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笔·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笔·家园)


作者:秋鹏飞 秀才,114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2发表时间:2019-04-18 21:46:20

【八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笔·家园) 在文学创作中,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借用他人的题材,提升自己作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孟姜女和王昭君的故事演变,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1927年,顾颉刚在他编撰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序言中说:“像观音、关帝、龙王、八仙、祝英台、诸葛亮等等大故事,若去收集起来,真不知有多少新发现……,自从《徐文长故事》出版以来,大家才想起,这类故事是各处都有而人名各不相同。”
   顾颉刚在他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中,考证了孟姜女源于《左传》中的“杞梁之妻”。《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候打莒国,杞梁死。齐候回宫时在路上遇见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杞梁妻拒不受吊,认为这不合礼法;齐候只好到她家里去吊唁。可见杞梁妻是一个严守礼法的人。战国中期,《檀弓》所载曾子的话,也提及这个故事,但强调“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孟子·告子》引淳于髡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从此,杞梁妻与歌哭联在了一起。顾颉刚说:“杞梁之妻的故事中心,在战国以前是不受郊吊,在西汉以前是悲歌哀哭,在西汉后期,这个故事的中心又从悲歌变为‘崩城’了。”刘向在《说苑·善说篇》中记载:“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后又在《列女传》卷四《贞顺传》中将“据路吊”与“哭崩城墙”合而为一,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再后来有人又加点材料说:杞梁战死,其妻哭了十天,哭倒了城墙,然后她自己也投水而死。
   到了唐代,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进展;唐末和尚贯休对这个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朝;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哭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在这首诗中,杞梁已由战国初期的人变成了秦朝人,他不是打仗战死的,而是修长城而累死的。
   到了宋代,故事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宋代孙爽作《孟子疏》,在引用《孟子·告子章句下》后就明确指出,杞梁妻的名字是孟姜,说:“杞梁,杞殖也;华周即华施也。或云齐庄公袭莒,逐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至此,杞梁妻才有了正式名字:孟姜女。
   在民间俗文学中,关于孟姜女的传说就更多了。目前,我们还能看到的《孟姜女送寒衣》唱本,把“孟姜女哭倒长城”这一题材演变为一个比较复杂的故事:员外之子万喜良(与杞梁谐音)被捉去修长城,在逃亡途中遇到孟姜女并结为夫妻;新婚之夜又被抓走,“解到长城身有病,筑城三日命归阴。”孟姜女到长城去哭:“高哭三声天又暗,低哭三声地又昏。”“高哭三声城墙塌,露出喜良尸骨真。”孟姜女还大骂昏君,被押到京城,“万岁一见龙颜喜,原来此女貌超群。”“孟姜若肯嫁朕身,封她正宫第一人。”孟姜女提出在长城上造高桥筑坟,皇帝要亲自去祭奠等条件,皇帝一一答应。最后,孟姜女从高桥上跳下自杀。到这里,故事的主题就由歌颂爱情而发展为对暴君的揭露和控诉,由生活层面演变到政治层面。
   总之,从“哭倒城墙”这一题材的历史溯源,可以探察到人们对每一对怨女旷夫,久别不归的同情,对不顾百姓死活,连年战争的怨恨。这一主题的成功确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千百年不断发展、演变、提炼完成的。
   “五·四”时期,外国文学大量传入中国,在传统、引进、独创这三者关系中,“引进”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新文学产生的主导因素,但这并没有使“传统”消亡,恰恰相反,传统的主题,传统的题材在富于独创性作家的笔下,由于引进了新的观念,新的文学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昭君和番的故事也是一个古老的题材,在古代诗歌、戏剧、小说中不断有所发展。最早的故事见于《汉书》,故事比较简单,只说单于自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便以王嫱赐婚;单于死,其子复妻王嫱,生二女。
   到了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就记载得比较详细:说宫女王嫱不愿贿赂画工,以至被丑化得不到皇帝的宠幸;王嫱嫁单于后,皇上得知实情大怒,以至“画工皆弃市,藉其家。”
   唐代关于昭君的记载就更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牛僧儒的《周秦行记》,书中对王昭君有较细腻的描述,但从正统观念出发强调昭君嫁单于父子,死后到另一个世界,也总是低眉羞恨,任人轻薄。而敦煌唐写本《明妃传》残卷则改变了原来的故事,写昭君到单于宫中始终闷闷不乐,单于想尽一切办法取悦于她均无结果,最后郁郁而死。
   在元杂剧《汉宫秋》中,马致远突出描写了奸人画师毛延寿,是他唆使皇帝去民间选妃,是他因昭君不肯行贿而歪曲了她的画像;当昭君弹琵琶引起皇上注意而被宠幸后,又是他畏罪潜逃到单于国,献昭君美人图,耸恿单于去大汉讨人,皇帝无奈,只好与昭君在灞桥饯别;昭君行至胡地,投黑龙江而死;毛延寿终因罪行暴露而被斩。
   清初署名为雪樵主人的二十四卷八十四回小说《双凤奇缘》,主要故事情节与《汉宫秋》大体相同,枝蔓部分是:昭君到了匈奴后,要求蕃王杀死毛延寿,又用各种方法拖延婚期十六年,最后在白水桥投水自杀。后来,昭君的妹妹被封为皇后,汉王战胜了匈奴,单于求降于白水桥,昭君显灵救了单于。
   总之,王昭君的故事遍及古典文学中的诗词、赋、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据《青塚志》记载,有四百六十多篇(首);主题也是各种各样,有写红颜命薄的,有写爱情与政治矛盾的,有写恶有恶报的,有写思家望乡的,也有写皇帝无能的(譬如欧阳修的诗:耳目所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等等。
   真正使这一传统题材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是郭沫若1923年完成的历史剧《王昭君》。大至情节是:昭君的哥哥因官府催逼昭君进京而投江;昭君的母亲扮作侍婢随昭君进宫,得知昭君和番的消息,精神错乱而猝死;昭君不顾君王的再三挽留,自愿远涉匈奴,投身沙漠。剧本还穿插了毛延寿的女儿淑姬与他的学生龚宽的恋爱故事。这个故事将毛延寿的世界与汉元帝的世界很好地联在了一起,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毛延寿当面骂皇帝:“喂,汉皇帝,你要杀了我吗?你画春宫的时候要我,你如今有了绝代的佳人,你要杀了我吗?你做起你那个仁慈的面孔,其实你那面孔下面的骚毛比山羊还要长五寸呢!”王昭君也可以当面骂皇帝:“你究竟何所异于人,你独能恣肆威虐于万众之上呢!你丑,你也应该知道你丑!豺狼没有你丑,你居住的宫廷比豺狼的巢穴还要腥臭!”王昭君的出走,本身就是对皇帝淫威的挑战和抗议。
   在艺术方面,全剧浸透着一种希腊式的悲剧气氛。昭君母亲死前一直在重复:“人往哪儿去了呢?人往哪儿去了呢?”王昭君痛苦地呼喊:“……我愿有炽热的砂石来灸灼狼犬的爪牙,我能看见我的心肝被狼子衔去在白齿中间咀嚼,我的眼睛被野鸦啄去投在北海的冰岛上纳凉……”
   “五·四”以来,一方面是大量新题材、新主题的涌现,另一方面是对旧题材、旧主题的刷新。除郭沫若的《王昭君》外,欧阳予倩的《潘金莲》也是如此。在五幕剧《潘金莲》中,一直被视为淫乱凶残、谋杀亲夫的潘金莲,被刻画成一个被侮辱、被损害,为谋求自身幸福、顽强与命运抗争的反抗者形象;她对武松的爱始终不渝,甚至死在武松刀下仍然感到幸福。而《三个叛逆的女性》中的卓文君则高呼:“我以前是以女儿和媳妇的资格对待你们,我现在是以人的资格来对待你们!”在这些老题材的再创作处理中,新的主题在时代的发展中应运而生。
   如果说郭沫若笔下王昭君的叛逆,是受到易卜生笔下“娜拉出走”的影响,是“五·四”时期的一个缩影,那么,曹禺笔下的王昭君则站在另一个时代的至高点上。1978年,曹禺的话剧《王昭君》由《人民文学》出版发行,由“人艺”公演,受到一致好评。在这部话剧中,大汉与匈奴不在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一个国家内的民族关系;汉王让昭君和亲,表现的不是大汉族主义而是民族平等的关系。由此,昭君出塞的故事就表达了民族和睦,民族团结这一主题。王昭君也不再是受压迫的形象,为了民族和睦,她自愿远嫁匈奴,体现了她为了民族团结而甘愿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在人物刻画上,王昭君也不再是哭哭啼啼的弱女子,而是“我淡淡装,天然样,就是这样一个汉家姑娘”,就是一位倾城倾国、“顾盼多姿”、心胸宽阔的美女。
   总之,昭君出塞的故事,同样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在曹禺的笔下,才挖出“民族和睦、民族团结”这一深刻主题。
   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他人的作品,而是从老材料或者别人用过的材料中挖掘新的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贵新”的道理。在所有的题材中,没有被纳入文学作品中的几乎没有,譬如花草树木,鸟虫鱼虾,山巅河流,战乱饥荒,婚姻爱情等等,自古以来,说千万人都写过一点也不夸张,但为什么有的作品昙花一现而有的作品千古流传呢?这就给作者或作家提出一个最简单的命题:“文”怎样才能“新”?我的回答是:首先,尽量做到“选材新”,不使用别人用过的材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也是为了避免雷同;其次,使用别人用过的材料,做到”角度新“,只有新角度才有新主题。唯如此,作品才有新的亮点,才有可读性。

共 36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主要阐述了文学创作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借用他人的题材,提升自己作品的主题。”并从“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着手挖掘并考证了“孟姜女源于《左传》中的‘杞梁之妻’”,而到了“在西汉后期,这个故事的中心又从悲歌变为‘崩城’了。”故事的版本不仅仅只有这二个,到了唐代“杞梁已由战国初期的人变成了秦朝人,他不是打仗战死的,而是修长城而累死的。”到了宋代,故事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民间俗文学中,关于孟姜女的传说就更多了。五四时期,外国文学传入中国,文学获得了新生命,由此可见,文学在“借鉴”的推动下不断地发展和前进。作者还从“昭君和番”的故事举例说明论证了“学习他人的经验”,对文学的帮助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指出“从老材料或者别人用过的材料中挖掘新的主题”,要做到“文贵新”……文章匠心独到,立意高远,文章言论,简短有力。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社团,祝老师创作愉快。【编辑:黄金珊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9-04-18 21:49:53
  文章从多方面论证了文学可以“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借用他人的题材,提升自己作品的主题”。构思独特,脉络清晰,旁证博引,足见老师之文学功底,好作品,欣赏学习了。感谢分享,问候老师晚上好。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 楼        文友:秋鹏飞        2019-04-19 07:14:39
  谢谢总编亲自编辑,并写翔实编按,同时也感谢您的鼓励。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闲妹        2019-04-19 17:24:51
  用民间故事中给人们生活中的启迪,也是这篇作品的意义所在。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2 楼        文友:秋鹏飞        2019-04-19 19:53:51
  感谢闲妹编辑留言鼓励。送上问候!祝晚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