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读诗感怀(随笔三则)

编辑推荐 【柳岸】读诗感怀(随笔三则) ——刘增印老师的三首古诗读后感


作者:侯秋水 童生,66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50发表时间:2019-04-25 15:01:01

一、《邯郸丛台》
   东流浮水清波去,西峙太行紫气来。
   饮恨沙丘赵主父,英名常在武灵台。
   赵武灵王—赵主父,大凡对历史多少有点了解的,没有不知道此君的。此君伟,胸怀宽广,看到技不如人,主动胡服骑射,最终富国强兵,成为一方霸主。就这点来说,赵主父应当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刘老师所说的英名常在武灵台,原因就在于此吧。此君哀,晚年因处理家事不当,竟被儿子生生饿死在沙丘里面。
   事实就是这样,饮恨、英名不和谐地聚于赵主父一身,而饮恨、英名聚于一身的历史上又何止一人,韩信、项羽、岳飞、于谦、拿波仑,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当赵主父独自一个人在沙丘里惶惶找水喝、寻食吃的时候,如果得知这些后来者,应当有所心宽吧。世上没有常胜的将军,然而他们可哀就可哀自己是最后的那个失败者。可这样又如何呢,他们辉煌过,他们成功过,他们快意过。他们的辉煌、成功、快意远比饮恨、自哀要亮眼的多,他们在失败中得到永生,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比最后的胜利者还要夺目,还要夺人心魄。
   记得一副有名的对联,风声语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事事关心是可以的,但大都局限在家事里面,至于国事天下事常常遥不可及,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这里说的是普通人。而对于某些人而言,人家家事即国事,国事即家事,人家一个手势、一个转脸、一句梦话就可以使历史改行改道,就可以把你冥思苦想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掉。清官难断家务事,断的是他人的家务事,清不清和自己关系都不大。而这些人的家务事别人插手不得,清不清全由自己做主。清,国泰民安,不清,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甚至殃及自身。赵主父胡服骑射,富国强兵,却断不清两个儿子到底谁当一把手,结果饿死沙丘;秦始皇统一六国,却忘记了家由谁掌舵,结果二世而亡,隋文帝被蒙蔽错传了一把手,结果富庶的隋帝国成了昙花一现,唐高祖在儿子之间和稀泥,结果骨肉相残,被迫让位。
   若要真富贵,除非帝王家。的确,前两年去过故宫一趟。呵,那地面真是宽广,那建筑真是壮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人家占那么大一块地方,充其量也就是王土万万分之一,我等应感激人家,万不可嫉妒,更不可咒骂。可生在这地方又如何呢。崇祯挥剑刺向女儿的霎那概叹:汝何故生我家,而发出如此概叹的何止崇祯一人。光绪被困瀛台,望着那天边的冷月作何感想,雍正的大哥、二哥、三哥被囚禁孤室,望着房顶的天花板作何感想,汉武帝的皇子们被父亲逼迫走投无路,拔剑抹向自己脖子的瞬间,做何感想,赵主父在生命奄奄一息,断气的霎那,想到儿子会是一种什么心境。若要真富贵,是有风险的,风险小的,幽闭一室,足不能出户,风险大的,脑袋搬家,吹灯拔蜡。
   曾一度为父亲断不清自己的家事而苦恼埋怨,而真正能断清家务事的又有几人,皇帝老儿都断不清自己的家务事,何况自己的父亲。既然不清,那就糊涂到那那了。对外争一争,对内让一让。对外争的是口气,对内让的是心静和谐。至于帝王家不学也罢,不学也罢。
  
   二、《黄粱梦》
   卢生枕上做公侯,梦醒黄粱煮未熟。
   何处能寻真富贵,北邙山上土馒头。
   邯郸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热闹繁华所在,人来人往花开花落之际给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佳话故事,数不清的哀愁情怨。数百年后,本以为邯郸年老珠黄青春不再即将被人遗忘的时候,一个名叫卢生的偏偏过来凑热闹,给寂寞许久的邯郸又浓装艳抹了一笔。卢生的黄梁一梦一顿饭不到的时候随即醒来,而多少人的黄粱梦沉睡了数千年,至今还在继续。
   中国社会自从秦始皇完成大一统之后,一曲主流风行的时候,免不了夹杂一些歪门小调。主流曲固然离不了,可歪门小调也自有歪门小调的功用。进入隋唐,科举盛行开来成为主流,宋璟一干人等日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同时,卢生却在客店做起黄粱梦来。也多亏了卢生的黄梁一梦,如果没有卢生的黄梁一梦,后世不知有多少失意的读书人要成疯卖傻,不知有多少翻了船的政客要投河自尽。主流曲固然成就了宋璟、韩愈、吕蒙正、王安石、司马光、曾国藩等人的辉煌人生,歪门小调也成就了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苏轼的大江东去、柳永的花街柳巷、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狂人日记。孰轻孰重,谁能说得清。
   人有多种,梦有千别,卢生一梦黄粱的时候,隔壁的入睡者未必和他有同样的梦境。卢生醒来,洒然离去,隔壁者醒来呆在原地未必就非。人各有各的梦,各有各的活法,头悬梁、锥刺股是一种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去复来,也是一种生活,谁也别强迫谁,谁也别说己对他非。
   人生在世,无论男女,无论老幼,都离不开梦,不做这样的梦,就做那样的梦。卢生离开客店,黄粱梦不再,一旦入睡,别的梦还要进来。人不做梦,除非老去。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个梦在前方向你招手,或大或小,或近或远,或在庙堂高处,或在田园山水间,或在繁华都市处,或在文字纸堆里。梦是人生前行的动力,梦是人生旅途中永不熄火的发动机。
   天有亮的时候,梦有醒的时候。繁星隐去,旭日东升,一觉醒来,可能梦想成真,也可能裸泳落在沙滩上。梦想成真值得欢喜,梦想化为泡影也不必哭泣,起码自己努力过,自己奋斗过。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又能一辈子事事顺心,处处如意。
   胸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快意人生,活在当下,成败得失,不必牵挂,自己的路自己走,旁人看的是风景,看的是笑话,一切还要自己把握,慎重慎重。
  
   三、《回车巷》
   寻常小巷不寻常,曾系邯郸存与亡。
   只为相如车避匿,千年风雨土犹香。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多少楼台歌榭归为尘土,多少面孔,多少故事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知影踪。潮起潮落,岁月沧桑又老去了多少了容颜,而一则窄巷把两人的面孔永久地定格在了历史一瞬间,并且弥久越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那小巷依在,那故事还在,那车辄还在。
   一个为公弃私,忍辱负重,一个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前者光照日月,后者名垂千古。一山不容二虎,而蔺相如、廉颇两只巨虎偏偏在朝堂上和平共处起来。和则国存,斗则国亡,两千年前的一个古人,能有如此大智慧,不知要羞死多少后来人。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回车巷那段历史就摆在那里,廉颇、蔺相如两人就活生生地站在那里,可后人就是视而不见。于是,同在朝堂,你拆我的台,我拆你的台,你挖我的墙角,我挖你的墙脚,小人杨国忠、李林甫如此,君子王安石、司马光如此,其余众多更如此。一个狠,我比你还狠,一个黑,我比你还黑,于是,你唱罢来我登场,但无论怎么唱,就是不能象蔺相如、廉颇那样和着一个节拍一起唱。
   上行下校,居庙堂高位者如此,下面的小民可想而知了。柏杨先生多年前写过一书《丑陋的中国人》,称这种现象为民族的劣根性-窝里斗。时至今日,窝里斗还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内部上演着,还在千千万万的这局那局这部门那部门上演着,不过柏杨的名号好像在社会上销声匿迹了。时至今日,《将相和》的曲目还在电视的戏剧节目中时不时的出现。可《将相和》这一曲目究竟能给国人带来多大裨益,就很难说了。毕竟回车巷已存在了两千年,将相和的故事也流传了两千年。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动物世界》,我偶尔看看。当看到狮子、狼群分工合力伏击猎物的时候,我就想,人在智商上有时候还真不如狮子、狼这样的兽类。狮子、狼知道为了生存,需要通力合作,而我们人类更乐于彼此争斗,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有时候你根本不清楚他们争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说为钱不是为了钱,说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名,但就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你给我使个绊,我给你下个套,你踹我一脚,我回你两脚。
   苏联若大的一个兴盛帝国,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苏联帝国解散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也与其民族文化底蕴不够有关。试想苏联民族史上如果有类似廉颇、蔺相如的两个人物出现过,身边再有一出《将相和的》的曲目日夜播放着,何来国之大员之间的缠斗不休。和存斗亡,这点道理都不懂,帝国落幕能怨得了别人。柏杨先生说窝里斗是中华民族的特产,看来也不尽然。
   回车巷依旧,《将相和》还在演,说明我们社会还需要它,说明我们社会还存在很多无聊的争斗,期盼回车巷、曲目《将相和》消亡的那一天。国大员和则国存,斗则国亡,我们平头百姓和则利兴,斗则两伤。愿我们的社会上上下下多一点和谐,少一点争斗,早日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共 33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笔者由刘增印老师的三首诗引发感慨,第一首《邯郸丛台》引出了关于一代明君赵武灵王晚年因处理家事不当,竟被儿子生生饿死在沙丘里面的故事。又从一幅对联中,引出来古代那些帝王国君因处理家务事不当,招来的骨肉相残和亡国的悲惨命运。帝王家虽富贵家,却是有着伴君如伴虎的风险,很多帝王的家室的下场最后的结局是不得善终,因此,笔者告诫人们:凡事对外争一争,对内让一让。对外争的是口气,对内让的是心静和谐。第二首《回车巷》的历史是说:故赵国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将相,为了国家利益为重,一个为公弃私,忍辱负重,一个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因此留下了千古美名。文章希望世人像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一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点和谐,少一点争斗,早日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第三首《黄粱梦》讲述的是:有个卢生在邯郸店里向一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道士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躺下,不一会儿就睡过去了,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最后,卢生一梦醒来,发现小米饭还没煮熟。笔者从此诗句中发出感叹:梦想成真值得欢喜,梦想化为泡影也不必哭泣,起码自己努力过,自己奋斗过。文章从诗中感悟人生,汲取真谛,情理交汇,哲理性强,令人心有所悟,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4-25 15:07:28
  邯郸人编辑关于邯郸故事的文章,格外亲切!欢迎读者到邯郸登邯郸丛台,看邯郸学步,做黄粱美梦!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9-04-25 15:08:22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侯秋水        2019-04-25 15:26:01
  谢谢刘老师点评,我将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花花一世界        2019-04-25 23:09:55
  才华横溢啊!小中见大,诗者见深!真是厉害!
回复3 楼        文友:侯秋水        2019-04-26 16:33:48
  谢谢鼓励,我将继续努力。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4-27 08:16:14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4 楼        文友:侯秋水        2019-04-27 20:59:02
  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