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芍药花情(电影剧本)
芍药花情(电影剧本)
编剧:悍雨啸风
主要人物
夏侯阳,男,一介书生,赶考中与芍药相识并相爱,在与恶道搏斗中为救护芍药而献出生命。后入天庭,被封为护花仙子。
芍药,女,天庭仙女,为五月花神和百花仙神在凡间所生的女儿。医术高明,济世救人,心地善良,后归天庭被封为花相。
莲儿,女,荷莲精灵,经五百年修炼而成人形。直爽义气,武功高强,心地善良,与芍药成为姐妹,全力照顾和保护芍药,为芍药而献出魂魄灵气。后入天庭,被奉为荷花仙子。
柳婆婆,女,千年古柳灵。芍药和莲儿的婆婆,是经一千年修行而得正果的古柳精灵,武功高强。后入天庭,留在观音佛祖麾下,被封为青柳仙子。
散道人,男,被驱逐的恶道。原是冰凌观道士,法术功力高强,只是心术不正,仗借法功妄害精灵。掌门师兄智圆依照师训,将智楮法号废除,收回法印、令牌、令旗、天蓬尺等法器,将其驱逐道观。
次要人物
杜伯伯:男,52岁,农家人。
王勤耕:男,35岁,农家人。
韵庆大师:男,45岁,寺院主持。
壮汉:男,28岁,无业恶徒。
杜伯母:女,50岁,农妇。
剧情梗概
这是一部人与仙女的爱情故事剧。
夏侯阳进京赶考,几经波折,一路辛苦来至浙南,于荷塘得遇一株芍药花。他与芍药一见钟情。柳婆婆的介入,让二人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夏侯阳此后会有怎样奇妙的境遇呢?
科考在即,夏侯阳不得不与芍药洒泪而别,此次进京赶考之路会顺利吗?芍药为他担心、为他牵挂。
夏侯阳进京赶考之路含辛茹苦,整个程途并不顺利,先是途中遇到恶人敲诈,幸有善良的杜老伯夫妇照看并施一相救,才安然无事。
再后就是途遇散道人,夏侯阳这一介书生凭借自己的方式与散道人周旋着,散道人虽无法伤及夏侯阳的性命,一路上却也对夏侯阳拳打脚踢,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看散道人一心要伤害芍药及家人,夏侯阳在想方设法阻拦无果的紧急状况下,急忙跑芍药家报信,柳婆婆闻之有所准备,心里很明白,一场恶战即将开始。
夏侯阳跑回到散道人的身边,继续与他进行着博弈,虽敌不过散道人,但却无丝毫退缩,对散道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这场恶战,终究会不会伤及到芍药及家人呢?
柳婆婆她们终与散道人开始交战,在初次交战过程中均有受伤,但柳婆婆终占于上风。散道人一心想赢,想收复柳婆婆她们,竟然不惜使用道家最新发明的阴毒之术——三昧真火来散尽天良。
芍药一方面担心着柳婆婆和莲儿的安全,担心着被散道人用阴毒之术打伤的婆婆的伤势,另一方面又为在狠毒散道人身旁的夏侯阳的安危提着心。
为了保护芍药,也为了自保,柳婆婆进行了周密安排,要求芍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参战,保住仙体。柳婆婆和莲儿一起奋力抗敌,数次将散道人打败,并致散道人以重创。
散道人使用起了阴毒之术——三昧真火来谋杀柳婆婆、莲儿。连神仙都惧畏的三昧真火先是烧毁了莲儿的灵身,接着又将柳婆婆烧得全身枯焦,而散道人也被柳婆婆的青杖打飞,昏死了过去。夏侯阳看到散道人最后要伤害芍药时,他不顾一切地将散道人刺死,但也被将死的散道人用铜罐打成了重伤,最后在芍药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芍药痛苦万分,在柳婆婆的英灵庇护下,将自己与夏侯阳葬在了一起……
剧本正文
1、岭南某乡,五里亭/日外
岭南的冬末春初,五里亭内外有四五个赶考学子政和间任痛苦告别……
夏侯阳望着娘亲那慈祥的眼神,泪水在娘亲的眼眶里打着转……
夏侯阳:娘亲,您请回吧。
母亲(紧紧地拉住夏侯阳的手):好生赴京赶考吧,无须担心,为娘我自会照顾好自己。你独身一人远行千里,为娘实在是放心不下。
夏侯阳:娘亲尽可放心,虽然距京城遥远,但许多考生一路相伴,总会相互照应。娘亲照顾好自己,孩儿才可安心应考。
母亲:记住为娘的话,谦逊待人,有恩必报。与人以礼相向,不可狂妄之,时刻慎言之!
夏侯阳:孩儿一定牢记娘亲的教导!
夏侯阳一步三回头,看着已如泪人的娘亲在不停地挥着手,他咬了咬牙,转身踏上赴考的程途……
2、驿道/日外
官道上行走着几个十分疲惫的考生。
夏侯阳同五六个赶考者一起不言不语地走着……
3、九重山/日外
(旁白):九重山是岭南一带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
九重山上有个状元岭,据史记说:岭南入相自张文献公始,其大魁天下,则自我孝肃公始。唐宣宗皇帝亲自给年仅十七岁的岭南新科状元莫宣卿赐宴,并赐诗祝贺:“南方远地产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莱。神鲤跳翻三尺浪,皇都惊震一声雷”。至此一直延绵历代,凡岭南一带科考者,都要来此顿足拜祭,祈求顺考。因此缘由,夏侯阳势必也要来状元岭瞻仰和求祁一番。
夏侯阳:雄伟至极!雄伟至极!
夏侯阳赞叹着沿九重山流水岩石斜坡登阶而上。
行至“盘龙”亭内,夏侯阳放下书箱,倚柱向北而望:云雾迷漫深处的西山瀑布群,烟波浩渺,流岚飘逸,倾泻而下,荡起一股似白纱曼般的水雾。
夏侯阳: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夏侯阳兴冲冲爬到九重山顶,循着山道饱览盛景。
太阳斜阳,夕霞中的群山,连绵起伏,千姿百态,逶迤伸展,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夏侯阳看看天色无奈地摇摇头,准备下山。
夏侯阳沿原路回走,又走了回来,总走不下山去,好像在原道上回旋。他仔细打量了一下环境,再次循道下山,仍然折返回来。
夏侯阳(画外音):难道是我迷路了不成?
夏侯阳有点不知所措,他选择了较宽的那条山道,不拐弯一直前行。
这条山道把他引到了并不是他来时的山脚下。
4、溶洞,黄昏/日内
夏侯阳沿山脚路走着,一片茂密的带满刺的灌木丛阻断了小道,前面有个水洞,他走近洞前。
洞口比较狭窄,仅可容一人侧身入内。夏侯阳踌躇了片刻,一横心钻入洞内。
进入洞内,看到洞内十分光亮,洞内有洞。洞顶有很多的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渗透出来。洞中钟乳石琳琅满目,发出璀璨的光亮,把山洞衬托的光怪陆离,如仙境般。
5、荷塘,黄昏/日外
夏侯阳走出洞,眼前一亮,现出一片平阔的绿地,花璨蝶飞蜂舞翩翩,像一个大花园。
平阔的绿地中间有一湖绿荷,数只蜻蜓停在荷叶上。
一棵古柳在湖边拂动着枝叶,将湖面覆盖了大半。
古柳旁有一株芍药花独枝而起,花开得特别的灿烂。
夏侯阳走进这株芍药花,芍药花对夏侯阳摇动着花瓣。
夏侯阳:滢水菡萏撩幽香,云浅月幽星凌煌,林深径枯荆籐遮,芍药一枝尽芬芳。
夏侯阳用指尖轻轻弹去芍药花瓣上的一粒落尘,俯身将芍药花枝下的几根缠缚的细藤拔去。
芍药花摇动了下,花朵在夏侯阳的脸上拂着。
夏侯阳捡起芍药花旁边一片大荷叶,走于荷湖塘边,卷叶为桶,汲水至芍药花前,将水缓缓注入花的根部。
夏侯阳俯在芍药花上,将嘴唇贴于花蕊上亲吻起来。
夏侯阳: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太阳隐入山后,一片红霞光升起,天色逐渐暗淡。
夏侯阳依依不舍的向芍药花挥手告别:实是不愿离你而去,怎奈天已入晚,如不速速离去,恐小生便无处栖身了。倘若你能为人,我夏侯阳定娶你为妻。
夏侯阳返回来,看见前面有条小路,便沿小路走去……
6、芍药家,傍晚/日内
见松林里有股炊烟缭绕,夏侯阳便走了过去,迈上台阶,提起门环叩起来。
大门打开来,走出一位青衣妙龄女子:何人敲门?来此有何贵干?
夏侯阳:小生岭南人士,复姓夏侯,单字阳。因赴考贪路,致路途延缓到日落黄昏,终无处处寻得客栈,只好贵府叨扰。不知能否权借贵府暂息一宿?
青衣女子(仔细打量了一下夏侯阳):请公子在此稍候,待我禀报婆婆后再定。
青衣女子关门。
不大会时间,青衣女子开门复出:公子请随我来。
进得大门,现出一个大庭院。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阶砌藩溷,四面皆是雕空玲珑,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溪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的没于石隙之间。
夏侯阳一边欣赏一边紧随着青衣女子东曲西拐。
走过一个草坪,来到了居中正房。
7、芍药家正堂/日内
夏侯阳随青衣女子进得正房,见有一古稀老妇端坐于房内雕花木椅上。
青衣女子:这是柳婆婆。
夏侯阳(急忙走上前,深深的叩了一礼):老婆婆在上,晚生夏侯阳有礼了!
柳婆婆(微微欠身以示回礼):不必多礼。适才听莲儿说,你是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家是岭南人?
夏侯阳(低着头):晚生夏侯阳,岭南人,家住岭南华凌,家父以商贾为营生,常年在外,家母常年在家。晚生此来,实为赴京赶考。晚生因赴考路此,见天色已晚且迷途无处寻得客栈,只得前来冒犯,请柳婆婆见谅。如蒙柳婆婆相留,不胜感恩!
柳婆婆:既如此,夏侯公子也无需言谢,到我这来者都是客宾,何况是读书之人。也就住宿一夜之事。想必夏侯公子公子还未进食吧?不妨在寒舍吃些粗茶淡饭,我这里尚有短床可供夏侯公子躺卧歇息,等到天明即可离去。
柳婆婆(吩咐青衣女子):莲儿,你带夏侯公子暂去侧屋喝茶休息,稍作等候。你可速去为夏侯公子准备些可口饭食,并及安排夏侯公子的休息的房间。
莲儿:是,婆婆,莲儿这就去灶房做准备。
8、芍药家侧屋/日内
莲儿带夏侯阳来到侧屋,给他斟上茶水:夏侯公子,请在此稍坐,待莲儿去为夏侯公子准备些饭菜。
莲儿说罢走了出去。
夏侯阳有些口渴,连喝三碗茶水。
不大工夫,莲儿端上来两盘菜肴,青椒土豆丝和清炒鲜笋片,外加一盆粉汤、两个糯米糍粑。
夏侯阳:谢谢莲儿姑娘!
莲儿:公子请慢用。
夏侯阳狼吞虎咽起来,吃的满嘴流油,脸上鼻子上都粘上了米粒。
莲儿在一旁抿嘴直笑。
夏侯阳(饭饱茶足):多谢莲儿姑娘的盛情招待!
莲儿:公子既已吃好,请到客房休息吧。
9、客房/夜内
房间十分整洁雅静:屋间正中里放置着一张简普却又十分温馨的床铺,上面整整齐齐的叠放着绣面被褥,棋盘格式花纹的帐幔半遮半掩。如璞玉般的洁白墙璧悬挂着几幅山水景画.屋正中心放着一张四方桌子,上面摆放着白瓷茶壶茶碗。地面上铺着汉玉方砖。
莲儿端着一盆清水走了进来:夏侯公子,请洗簌一下早些歇息吧。
夏侯阳(向莲儿施礼):谢谢莲儿姑娘了,有劳莲儿姑娘辛苦,小生的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莲儿:无需那么罗嗦,婆婆也说了,来者都是客。夏侯公子,请速速洗簌吧。夏侯公子洗簌完就歇息吧,明一大早还要赶路。
夏侯阳:是,莲儿姑娘。
莲儿:天色已晚,就不打扰夏侯夏侯公子的休息了,莲儿就此告退。
莲儿端起水盆走了出去。
夏侯阳拱手相送:小生恭送莲儿姑娘。
莲儿走后,夏侯阳关上门,拿出书箱打开来,取出笔墨,准备写文章。
一缕月光从半开的窗户中撒泻进来。
夏侯阳(走到窗前推开窗子):月亮在婆娑的树梢里,随着温馨的风,忽隐忽现着。
夏侯阳(画外音):窗外月色如此娇好,何不藉此良宵,好的领略一下他乡月色呢?
10、庭院/夜外
夏侯阳走出房门,来在庭院里,在朦胧中度步赏月。
他四顾无人,即兴起来:登楼观月羞娇颜,月羞娇颜躲云端,颜躲云端星做帐,端星做帐登楼观。
夏侯阳见月色下的树影婆娑,溪水静静的流深,触景生情:芍药幽幽踏轻风,荷花汐汐踩泥泞。
夏侯阳出得拱门,一阵婉娩的琴声传来。
庭院西侧假山深处阁楼上一缕灯光在闪烁,随着琴律飘过来一串歌声燕:独夜无伴守青灯,清风对面来。十七八岁未出闺,青春花正开。爱在盼郎情意浓,待君今宵采。
夏侯阳闻听情动,脚步不由自主向那歌声之处走去。
莲儿:夏侯公子,请止步。
夏侯阳吃惊转身。
莲儿:此乃我家姐姐闺处,生男不得擅越,请夏侯公子速回房安寝。
夏侯阳嗫喏着欲折身回返。
芍药姗姗走来:莲儿,在与何人相谈?
莲儿:姐姐,这位是岭南赴京赶考,因入夜无处可宿,临时暂此借宿的夏侯公子,婆婆已应允。
莲儿跑过去参扶芍药:夏侯公子,还不速速快离开,休待我家姐姐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