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趣人趣事(微小说)
《神侃瞎聊》是子虚省乌有市创办的一本民间刊物,有点形似于赵树理当年创办的《说说唱唱》,主要是发表一些正规媒体上不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奇闻逸事。
夏编辑也算是《神侃瞎聊》的元老级编辑,更是该刊的资深编辑,很多投稿作者都是冲着他来投稿的。这天早上一上班,夏编辑打开电脑登上QQ,打开QQ信箱,立时被信箱中的一篇投稿所吸引,稿子的标题是《趣人趣事》,相当于某些报刊杂志的“奇人奇事”或“奇人轶事”,而这篇小说的作者干脆就用《趣人趣事》做标题,吸引得老夏就想知道,这个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样的“趣人”和“趣事”。
老夏看完这篇体裁为小说的《趣人趣事》后,只是稍加整理了一下顺序,便决定全文刊载到《神侃瞎聊》春季号第三期特刊上。
一、纪站长轶事
纪站长其实并不姓纪,而是姓王,大号叫王大祥。
自从被省林业厅自然规划处的秦处长叫成“纪站长”后,乡内乡外的人一律都叫他“纪站长”,王大祥这个名字倒是很少有人再提及了,当然更没有人叫他王站长了。
说到“纪站长”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源于省林业厅自然规划处的秦处长来仙河乡检查灭荒工作,当时,秦处长说是要到林业站看灭荒档案,乡分管领导宣传委员丁大典便陪同秦处长,沿着马鬃岭山脚下的公路往林业站走去。因为仙河林业站距乡政府还有一段距离,位于周家坪村茨沟口,与教育站相邻,一个在路里侧,一个在路外侧,斜对面还有一个公路养护道班。
秦处长他们到站上时,王站长带着他手下的几个人,立恭毕敬地在站门口的公路边迎接。看到丁宣委陪着秦处长往林业站走来,王站长老远便伸出双手迎上前去,丁宣委刚介绍完秦处长,王站长身后的下属武明堂便接着介绍说:“这是我们林业站站长几根发同志。”秦处长连忙伸出双手握住王站长的手摇了几摇:“纪站长你好!”王站长也不好辩解,只好咧着那张有些歪斜的嘴笑答:“秦处长好,欢迎您来我们站检查指导工作。”
宣传委员丁大典明知是武明堂使坏,也不想说破,只是同武明堂互相使着眼色,会心一笑。
中午的欢迎宴会上,秦处长声声叫着“纪站长”,王站长也只好声叫声应,更不敢辩解他不姓纪而是姓王。
丁宣委知道,这是老武根据王大祥平时总爱用梳子梳理那几根稀疏的头发的特点,故意给王大祥取的外号。所以每当听到秦处长叫“纪站长”时,他总是抿着嘴笑而不想说破,就这样,“纪站长”就被叫出了名,“王站长”这个称呼反而无人提及了。
最令王大祥哭笑不得的是,每每乡上开会点名时,主持会议的领导也总是会问:“林业站的纪站长到没?”王大祥听到点名,也只好站起来答“到”。
二、“矮子”不矮
矮子是仙河农技站秦光良的外号,其实秦光良并不矮,而是一米八三的个头,一直是乡篮球队的中锋。
他这个外号也是仙河林业站的促狭鬼武明堂给取的。因为武明堂特别爱说反话,给秦光良取这个外号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真大汉有谁敢称高,假矮子无人不说低。”
秦光良虽然打篮球是个主力队员,却不善言辞,人家老武给他取外号,他也懒得辩解,喊他“矮子”他也答应,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他也是假矮子,怕啥?还能怕将来找不到媳妇?
只是一宗,叫得多了,假的也成真的了。“矮子”这个外号也就代替了他的真名,远远近近、业内业外的人见了他都喊“秦矮子”。但是秦光良有一个原则和底线,乡干部和村干部叫他矮子他不恼,不认识的人叫他矮子时,他就拿眼睛狠瞪人家。
三、“懒王”之懒
“懒王”是仙河兽医站兽医周本根的外号,他是真懒,并不是武明堂正话反说取的外号,而是根据他懒惰的实际情况而取的外号。
“懒王”也知道自己很懒,所以也不辩解,并且承认他的确很懒。懒得他自己都有些嫌弃自己了。
究竟是怎么个懒法呢?据知情人士透露,懒王的第一懒是懒得洗衣服。衣服穿脏后,脱下来往床底下的盆子里一扔,衣柜里的干净衣服换完后,他便拖出床底下的盆子,来个矮子里面挑将军,挑拣出不太脏的衣服反穿在身上。正反两面都穿脏后,他再花钱请人来洗。
懒王第二懒是懒得做饭吃。有时找人蹭饭吃,有时下村混饭吃,实在蹭不上也混不到饭吃的时候,他就下馆子,因此,他的工资不等到月底便花得分文不剩,成了有名的“月光族”。
懒王的第三懒是懒得辩驳。无论哪一级领导批评他,他总是乐呵呵地接受,即使不是他的错,他也懒得辩驳。可是他总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领导也懒得批评了。他一看领导也懒得批评他了,便乐得逢人告己地说:“领导们跟我一样,也有懒惰的本性,你看他们都懒得批评我了。”
由于他这三懒很出名,“懒王”便也被叫出了名。晓得他姓周的,便叫他“周懒王”。“懒王”被人叫成“周懒王”,他不仅不恼还很自豪,觉得他与周朝的周懒王齐名,也算是一个特色人物。因为有这个想法,无论谁叫他“周懒王”,他都是乐呵呵地答应。只是有一宗,不认识他的人叫他“周懒王”时,他便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
有一天,周懒王气呼呼地来到关防堡管理区,进门就嚷嚷:“他妈的,今天遇到个老子不认得的家伙,他也叫我‘周懒王’,老子硬是想揍他一顿。”一向唯恐世界不乱的武明堂连忙追问:“你揍没揍啊?”周懒王立时放软语气说:“老子怕打不赢他嘛。”一句话说得武明堂等人也泄了气,但也从此留下话柄,“老子想揍他,又怕揍不赢”。于是,“周懒王”其人其事也便上了武明堂的“名人榜”。
四、姚“三万”
“姚三万”是仙河派出所民警姚富华的外号,是排在武明堂“名人榜”的第四号人物。
不知道“姚三万”来历的人,还以为姚三万像明朝的沈三万一样,是一个有着三万棵柳树三万口水井三万桶黄金的富豪。然而,有人却传言,“姚三万”的来历是因为他一晚上“诈金花”输了三万元钱。反正,不管怎么个来历,“姚三万”这个外号却在仙河乡给叫响了。
刚开始,姚富华还不肯承认这个外号,但是经不住他爱人小刘也知道了这个外号,他也只好勉强应承下来。那天下班后,武明堂和几个朋友到派出所找姚富华去打牌玩,看到一个女的端着一盆衣服出来,便随口嘀咕了一句:“不晓得姚三万在不在?”那女的也便随口应答:“三万不在,下队去还没回来。”武明堂觉得奇怪,心想这女的是谁,怎么也知道“姚三万”?就好奇地问:“你是?”女的笑眯眯地说:“我姓刘,是姚三万的爱人。”正说着,姚富华从大门外进来了。听到他媳妇说她“是姚三万的爱人”,便眼一瞪,鼻子一吭,那姓刘的女人便不敢再吭声,连忙端着衣服走了。
武明堂一见姚富华回来,便大喊大叫地说:“喊你‘姚三万’还不承认,就连你媳妇都承认了,还敢不答应?”姚富华连忙解释说:“其实我并不是一夜输了三万元钱,而是那次在市太和酒店住宿寄存物资时,人家问我包里有钱没有,我说只有三万元钱。结果被那几个该死的家伙给编排成我一夜输了三万元钱。”武明堂却笑呵呵地说:“管他呢,只要你媳妇承认‘姚三万’是你就行了。”站在武明堂身后的李寿武也说:“不管咋说,‘姚三万’总比‘要腐化’强,你看你一个警察居然‘要腐化’,让人听起来多不好啊!”
姚富华只得说:“想叫你们就叫呗,反正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无所谓。”就这样,“姚三万”不仅在仙河被叫响,也在乌有市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