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小丫与小鸭(散文)
记得童年时,母亲给我买过一群小鸭子,淡黄色的绒毛,圆圆的小脑袋前突出扁扁的嘴上还有两个出气孔,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极其可爱。
故乡有条小河,河里长满了合菜、水草,还有小鱼、小虾,我放学有空就去河里捉鱼虾,打合菜喂小鸭子吃。看着小鸭子渐渐褪去稚嫩的黄色外衣,换上了白色新装,体型也健壮了,我就想把鸭子放到河里去。母亲说:放到河里可以,但是你要每天负责放鸭子。我欢天喜地,满口答应了。
我们几个家里有鸭子的小伙伴一块商议后,在同一个早上,我赶着头顶漂红的鸭子,娟儿赶着翅膀漂蓝的鸭子,杰子赶着尾巴漂红的鸭子,我们一路指引着,纠正着鸭子认路,奔向了欢乐的小河边。鸭子见到水,别提多高兴了,撒欢儿似的洗澡、游泳、潜水、捉鱼,河里本来就是它们生存的地方,终于回归了自然。我一步一回头地看着鸭子那欢快的影子,恋恋不舍地去上学了。
刚开始时,我还特别不放心,课间休息就跑到河边去找,希望能看到我家那群鸭子,要是偶尔能远远地看一眼,就特别开心。
放学后,我第一件事是去赶鸭子回家。我们把鸭子赶出河面,再按鸭子的“羽毛记号”分出来,赶着自家的鸭回家。起初几天,鸭子不认识路,着实有些辛苦,几分钟的路,赶回家得半个小时。因为怕鸭子会影响交通,也怕它们看到汽车会惊恐,出现危险,所以,我都是绕过马路,翻过一个个小山坡回家。鸭子还是很聪明的,有三几天的时间就认识路了,而且它们到晚上就会离开水面,还自动分群,在岸边等着自家主人,就像上幼儿园等待父母接送回家的小朋友。
看着鸭子认路很快,我又有了新的法,以后日子还长,还是要走最便捷、最好走的路,顺着马路辅路走,应该不会影响交通的。可是面对新鲜事物,要克服恐惧,这对我的鸭宝宝们来说是个新挑战。我想了个办法,准备了一根“如意指挥棒”,就是一根细长的竹竿。这既可以为鸭子们指明前路方向,指挥它们前进、停止,发号施令,还可以在轰隆隆地飞驰而来的汽车临近时,张开双臂,成为鸭宝宝们的“保护伞”。我的鸭宝宝似乎很通人性,它们紧临着马路边上的草坪走,从不成群乱跑,而是排成“1”字形的队伍,一个一个步调一致地前进。它们也很快克服了恐惧,每当听到汽车要经过时,就会很听话地停下来,向我靠拢,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地,等待汽车经过了,再继续赶路回家,这让我很省心也很欣慰。
我的鸭宝宝们很快长成了“大姑娘”、“大小伙”,看着它们成熟健壮起来,我真的很开心,好像觉得它们不再需要我小心呵护了。每天出行时,只要不是在马路上就会欢快地一路狂奔,我在后面一路小跑的跟着。有一天早上,鸭子刚被放出来,显得很兴奋,可能被关了一夜的缘故吧。它们中有个带头的眼很尖,发现了一条更便捷的路,那就是从我家地边上一跃而下十多米,可以直接飞到公路上,那离小河边就更近了。于是第一只鸭子扇动起那大翅膀,一阵儿风似的飞起来,很快安全着陆在了马路上,紧跟其后的其它鸭子也展翅飞翔起来。我都惊呆了,第一次看到鸭子会飞那么高、那么远,我兴奋地想在旁边为它们鼓掌呐喊。突然,有一只鸭子飞起来时正巧头撞在了一棵树上,顿时鲜血直流,倒在地上不动弹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存在的危险,立刻阻止了其它鸭子的飞行计划。我带着剩余的鸭子顺着安全的路线赶到马路上与飞下来的鸭子汇合。
当我抱起那只受伤的鸭宝宝时,它已经驾鹤归西了。看着那飘红的鸭顶上,还流淌着鲜血,我心痛不已,也陷入了无比的自责中,是我的疏忽大意和好奇心害了它。同伴离去,有伤心,也有惊吓,连续几天鸭群都被哀伤的气氛笼罩。我把那只死去的鸭子安葬在了每天必经的路边,每天看看它也提醒自己,要好好保护它的兄弟姐妹们,它好像一直在我的队伍里,从未走远。
我和我的鸭宝宝们一起成长在芬芳的春天,走过热情的夏天,迎来收获的秋天,在飘雪的冬天来临之际,冰层封锁了河面,我们只能与那条小河两地相思了,只待来年春暖河开。
至今在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幅清晰有趣的画面,前面一群小鸭子排成一队,后面一个丫头。村里人见了都会问上两句:你家鸭子自己能认识回家的路吗?我坚定地回答着:它们当然可以自己回到家,但是我不放心才来接的。心里美滋滋地,特别有成就感。
鸭子喜欢大自然,来年一开春,鸭蛋就大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