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春之梦”征文】浮光掠影港澳行(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春之梦”征文】浮光掠影港澳行(散文)


作者:白深 童生,591.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5发表时间:2019-04-04 15:53:40
摘要:通过游览香港、澳门,感觉祖国内地与港澳的血肉联系和存在的差异,从港珠澳大桥,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和大陆与台湾统一的必然。

【荷塘“春之梦”征文】浮光掠影港澳行(散文) 阳春三月,我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去港澳旅游,想去看看世界属目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在香港我们游览了黄大仙庙、浅水湾、深水湾、会展中心、海洋公园等景点。我虽然来过香港多次,景点依旧,和大家在一起游览,感觉却有几分新鲜。在景区里打着三角小旗帜的旅游团一个接着一个,也有自由行的,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一听口音,多数都是东北、四川、湖南、江苏、浙江、河北等内地人。
   我们团的导游吴女士是香港本地人,但她的普通话却说得很地道,要是她不自我介绍,我还以为她是东北人呢。在车上她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旅游的注意事项和香港的风土人情。
   香港岛的会展中心地处维多利亚海湾,风景秀丽,周围高楼林立,海面平静如镜。香港回归时中央政府赠送的金紫荆花雕塑巍然屹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区旗迎风飘扬。站在这里,看着生机蓬勃的香港,我心潮澎湃,一种无比自豪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们登上一艘油轮,一边吃晚饭,一边欣赏维多利亚海湾五光十色的景色。
   香港是个较富裕的地方,人均收入较高,但物价也比较高,尤其是房价,有点高得出奇,几十万一平方的房子很是平常,甚至上百万一平方的房子也不鲜见,这可能是人多地少所致吧,1100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上居住着740万人口,实在是太拥挤了。吴导游提醒我们,香港人很有钱,但他们居住的房子却很小,你们住香港的酒店房间也是很小的。在新界青衣路一个码头傍,我们入住的是青逸酒店,其房间确实较小,两个并排放置的单人床间,只有十四五厘米的距离,侧身站一个人很是紧张,整个房间最多十来个平方,真是够袖珍的了。不过,房间倒洁净、卫生。电视机是内地早已淘汰的显像管式的,图像模糊,频道极少,满是雪花点。房间内没有牙刷牙膏,也没有拖鞋,令人很不方便。这样的房间竟然称酒店,我不免有些愕然。
   也许是游客太多了吧,我们在饭店里吃饭也是一队接着一队,就像是打仗一般。我们吃的团餐吃饱是没问题,绝对说不上吃好。菜也许是口味和做菜习惯的差异,只是做熟了而已,谈不上美味。
   黄大仙庙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庙。庙的四周满是高楼大厦,把个庙宇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庙宇处于居民中间,也算是香港的一大奇观。
   游完香港,次日一早我们便离开酒店,朝香港机场方向上跨海大桥奔向澳门。坐在汽车里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汽车就如同奔驰在海上的高速公路。转弯的地方可以看到大桥犹如巨龙贴着大海蜿蜒而行,就好像是骑着巨龙,飞奔在大海上,不是八仙过海,而是群仙游海了。
   我看过了港珠澳跨海大桥的电视介绍,大体上有所了解。工程的复杂、宏伟、浩大、技术的高难度,堪称世界一流。当我来到这座大桥上,仍然深深地被它的壮观所震撼。一座跨海大桥将回归不久的香港、澳门与广阔的祖国大陆刚性地连接在了一起,这对于香港、澳门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港珠澳大桥不是一座简单的跨海大桥,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胜之桥、幸福之桥!
   过了澳门海关,我第一次踏上了祖国澳门的土地。
   澳门导游陈女士年轻漂亮善于言词,我们上了车她便开始向我们介绍起澳门的历史由来。澳门与珠海只有窄窄的一水相隔,九年前我来过珠海,坐船绕澳门远远的观赏过澳门,那金碧辉煌的赌场新萄京、威尼斯人,高耸云天的澳门塔,引起过我的许多遐想。
   从陈导游那里我得知,澳门原是海岛,后因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冲积成一道南北方向的沙堤,使这个小岛成为与大陆一体相连的半岛,与氹仔、路环二岛一起组成澳门城区。后来中央政府把属于珠海的横琴岛划与澳门,这样澳门陆地面积达到了32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澳门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的泊口称为“澳”,所以“澳门”由此而来。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澳门Macao英文名源于妈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妈阁庙)附近登陆,问当地人这里的地名,因旁边就是妈阁庙,当地人便回答妈阁,于是澳门便被葡萄牙命名为Macau(妈阁葡萄牙语的译音),大陆多拼写为Macao。1557年开始,葡萄牙人虽在明朝取得澳门的居住权,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设有官府,由广东省直接管辖。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后,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了澳门,成为了葡萄牙殖民地。澳门自被葡萄牙侵占以来,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从而引起澳门人民的普遍不满。从1849年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均显示了澳门人民对于葡萄牙人的殖民统治的反抗。
   由于陆地狭小,澳门街道都比较狭窄,特别是澳门老城区建筑东西方特色混为一体,别有一番风味。
   我听到陈导游对香港发生“占中”事件的独特评论。她说,搞“占中”的那些人都是涉世未深并不真正懂得人间事理的毛头年轻人,人数也少,主要是受到外部势力的唆使和蛊惑,香港成年人大都不支持他们。香港、澳门回归以后,中国中央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呵护,经济发展得很好。澳门人在葡萄牙人的统治下我们低他们一等,谈得上什么人格尊严。陈导游无不自豪地说,回归以后我们才感觉到真正做成澳门的主人,生活水平大为提高,我们澳门的人均收入已经处于世界第三位了。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游览完了澳门的主要景点,出境回到珠海。进入珠海,宽阔的街道、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处处整洁如镜,给我的感觉并不亚于香港、澳门。在珠海我们吃的团餐丰富可口,酒店房间宽敞,设施配置齐全,内心洋溢着舒适、温暖、亲切的感觉。
   在珠海,我们游览了日月贝歌剧院、鱼女雕塑、圆明新园、孙中山故居等。2017年才建成的珠海新地标日月贝歌剧院,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陈可石根据珠海一种特有的贝设计的,其灵感来源于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这个爱与美的女神是从贝壳里诞生的,再加上日月贝只有珠三角独有,所以就有了日月贝这个理念。大剧院就像是一大一小两组“贝壳”的形体,白天呈现半通透效果,一到夜晚则像月光一样晶莹剔透。“珠生于贝,贝生于海”,诠释的是珠海在中国大陆率先拥抱海洋文明、率先接受西方文明洗礼的富有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精神特质。
   此次港澳珠游玩,让我大开眼界,令我感受颇深,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游览,看看其发生的更大变化。

共 25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困为想去看看世界属目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作者报团去香港、澳门、珠海旅游。这篇游记按时间顺序,如实地记录了此次出行的经过、感受。一开篇由目睹的一幕不愉快的事写起,说明去港澳旅游并非想像中的那样美好。国人争相去港澳,以为那里就是人间天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去国内旅游。比如香港的食宿就很差,房价高得吓人,唯有晚上观赏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是最美的。亲自登上港澳珠大桥与电视上看,感受是不同的,这也是作者此行最重要的。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赌城,对它的描写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最后回到珠海,详细介绍了珠海新地标日月贝歌剧院。文章语言质朴,写实为主,对景色的描绘不是太突出。【编辑:莫道不销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4-04 15:54:49
  结尾不完整,我加了一句。请老师见谅。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4-04 15:56:24
  港澳行,所到之处很多,感觉遗憾的是您对景色描写得不太细腻。如果再详细点,会满足大家的眼福。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4-04 15:57:54
  其实我觉得港澳风景很一般,不如国内其它景点好。可惜人们都崇洋媚外,导致那里旅游业火爆。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