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双轮车(散文)

精品 【心灵】双轮车(散文)


作者:阿钝 秀才,246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0发表时间:2019-04-20 20:07:51
摘要:我们家这辆双轮车右边的车轱辘上套着一个用橡胶做成的圈圈,而左边却没有。外公把车拉到我们家时,还特意嘱咐母亲说:“顺手上,假手拉。”


   家里已多年不种稻麦之类的庄稼了,虽然还有一点田地,但自以为已算不得真正的务农人家。父亲在地里种点蔬菜、黄豆、高粱之类的作物,基本属于消磨时间,没事找事,尽管他的干劲似乎依旧很不小,但这些杂碎的农活几乎只需一把锄头就全都可以解决问题了。因此,家里那几架早些年前用过的,体量略微显得有点大的旧农具,比方说手拉车、水车、打稻机之类,现在看来已都成了老古董,搁在一个地方多年不去问津了,估计以后也不太会再去用,万一果真要重新拿出来用的话,说明在外谋生的农民们在外面已没有什么出路,那么,这个社会也快走到末路上去了。不过,这些老古董尽管不值一分钱,极可能白白送人都没人要,但它们的身上却也隐藏了许许多多泛着霉腐味的陈年往事,偶尔回想起来,倒也颇值得回味。
   我们家拥有的第一件大农具是一部手拉车,由于这种车有两个轮子,所以当地人都叫做双轮车。与它相对应,乡村里还有另外一种只有一个轮子的手推车,名字就叫独轮车。
   双轮车在其他地方也叫板车。但我们那里几乎没有人家用木板做这样的车,因为先前时木头很难找,因此,农乡村人家的双轮车除出车的骨架不得已必须用木头做以外,底板和侧板都是用毛竹片拼起来的,就像早先的竹片床一样。其实,我觉得用毛竹片比用木板来得更好,不光材料容易办到,并且毛竹片比木板光滑得多,装车卸车时可以凭此省些力气。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把力气看得像个宝贝似的,能省就尽量省着点使,因为要使力气的地方多着呢。可不像现在的人,整天吃饱了饭却找不到出力的地方,以至于天天吃过晚饭后,还要特意出去走走路,时髦一点的人还要跳广场舞。把晚饭后出去走路当作一种时尚,对于以前种地的人来说无疑是个笑话,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跳什么广场舞,就更算得上是西洋镜了,不被人骂死才怪呢!
   这辆双轮车是我外公送给我们的。我外公早先时曾经在县城的搬运队里拉过车,后来,据说是因为家里人吃不饱饭,就回家来务农了。听母亲说,当初外公要是不回来的话,后来就是工人了。
   按照当下的社会形势来看,工人算个什么东西,有什么好稀奇的?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人早就不耻于当个工人了,都觉得做工人是件丢人的事情,都想着做老板,做公务员,至少也得做个坐办公室的,那才算有面子。可那个时候不一样,那时候工人的身份可吃香了,因为工人不但退休以后本人有劳保,并且退休时家里还可以安排一个人去顶职,那就也成了工人了。
   但外公毕竟还是回来了,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四个现代化的计划名单上也有“现代农业”这一项,与“现代工业、现代科学、现代国防”赫然并列在一起,但无论如何,在当时,农民的身份与工人实在相差得太远了。作为农民,外公一直到过世时也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劳保,尽管他活到了九十岁,却连每个月几十元的农村老年补助也没有享受的机会。我想,也许是因为外公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缘故罢,要不然的话,他多少也总能享受一点政府特意为农民贡献的“劳保”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有时候也觉得外公回来当农民也不一定全是坏事,如果当初他果真做了工人的话,很可能就不会替我们家做这辆双轮车了。
   在搬运队里的时候,外公其实就是个车夫,所以他对手拉车很有些内行,不管是拉,还是修,甚至做。做了农民的外公自己原本就有一辆双轮车,但我们家没有。
   尽管我爷爷也有一辆双轮车,但爷爷家与我们家是分开的,他的车是他挣饭吃的本钱,不可能送给我们的,我们最多只能要用的时候问爷爷借。爷爷对于手拉车也非常有经验,论本事决不比外公差,算得上是个行家,无奈他在身份和地位上要比外公黑得多,也低得多,因为他是个“富农”。
   作为富农的爷爷虽然黑,但决不恶,尽管低,也决不贱。在当时,要是能允许爷爷把这个富农象模象样地做下去的话,不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麻烦外公来帮忙做双轮车,并且爷爷也根本不稀罕我外公失去的那份所谓的劳保。不但不稀罕,很可能他还可以给别人发点劳保什么的。可惜的是,到后来,我爷爷这个富农就只剩下一顶“帽子”了。而帽子决不能充当做手拉车的材料,于是,等到田地分下来时,不得已,就只好劳驾外公来为我们操心双轮车的问题了。
   外公在家里把车子打好后,徒步走了五十多里路,把车送到了我们家。从此以后,我们家也有双轮车了!那一刻,我们一家人心里的那份欣喜和自豪,完全不亚于今天买了辆有四个圆圈的奥迪了。虽然我们家一直到现在也买不起奥迪,但因为曾经经历过双轮车的切身体会,因此,对拥有奥迪时的那份感受还是满可以想见的。
   我们家这辆双轮车右边的车轱辘上套着一个用橡胶做成的圈圈,而左边却没有。外公把车拉到我们家时,还特意嘱咐母亲说:“顺手上,假手拉。”
   这是我们那里的土话,顺手就是右手,假手就是左手。但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弄不清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一直到几年以后,当我可以独自“驾驭”这辆双轮车时,经过母亲的教导,才知道这顺手上和假手拉是针对于车轱辘上的那个橡皮圈而言的,意思是装轮子的时候圈在右手,拉车的时候圈在左手,不能弄反了。也正是到这个时候,我才终于明白了之前为什么每一次我在村路上玩过爷爷的那辆车的轮子后,他总要修一次车轱辘的原因。
   原来,这种车轮的转动是有规定方向的,顺着它的方向转,可保万无一失,但如果逆着它的方向转的时间长了,车轱辘上的某一个螺母就慢慢松开了,这就使得车轱辘开了一道缝,轱辘里的钢珠于是从这道缝里一粒一粒地掉出来了,那车也就拉不动了。
   但我每回把车弄坏了,爷爷却一次也不说,只自己默默地把它修好了就算,因此,我向来不知道那车是坏在我的手里的。也因此,每当爷爷收工回来,卸了车轮子,把车架搁在背上驼进老台门里去的时候,我趁着他不注意,就把留在台门外的车轮子滚走了,一直要到母亲找我吃晚饭时才会滚回来,而那个时候,车轱辘里的钢珠早已掉得所剩无几了。
   然而,爷爷的那辆车在我手上坏得最厉害的一次却不是车轱辘,而是车架子。
   那一次,正是春天里下番薯种的时候。爷爷是个务农的老把式,做事向来很讲究,他为了让番薯种发芽发得好,特意到山脚下去拉了半车山砂回来,准备盖在下好后的种苗上。山砂很疏松,很透气,特别适合番薯籽发芽。
   那一天,爷爷把装了山砂的双轮车歇在老台门的外边,连两箥箕番薯籽都已经放在车子边上了,却不知为着什么事情耽搁了一会儿。那个时候正好逢着我放学回来。我一看爷爷的车子停在我家门口的村路边,知道他是去种番薯的,同时也知道他种番薯的那块地在什么地方,于是就伙同一个平常玩得最好的邻居小伙伴,也不管地上的番薯籽,不声不响地只拉了那辆装了山砂的双轮车就往地里去了。
   我让小伙伴坐在车上,自己在前头拉。小伙伴坐在山砂上像赶马车似地喊着“驾”,我也正如一匹健马般奋力地拉。一路上都拉得很好,速度也不慢。可是,就在快要到达地头的那个地方,遇着了一道陡峭的斜坡,这道坡不但陡,而且歪,坡脚下还有一座两米宽的小石桥。拉到这个地方时,我拉不上去了,身上也已出了一点汗。我把车子住后退了退,停下后,叫同伴下车来帮忙。可是因为不内行,我们不是如正常的情况那样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却是一人分了一根车杠子,倒着身子如拔河似地将车子往上拖。这哪里拖得上去!人拉不住车,车却把人拉下去了。我们两个人拼命地用脚掌踺着地面,身子倾得斜斜的,把脸都扭歪了,想要止住车轮往下滑,可是哪里止得住。眼看着“回天无力”了,再僵持下去的话很可能会伤到人,不得已,两个人一合拍就松了手,眼睁睁地看着车子溜下坡去了。只听得“轰隆”一声响,双轮车屁股朝下冲进了那座只有两米宽的桥底下,只留着两根笔直的车杠象两门高射炮似地往上翘着,不但整车山砂全都被倾泻在了水沟里,连车舷上的木档也断了一根。
   这下可闯了大祸了!我们两个人顿时都吓得不轻,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过了好一会,我才算有点反应过来了,着急地说:“不行,得把车给弄上来,不然会给骂死的。”于是两个人都爬到沟里去抬车。
   可是,从沟底到路面,中间差着两个高低档,每一档有将近一米的高差。我们两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将车抬到了中间那一档的地面上,轮子还留在沟底里,而我们的力气已经彻底用完了。
   正当我们靠在车舷上喘着粗气的时候,爷爷终于挑着两箥箕番薯籽迈着小碎步来了。当他远远地看到了前面这副狼狈的场景时,脸色早已变得铁青铁青。我们两个人胆怯地望着他,连一个字也不敢说。爷爷走到近旁,放下担子,先看了看我们两个人,接着又看了看已经“身首异处”的车架和车轮子,阴沉着脸很凶地斥责了一声:“还不回去!”
   那一天,吃过晚饭后,爷爷当着奶奶和妈妈的面打了我,打的是手心。爷爷一生中打我也就那么二三回,每一次都是打手心。他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在我左手的手心里重重地拍了两三下,教训道:“车子掉到坑里了你还敢去抬上来,你小小年纪,万一要是压断了脚骨上怎么办?万一要是把腰骨扭坏了怎么办?”
   这么简单地教训了一顿后,爷爷就拉着个脸,反背着两只手顾自己走了,临出门时,自言自语似地咕哝了一声:“小人!”而奶奶和妈妈却几乎异口同声地咬牙咒道:“打得好!”
   自从有了外公给的这辆双轮车以后,我却不再象先前那样喜欢玩车轮子了。不过,有了这辆车以后,我们家真不知省下了多少力气,多少心思。
   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常总是不在家的时候多。可家里种着田地,母亲虽然意志强大,但总归身体瘦小,我与姐姐又都尚且年少,不能算作劳力,因此遇着挑担扛背之类的事情很显为难。有了双轮车之后可就好了,同样的体力,同样的份量,拉起来一点不费力。就像把车掉进沟里的那一次,那么重的一车山砂,我在路上一路都拉得好好的,要不是那个陡坡捣的鬼,爷爷不但不会打我,说不定还会夸我能干哩。
   好多年之间,我们都用这辆车拉稻谷、拉麦子、拉肥料、拉柴草、拉番薯、拉笨重的打稻机、后来还拉过西瓜,双轮车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等到家里还清了亏欠多年的债务,我们的工作在表面上看起来相对有点稳定,而母亲也觉得种田已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不小心还要落个亏本,于是把田租给了别人种的时候,这辆如“传家宝”似的双轮车才算退了休。如今,它的轮子搁在我家小屋的木柴堆上,而架子却立在老台门公用的大屋里,已经好多年没有去光顾过它,估计那竹片怕是被虫蛀得差不多了吧。
  

共 41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语言别致,情节生动的散文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已经过去了的年代。那个时候,农民还都在地里种地,不允许外出务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如果家里有一辆双轮车,无疑于现今的人们家里有一台大奔一样。不,甚至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现今的大奔。正如作者所说,他们“用这辆车拉稻谷、拉麦子、拉肥料、拉柴草、拉番薯、拉笨重的打稻机、后来还拉过西瓜……”双轮车给一个农村家庭带来多少方便,带了多少快乐!作品的语言富于特色,质朴中带着些许的诙谐,作品的情节生动,对童年过往的描写充满了童真和童趣。作品的生活气息也很浓郁,把人带到了过去的岁月中。一篇很接地气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42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4-20 20:08:28
  感谢作者带来的佳作!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阿钝        2019-04-21 09:27:11
  感谢秋语老师,辛苦辛苦。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4-20 20:08:43
  拜读了,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9-04-20 20:09:03
  期待更多作品呈现,展现您的才华!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阿钝        2019-04-21 09:31:47
  秋语老师的《如烟往事》如长卷,学习了。
4 楼        文友:木石语        2019-04-23 21:46:38
  乖乖,不得了,这平板车现在还真的可以换一辆奥迪A6了,赶快把它收藏好呀!
回复4 楼        文友:阿钝        2019-04-25 09:46:06
  奥迪A6也不必了,你就给个长安之星吧,这双轮板车就归你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