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静以修身(随笔)
昨日下午见一抹灿烂的夕阳光辉映照于阳台上,当我好不容易来到客厅想要进一步看清它的容颜时,却未能如愿。本打算再返回阳台细细打量,可一想到还要跳个几十步才能到达阳台,只好悻悻然地作罢。
虽只是惊鸿一见,却也足以温暖我许久。要是天天都能够见到太阳就好了!不知道有多少会会跟我一样,时刻盼望着阳光的出现,期待每天都是晴天?尽管我们都知道,风有风的清丽,雨有雨的诗意,阳光有阳光的魅力,但我们还是希望一路风雨无阻,平平安安地走下去。
休假快两个月了,在这期间,我按部就班地过着每一天。每天早起,上班时间就做点正事,写写文字,看看书籍;下班后就看看电视,重温一下昔日迷恋的好剧。这日子倒也挺好打发的。把每天布置的作业减少到一周一次,以便腾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来。不知道家长们少了我的念叨,是不是感觉耳根清净了许多?其实,如果我能够放下对班级的牵挂,我的时间会空出更多,我的日子也会过得更加惬意,只是,我终究还是放不下。
刚刚受伤那几天,夜里经常会被车声呼醒,那些半夜数着驶过的车辆,分辨着大车或小车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了。现在夜晚越来越好入睡,基本上是一夜睡到天亮的,只是梦里往往是返回学校的情境。醒来后自然是不胜嘘唏:何时我的脚竟然好了,能走了?
虽美其名曰自己在修长假,但行动不便的种种困境,还是经常折磨得我无语问苍天的。戴着肢具跳步,小腿被压得乌青发黑,甚至皮肤过敏痒得厉害,这些都只是小问题。看着脚掌上的皮肤一天天地变白,分裂,最后褪皮,那种奇特的感觉却是生平第一次。更不用提看到小腿的肌肉一天天变软,萎缩,左右腿变得不一样时的恐慌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
无法抹灭无情的现实——我依然是个病人,我还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我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练练字,打打字,写写诗,整理整理自己迷失多时的思绪,规范规范自己的未来。
静以修身,这是个好名字,是我一直牵挂在心的一个名字。在我受伤后,静还是抽空打了电话过来问候,虽然话并没有说完就因为电话进来而停止了,但是她那爽朗的笑声却一直挂在我的耳边回响不绝。
我一向是个闲不住的人,工作越忙对我来说越是快活,嘴上偶尔也会发发牢骚,埋怨几句,其实骨子里却是极是喜欢的。当我真的闲云野鹤般地静下来了,我从一开始的无可适从,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已经渐入闲境了。这静,还真不是一般的静。
捧着一本诗集,一改以往的看几眼就看不下去的习惯,我竟能一页页地往下读,直到读完一本又一本。就这一点变化对我来说,还真是挺好的。写诗多年竟然丝毫不见长进,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始终静不下心来读诗品诗,从中找出差距。现在倒好,不用有人催着我读诗,我倒是很自学地一本接一本地读起来,而且是越读越起劲,渐渐领悟出诗人的妙语连珠了。
两个月的时间从一开始的慢悠悠到现在的疾速而过,还真叫人反应不过来。在这期间,免除了许多烦恼,却也面临着以往不曾有过的困境。生老病死这个话题一再地被身边的人提起并且演绎,它们硬生生地提醒着我: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可贵了!
老,这个字对年轻人来说,总觉得跟自己牛马不相及,于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更加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过,当然,也不会去善待自己家中的老人。
生病这么久,家中如果没有人照顾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养病?如果不是婆婆细心照顾我,像坐月子一样地为我费尽心思地补充营养,我想我还不能恢复这么快。我曾经无数次问过自己:如果现在生病的是婆婆,我还能像她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吗?答案居然是否定的。我想象不出自己像她那样嘘寒问暖的场景。说到这里,我自然是极为汗颜的,也深感惭愧。将心比心,以后无论如何,我也该竭尽全力地照顾她的晚年!写下这些,是为了提醒自己要说到做到!
还记得我跟婆婆一起追《都挺好》这部剧时的尴尬场景。当我看到苏大强对几个儿女撒泼似的叼难时,我心里是极为厌恶他的,也很瞧不起他。我这是从年轻人的角度去看老年人。
而婆婆看到的却是同病相怜,她不停地唉声叹气:人老了不中用了,就是这么可怜,都没人养了!谁都不喜欢跟老人住在一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怎么听也不是滋味。这么多年来,婆婆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我倒是没说过什么闲话。她爱住哪里就住哪里,我总是举双手赞成。以前,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老家住几天,我也经常跟她说高兴住多久就住多久;现在,她不喜欢回老家了,我也欢迎她继续住下去。她是怎么冒出这种想法的?我竟然不知道。听着听着,我还真该好好检讨自己了。
其实,我跟婆婆的关系一向还不错,不然,她也不会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了。她一直担心我会落下病根,因此,什么事都不让我干,大小事都抢着干。我早就做好准备了,知道她身体不好,撑不了三个月。果然,一个月后,她就生病了,感冒得挺严重的。看到婆婆生病了,我当然是很心疼的,可惜,我什么也做不了。尽快让自己好起来,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了。
每个人都是会变老的,都会有成为老人的一天,不要看不起老人,不要虐待老人,要知道,孝敬老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切莫戴上“不孝”的帽子!
如果有人问我病好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想要运动,我想要多走路,多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再也不要虚度光阴,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了。
我曾无数次地做着相同的梦,梦中都是因发现自己能走路后的惊喜。在这以前,我是连多走路都嫌浪费时间的。现在失去了走路的能力,我却迫切地渴望着,能够早点恢复健康,能够把没有走过的路再走完。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病了,还有恢复的一天,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想想这十年里,家族里的长辈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左邻右舍也不断地有人死去,那些曾经熟悉的音容笑貌,转眼间都变成了记忆里最模糊的名字。生老病死,这四个字提起来轻巧,真的面临了,却是极度地难熬。
我想一个人静静,多年来的心愿终于达成了,可,我却怀念那些终日纷纷扰扰的过往了。静,是可以提高自身修为的,可以反省自我,可以思考人生,可以筹划未来。
我,真的一个人静静了!昨日追逐的夕阳还能再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