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岂能不说(随笔)
说,还是不说?这念头从上了庐山到下了庐山回到防城港,转了大概四万八千遍,佛曰“不可说,”道曰“说不得,”儒曰“谨言慎行。”屈指学诗四十年,虽无成就,究竟当得一个“真”字,故历经四次生死,犹自可笑出声来,为了下半生能笑出声来或哭出泪来,因此就趁酒醒了说出来。
“‘天翼杯’中国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明日(2019年4月20日)即将落下“丰满的帷幕。”
据《江南都市报》记者王林华4月19日报道:“活动于去年12月18正式启动以来,经过作品征集和甄选,截止今年2月10日,共有2290位者投稿,共投诗词4100首,楹联2112副,共计6212首作品。作者涉及29个省份,省外投稿人数为2064位,并有新加坡、加拿大、香港等地作者投稿。投稿作者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只有13岁。
“目前已有100位诗词作者和24位楹联作者进入到了擂台赛阶段。
“本届大赛的投稿体裁,诗词作品为近体诗,包括格律诗或绝句;排律和古风歌行体不超过30行,须有标题;楹联作品须符合《联律通则》的创作规范,新旧声均可、但不得混用。单比不得超过15字;参赛作品要求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诗词、楹联的创作作品要以九江、庐山为题材,充分展现九江、庐山山水风光、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投稿作品为原创,即未公开出版发表,未曾在公开赛事中获奖的作品。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以诗会友,彰显文化自信,邀约天下宾朋来九江旅游观光,感受九江市的独特文化风情。”
我是此次活动的参加者之一。“共有2290位者投稿、共投诗词4100首。”这话不知真假,一百位入选作者,登上庐山参赛者72位,有部分入选者未参加,主办方另行邀请部分参赛者参与比赛,参赛72人中,外省作者54位(大概,出入不到3人),江西籍作者28位(大概,出入不到3人),江西籍作者公布的名单中:九位九江市人,两位庐山市人,一位万载人,一位靖安县人,一位玉山县人,修水县3人,27位未有详细信息者。九江参赛作者中,包含两位副会长。
再来看看评委:省级评委四人,市级评委、九江市诗词学会理事一名。
再来看看主办规则。
比赛规则第四项第2条规定:每位选手阐述作品时间和自我介绍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还剩5秒时,由工作人员举牌示意。
实际操作:外省选手阐述作品时间和自我介绍时间严格控制在2分钟内,第一组九江诗词学会副会长阐述作品时间和自我介绍时间到六分钟后,工作人员举牌提醒,第五组九江诗词学会另一副会长阐述作品时间和自我介绍时间无限制(7分钟以外)。
整个“诗词擂台赛(楹联除外,楹联获奖作者24位不参加现场擂台角逐,只颁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所谓“2290位者投稿、共投诗词4100首”,平均每位作者参赛作品不到两首,除去江西籍参赛入围者28位,以平均每位作者投稿两首计算,除去56首江西籍参赛作品,中国其它省市参赛作品共4072首,入围54首按108首计算,获奖率约为千分之二十六点五,江西籍参赛中奖率为百分之百。
无可否认,江西毫无疑问是文化大省、诗词大省,从开科取士至今,江西几乎一直是“文章大省,”尤其是明清之时,江西以“多儒雅之风”,“文物颇盛”而著称。在二十四史中有籍可考的5783位历史人物中,江西达378人,占全国百分之六点五四。大概有了这些辉煌,因此这次诗词擂台赛江西占了百分之三十八点九就理直气壮起来,一次“国际诗词大赛”,入围占了如此比例,看来江西要续写明清时期的辉煌了。
不过,当听到72号江西选手朗诵自己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白练千堆雪”时大吃一惊,这简简单单犯了意象错位重复的句子是不通的,这样的诗能入围,省级市级的评委们是在创造辉煌吗?不知道评选4100首诗时,是否匿名评选,若是匿名,则评委们实在是“慧眼识珠”了,若是未曾匿名,评委们“续写江西辉煌”的行为,倒是更值得赞扬,这不,我都伸了七八百次拇指了。
在未到庐山之前,我的一个学生说,去不得,忽悠人的,我使出拐弯抹角的文人功夫,狠狠说了她一顿,颇有“醉过才知酒浓”的智者风范,于是,悄悄的汗颜了三五百回。
“九江‘天翼杯’国际诗词擂台赛”是明天(4月20日)决赛,决赛的题目是“飞花令,”终审评委是康震先生,康震先生对于诗词文化的理解以及传播,有目共睹,功莫大焉,只是不知道康先生有机会看见4100首参赛的国际诗词,是不是会为江西入围28人而吃惊而赞叹而鼓掌,就不得而知了。
近年来,全国诗词大赛多如牛毛,江西籍获奖者每次大概在百分之一二,这次突然间在“省级市级”评委们的慧眼下大放异彩,就是陶渊明黄庭坚在世也必定叹为观止,也必定为评委们鼓掌欢呼的。至于“陈氏五杰”的辉煌以及当今提倡“诗教文化”的杨叔子先生,或死或生,恐怕也得为江西为九江痛饮三百杯了。
我因舞台朗诵以及阐述作品和自我介绍表现不佳,被刷掉是理所应当的,绝无怨言,也不该、不敢有怨言,毕竟近年国学尤其是诗词方兴未艾,这次由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指导、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九江广播电视台、九江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九江学院、九江市文联、九江诗词联学会协办(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擂台赛就象几个敢于吃螃蟹的诗词改革大咖的绝妙手笔,自然声名鹊起,不久蜚声文坛蜚声中国蜚声世界了。很难猜测,如果入围的72人作品和未参赛以及其余2200位作者的作品如果有人结集出版,是不是让此次擂台赛的主办方得意三五十年,因为他们选出了精华作品。
写着写着,我脸红了,九江国际诗词擂台赛的评委们,你们脸红了吗?我趁脸红,信笔写一首《庐山高》:
庐山高,高乎哉!
汉阳峰接苍冥兮不可仰,仰息吹日兮日生凉。
凉生露而成练,练垂九天兮系八荒。
五老纵云三万里,白鹿踏青天地忘。
飞鸟落肩而趾合,猕猴环腰而目张。
趁春朝兮酒朋诗侣,逢夏华兮枕绿摘黄。
便秋也无恙,便冬也徜徉。
秋约陶令之菊兮忘归矣,冬步山谷之韵兮笑沧桑。
我从去年整行装,庐山人事两茫茫。
高乎高兮非难越,以诗之名兮白发加霜。
太白叹息无佳句,佳句兮纷纭不定落九江。
东坡挂杖抛纸笔兮,江州司马泪千行。
庐山高,庐山高,等闲庐山不可骚。
杨叔子兮杨叔子,诗教文章随波涛。
庐山虽云乐,深壑偶闻饕。
不如归去兮读道德,评天评地兮独自操。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