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人赏江山文】晚年的快乐陪伴(柳岸) ——刘柳琴精品散文《婆婆的宝贝鸡们》赏析
宝贝,很多人都曾经拥有过,孩童时把玩具当宝贝,青春时期把恋人当宝贝,走进婚姻把孩子当宝贝,而人老了以后又会把什么当宝贝呢?请看江山文学柳岸社团刘柳琴的精品散文《婆婆的宝贝鸡们》,就是写老人把喂养的几只鸡当宝贝,日日相伴,快乐安度晚年的故事。
有幸读到刘柳琴这篇文章时,受其文字氛围的感染,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的婆婆,以及她老人家晚年里类似作者婆婆一样的快乐生活。看到文中描写的那一只只活灵活现的鸡宝贝们,仿佛情景再现,看到了自己的婆婆怀抱小猫喃喃细语的温情画面。瞬间,心绪变得很激动,记忆的闸门里一个个温婉感人的镜头豁然打开,脑海里交替出现了两个婆婆的身影。顿时,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产生了一种迫不及待要解剖和挖掘的强烈欲望。就着对自己婆婆的思念,牢牢地抓住这股突如其来的灵感,揣摩本文故事的共鸣点,用快速的笔墨记录下对此作的理解和感悟。
一、主题鲜明,意义非凡
有一首当红歌曲《当你老了》,声声含情,句句戳心,让现代社会成千上万的人为之动容和流泪。有人说中国进入了老年时代,几乎每个家庭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着老年人的生活及健康问题。是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怎么养老?拿什么养老?不但是每一位老人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家庭和社会全面关爱的话题。作者选择老年人题材,将贴近自己现实生活的婆婆,以及她晚年的生活状态作为切入点,书写有血有肉的文章,就已经赢得了读者的芳心,铸就了作品鲜明的主题,这也成为作品的第一大亮点。
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谁有谁的活法,老人也不例外。老有所依,老有所需,其实就是两大问题:一是生活物质的需求,二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抛开各家各户不同的物质条件,单说老人的精神需求,必定是要引起家人们重视的问题。我们设身处地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想,儿孙们都长大了,各有各自的生活,不再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也让老人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面对一天天走向更加衰老的身体,有些老人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好坏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把自己的日子打理好,不要去给儿女们添麻烦才是硬道理。所以,就有了此篇作品中的婆婆和宝贝鸡们的故事。婆婆把对儿孙们的情感寄托逐渐转移到自己喜欢的禽畜身上,从喂鸡养鸭,养猫养狗中获得晚年生活的精神支撑和乐趣,无疑是聪明老人最明智的行为。
记得多年前,亲戚出差来南方看望我们,聊到我的婆婆,亲戚笑着说;“你的婆婆过得可开心了,住着一个大院子,养了六只鸡、一只猫、一条大黄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絮絮叨叨给她的这些宝贝疙瘩们聊天、讲故事,身体比以前城里住楼房时硬朗多了,能吃能睡,真是自得其乐啊!”听了亲戚的介绍,我的心里一扫往日的担忧,一下子踏实了许多。设想一下,假若婆婆对什么都无兴趣,什么事也不想干,整天愁眉苦脸,可怜巴巴地盼着子女回去看望她,岂不是让儿女时时牵挂吗?而且,老人由于精神垮了,身体就会随之垮掉。所以,只有老人自己撑起精气神,保住好心情,精神不夸,身子骨就不会太差,儿女们才能做到真正放心,安心工作。可以说,老人心态好是儿女们的福气。
二、感情细腻,情节生动
这篇文章以老年人生活为故事背景,情节线索勾勒奇巧,描绘精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紧紧围绕老人和鸡彼此为伴这条主线,用非常优美的笔墨把鸡与老人的互动描写的细致而灵动,营造出真实有趣的动感画面,在读者眼帘里产生了一个个美妙镜头,好像故事就发生在自家的隔壁邻居,鸡鸣犬吠相闻。比如:鸡仔病了,婆婆抱着去打针,一笔一语,透露着老人心底的焦急与心疼,从中呈现出婆婆的善良美德与慈爱之心。小鸡们很有灵性,它们每天都在做一些可爱的小动作,或拍打着翅膀给老人舞蹈,或“咕咕”叫着为老人表演歌喉,还有可爱的公鸡母鸡相斗、母鸡下蛋、吃饱喝足后悠闲自在地散步、被关在笼子里的状况,都刻画的惟妙惟肖,活泼有趣。这些点点滴滴、林林总总的片段,都会驱赶内心的孤寂,唤醒着老人对生活的希望与情趣,灵巧的文笔构建出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读来灵动逼真,温婉可亲,仿佛就在眼前。
文章还通过朴素院落里婆婆播种的各种蔬菜、老人给孩子们送鸡蛋、儿女体贴老人、帮助老人解决一些现实困难等情节,从中深切地表达了一份温暖的骨肉亲情。让整个故事显得更为丰盈厚实,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成为生活里自然的行动,令读者对孝道、代沟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思考。毫无疑问,故事情节的丰满是这篇文章的第二大亮点。
三、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这篇文章描写的人物不多,主要是婆婆和鸡们。作者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将婆婆与鸡的形象刻画的非常细致,活灵活现,使作品很有深度与感染力。婆婆是继婆婆,一辈子没有生育过,但作者以特别的文字塑造了特别的人,将没有生过孩子的婆婆母性在与宝贝鸡的交流中绽放出来,同样散发着灼热的光辉。特别是婆婆不忍心宰鸡,彰显出人间女性特有的善良,是一种大爱。让读者看到,婆婆对于宝贝鸡们的那种类似天下父母的可怜心,这种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代表着所有中国母亲的前世与今生。而可爱的宝贝鸡们,在作者笔下更是活泼可爱,憨态可掬,与慈祥的婆婆一起营造出一种快乐的场景。婆婆懂得这些宝贝鸡的生活习惯与性情,在精神层面与她的宝贝们合为一体,互为需要,互为伴儿。故事内容淳朴恬淡,婉如平常一首歌,唱出了流淌在人与动物之间最美最真的心声,把婆婆不愿意给儿孙增添麻烦,自己妥妥当当打理好晚年生活的愿望表达的淋漓尽致。
散文成功地塑造了婆婆这个主人公的典型形象,朴实无华,热爱生活,慈祥乐观,自强开朗。作品以老人为主菜,宝贝鸡们为佐料,烹调出了一顿夕阳美景里的快乐大餐,铸就了文章的第三个亮点。
四、语言优美,催人向上
文章以婆婆的宝贝鸡们下的鸡蛋作为开场白,用精灵般的文字,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讲述小笨鸡蛋有多么好吃,再通过文字慢慢渗透出婆婆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理念。细腻朴实的文笔,婉如一条柔美淡雅的彩绸,萦绕在祥和如意的故事氛围里,给读者描绘出一幅人与动物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虽然描写的是老人的晚年生活,却始终贯穿着一种乐观豁达、克服困难的劲头,洋溢着风趣幽默、坦荡练达的精神风貌,彰显着婆媳之间淳朴自如、不计得失的心灵默契,让老年人的生活没有因为衰老而陷入消沉、悲观、孤独的境地。拟人化的写法也让鸡的世界充满了人间生活的乐感,就像一帮小孩子在院子里嬉笑玩耍,鲜活灵动,令读者陶然其中。文章语言优美,风格简约,抒发情愫,新颖独到,尽情渲染了晚年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感悟到了人生的本质,超越了一般的叙述性文体。特别是文笔描写,详细介绍了庭院养鸡的日日夜夜,趣味纯真,意境开阔,详略得当,处处向读者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美妙的细节描述,纯真的情感表达,行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表达了作为儿媳心灵深处对婆婆的无限敬爱之情。
如此看来,语言的精美也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该文章必不可少的第四个亮点。
什么是幸福?以上四个亮点告诉我们,幸福并没有具体尺度,快乐也没有固定的方式,而是一种心灵感应和顿悟。也许对作品中的婆婆来说,这种有鸡陪伴的日子能让她心底平和淡定,回归本真,顺其自然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跟随自己的心寻找能够摆脱孤独寂寞的伴儿,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夕阳景里尽量保持阳光的心态,任何时候都不让自己的心气倒下,以自己的行为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这也是留给儿孙后代们一辈子学习的榜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一篇优秀文章不在于故事多么离奇曲折、惊心动魄,而在于是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有价值的感悟和启迪。品读刘老师饱含真情、挥洒自如的文章,发自内心地佩服她的妙笔生花。同时,也彻底理解了自己的婆婆在公公去世后,为什么委婉地拒绝了儿女们为她购买的城市房子,非要回到老家小镇的那个大院子?原来是因为大院子可以养鸡、养狗、养猫,可以给一颗被沧桑岁月磨砺的孤心找到最舒适、最清静的生存环境。这种看似单调简朴的日子,却表现了老年人真实生活的本来面目,以及繁华落尽时的淡然态度,是看透人世后特有的释怀,是一种走近宁静和幸福的举动,令后辈人羡慕和尊重。
这篇散文具有朴素里显生动,简单里藏深意,细节里有感悟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平淡而情义重,让读者从中提炼出做人的道理,理解其平凡中蕴藏的高远深意,彰显了作者文学创作的深厚功底和驾驭文字的娴熟技巧。作为江山文学之精品,《婆婆的宝贝鸡们》当之无愧,值得大家品读欣赏。
2019•4•15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附:原文链接
【柳岸•春】婆婆的宝贝鸡们(散文)_江山文学网http://www.vsread.com/article-88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