝尝——连我这老牙都嚼的动”母亲说罢,捏起一粒送进嘴里,可我看到的分明是母亲用残缺不全的牙齿试了半天都没挤碎那粒料豆,只是笑眯眯地让我多吃。
   “嗯,超市的料豆脆是脆,不过不如您炒的料豆香,更不如咱家的料豆有嚼劲儿”吃着“嘎嘣脆”的料豆,也不忘哄老妈高兴:“妈,如果您再给我缝个料豆布袋,就更完美了”。
   哈哈哈……

共 14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拜读作者的文章,似乎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眼前出现的是作者与母亲在厨房里其乐融融的画面。家是永恒的话题,家里的味道是最甜蜜的味道,我们喜欢过节,也许并不是节日本身,而是是因为节日是一种仪式,是节日本身是我们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文中作者以炒料豆为主线,通过和母亲交流的话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一份快乐与美好,那是一种十分惬意的相处方式。感谢老师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动。期待您的下次精彩作品!【编辑:小小的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小的船        2019-04-04 12:37:40
  老师写文辛苦啦,期待您的下次精彩作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