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那年丁香】一次别开生面的采风(散文)
前一向,接到宝鸡市作协秘书长发来的邀请涵,宝鸡市作协要去大水川、九龙山采风,兴奋之余,赶快回复:一定按时参加。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匆忙吃过早饭,骑摩托车赶往五十多里外的县城,然后乘北线低速车赶往宝鸡集合地点,由于宝鸡比较生疏,所以想去早点,生怕赶不上趟。
通知说十二点半集中,上午十二点,我如约赶到集合地点,那里己站满采风的各位老师,市作协李广汉主席、郭鉴明、李涛副主席,还有范宗科秘书长等;那高速路口的集合点,停了一辆绿色大巴。
我家居扶风,住在乔山脚下,自小在山上砍柴、给牛割草,那山的点点滴滴都刻印在脑子里,那去山上的小道哪里有个坑我都了如指掌。心想,这次去大水川、九龙山采风,不就是看看山吗?
大巴车风掣电驰地向西山驰去,那西山我还真没去过,拉开车帘,高大雄伟的山恋、那山上的各种树木、还有花草,把一座座山装点得分外妖娆,盘山的水泥路,像一条巨龙,弯弯曲曲地绕山而上,有些路段紧转弯和陡坡让人惊愕不已。
和我同坐的是刘永强老师,他原是宝鸡日报社的记者,十多年前他就去西山采访,也可以说对西山大水川、九龙山再熟悉不过了,他看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对我讲起了西山的故事…
刘老师说,西山过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穷,虽然离市区不远,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每天只有一趟宝鸡至天水的火车,上宝鸡的人全部搭乘这绿皮慢车,这里种的玉米长得还不到一米高,常常被野猪糟蹋,虽到了改革开放后期,但许多农民还连肚子都混不饱。2005年底,宝鸡市“突破西山”大型扶贫行动开始,宝鸡报记者对西山进行了一次大采访,通过我们深入了解才真正看到了西部山区的贫困,想象不到有些学生上学来回要走六十多里山路。
刘老师说到这里,长长叹了一口气,当他问一个农户,你有什么愿望时,这个农户望着刘老师,他说希望能在明年下雨之前给他的茅草屋换个屋顶。刘老师说他顿时无语了,掏出身上仅有的两佰块钱给了这位农户,那时的两佰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啊。
我浸沉在刘老师的讲解中,车慢慢向山坳驶去,那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人昏昏欲睡,不远处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电杆上,站着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鸟,那山坡上一朵朵红、白相间的鲜花,开放着,给沟沟壑壑披上了一幅美丽的色彩。
在车上,陈仓宣传部副部长董建新简要的介绍了大水川、九龙山的概况,陈仓区作协主席姚伟讲了采风的注意事项;“车到了,请各位老师下车”。
“探秘大水川、砺笔九龙山,宝鸡作家采风团”的巨大横幅格外醒目,到了下午,四十多位宝鸡作家兴高采烈地合影留念。
大水川、九龙山,真是气势不凡,那昔日的凄凉、苍桑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据董部长和姚主席介绍,今日大水川和九龙山能这样的辉煌,都多亏育才集团,是育才集团斥资二十多个亿,才精心打造了这秀美山川。
一道道山,一道道水,一道迷人的景色把我吸引了,我也去过许多景区,这是我第二次跟市作协采风了。眼前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用几句话能概括的,这都是陈仓区委、区政府和育才集团共同努力的结果。
九龙山,我很早就知道,并且也常听人说是陈仓区育才集团开发的,这次一看,真是大开眼界。那导游打开耳麦温柔的讲解,扣人心弦,那九龙山的历史渊源,引人入胜。我边听边欣尝周围的美景。虽是四月天,山上还有丝丝凉意,山风吹拂着人们的衣服,不远处一弯溪水顺着山脚潺潺流下,小鸟在溪中的石头边沿饮水,转瞬又振翅飞走。
不大一会儿,我们在导游地引导下,观看了《三英战吕布》那几十匹训练有素的战马,在广阔的沙滩上驰骋,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唏嘘不已。还有那战马的嘶鸣、坐骑上的厮杀,惊得一个个美女作家用手蒙住双眼,有些干脆背过身去。
看完战马厮杀的场面,我们沿着水泥硬化的盘山小道,向前走去,不远处碰见了两位穿着黄马夹,一看就是环卫工人。咋,这大山里也有环卫工人,我不由得和她俩交谈起来,原来她俩人,都是贫困户,按年龄是不充许干活了,鉴于家庭情况特殊,有关部门破例给她俩开了绿灯,让她俩干些轻微的活儿,也算是照顾贫困户。这俩位老人说道:“公司每天管三顿饭,还给一千多元工资哩。”
从大水川走下来,不知不觉己是下午四点多了,导游热情地介绍了这里的美景,那僻静幽美的农家小院,那仿古式的装饰,十分诱人,从来不大喜欢照相的我,不得不拿起手机,拍摄那一幅幅场景,那感人的画面。
日头不知不觉向西移去,晚霞笼罩了大山深处,给大水川披上了艳丽的色彩,导游催促着作家们赶快下山,有些衣着单薄的女作家,双手抱肩,这才感到春天山里的寒意。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大水川、九龙山吸引着中外游客,打造着一道道宝鸡亮丽的名片。创造着人们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大水川、九龙山,多么美妙的名字,多么感人的字眼,一路上,作家们坐在返程车上,谈笑风生,尽情地交流着,谈论着,作家们似乎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宝鸡作家协会副主席郭鉴明感慨地说道:“昨日的西山变了,真的变大样了,变成了大水川,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旅游盛地,令人刮目相看。”
这次别开生面的两天采风活动,圆满结束了,它留给作家们的是感慨、是回忆、是深思,是党的好政策。作家们将拿起笔来,将记录这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