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光】买点菜回家吧(微小说)
昨天,晴空万里,阳光融融,暖乎乎的,多好的天气。今个,天气变脸降温了,到处一片灰蒙蒙。嗯,天气预报还说有雨嘞。哎哎,报得还真准!
居住在城市较为偏僻的街边一角,摆摊卖菜的七旬老太冯大娘正望着天空发呆,她此刻的心情像这阴晦的天气一样糟。低头瞅瞅摆在眼前摊上的蔬菜,她双手合十,念叨有声:“唉,卖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哩。老天爷,千万别下雨,好歹等我卖完菜,行不?谢谢,谢谢了。”冯大娘叹口气,起身拿来三轮车把上挂的一个用捡来的宣传条幅做成的布包,躬身向菜摊前挪了挪小马扎,小心翼翼坐下来,佝偻着背,低垂着头,从包里掏出针线和一些花里胡哨的碎布料,深情专注,一次次艰难地引线穿针。
冯大娘是个不舍清闲的人,她每天卖菜期间,得点小空,也会一针一线精心缝制鞋垫、虎头鞋,或用心编织杯套、遮阳帽啥的针线活。曾经有不少买菜的顾客问:“大娘,您天天卖菜还不够累的吗?得空清闲一会多好,干嘛还鼓捣这些不值钱的针线活?”老人乐呵呵地回道:“俺眼不花,耳不聋的,闲着也是闲着,动动手,能健身,有收获。鞋垫免费送给买菜的熟客,这虎头鞋啥的,多多少少还能换些零花钱哩。再说了,有胳膊有腿的,趁着能走动,咋能拖累家里的孩子……”
下午下班的点,天空飘起零星细雨,滴落在地摊的蔬菜上,“啪嗒、啪嗒”似唱歌。忽而刮过的丝丝细风乱了她一头白发,她满脸的皱纹像耕过没耙过的黄土地,焦灼无助的眼神透着沧桑,沾泥的十指慌忙撑起雨伞。我亲眼见证过,多少次了,不论刮风下雨,卖不完带来的菜,这位执着的老人一般不会轻易回家。
陆陆续续有人走过,望着眼前行色匆匆的脚步,冯大娘开始活泛起来,她移动佝偻的身子,亮起嘶哑的嗓门,大声喊着浓浓的方言:“买菜喽,买菜喽,菜是俺房前屋后栽种的,地地道道原生态。茄子、辣椒、西红柿,还有豆角、丝瓜、西葫芦哩……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信,看看,小油菜上还留着菜虫咬过的疤痕呢。买菜喽,买菜喽,随便挑,随便捡……”
有人停下脚步买菜了,是个浓妆艳抹、衣着体面的中年女人。她收紧裙摆,蹲下身,旁若无人地拨拉着挑三拣四。最终,她捡起几个顶花的丝瓜,抬头问:“哎哎,这丝瓜,还能再便宜点吗?”
冯大娘稍稍犹豫一下,捋捋额头被风吹乱的发丝,摇摇头说:“够便宜了,这菜比超市的价格贱一半哩。要不,俺送您一双鞋垫吧。”说着,她拿起一双刚缝制好的棉布鞋垫,探身递给中年女人。
“啥?鞋垫。”中年女人没半点儿接鞋垫的意思,随意瞟一眼,不屑地说:“谁稀罕这粗糙的鞋垫,俺家扔的都比你这好许多。说吧,这菜还能便宜不?”
“这?不能了。”冯大娘摆着手,弱弱地说。
“哼!算了,不买了!这雨天,你不便宜卖,就等烂掉吧。”中年妇女跺下脚,丢下手里挑拣好的丝瓜,嘴里吐着呛人的话,转身“蹬蹬”踩着猫步,扭呀扭的,轻飘飘离开了。
“嗨,大娘,今天的菜新鲜又水灵,丝瓜、西红柿各给我称几斤吧。”停下买菜的是位年轻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好嘞。”冯大娘大声应着,把伞斜放在自己的小马扎旁,淋着小雨忙活着给年轻人挑菜称秤。见状,买菜的年轻人紧忙挪步上前,把整个雨伞罩在了老人头上方……
临走,拿出一双鞋垫来,冯大娘问:“孩子,嫌大娘做的鞋垫粗糙不?”
接过鞋垫,年轻人爱不释手。“嗯,大娘,你做的鞋垫真好,和小时候俺娘做的一模一样,俺真心喜欢!谢谢大娘。”深鞠一躬,心生欢喜的年轻人乐呵呵离开了。
每次经过老人的菜摊,买几样青菜带回家,成了我不变的习惯。有时,看到天色已晚,老人的菜剩的不多,我会毫不犹豫全买下。今天,或许是雨天的缘故吧,经过老人的菜摊时,她的菜卖的还不足一半。望着风雨中抖抖索索的老人,我忽然想起了居家的老母亲,经不住感情地诱惑,眼睛闪呀闪的,闪出了泪花花,我有点心急了。
动了心思,我迅速掏出手机,用心用情编了条信息:“嗨,谁还没回家?帮帮忙吧!在城市的那条街道的街边一角,你会看到一位上了年纪,面色灰暗,疲惫无神,雨中摆摊卖菜的老人。如果你路过,请停下来吧,停下来掏出包里的零钱,买点菜回家吧!不为别的,只为让老人早点回家!”
编好信息,我不停地滑动手机屏幕,快速把信息发到了我的“朋友圈”“同事群”“同学群……”
“哎哎,杵在那干啥呢?叫你几声了,咋不理会大娘?”
“呀,大娘,俺今个来晚了,正盘算着今天买啥菜哩。”
“耶耶,昨天买了恁些菜,这还不到一天的光景,能吃完了?”
“嗨,大娘,您不知道吧,俺家人多,吃完了。这不,晚上还等您的菜下锅哩。嘿嘿……”
没挑没捡,买了一大兜足够吃一周的蔬菜,正准备与老人挥手道别,我忽然看到了街东边同事梁鑫、街西边同学郝仁,还有……
他(她)们一个个大步流星,朝老人菜摊的方向奔过来……
当然,我就阐述个人观点,并不对作者本身有偏见。希望作者能够再接再厉吧。
其实,遇到这位买菜的老人,我只是用微信帮了老人一点小忙,让她早点回家。如果是您,老师会如何帮老人解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