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潋滟春光征文】科岭红色薪火(散文)

精品 【绿野潋滟春光征文】科岭红色薪火(散文)


作者:心远 榜眼,255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18发表时间:2019-05-03 16:41:31

科岭山前水长流,
   歼敌御寇咏不休。
   红军路,
   十送郞,
   铁血忠魂铸千秋!
   ——《渔歌子·科岭魂》(心远题记)
  
   车,缓缓越过梅林小镇,沿着弯弯曲曲绵长的小道缓缓往上爬。右边是笔挺的崖壁,像一涌而至,汹涌着、怒吼着、呐喊着的潮汐;左边似一片广袤、宁静、浩瀚的潮流,翠竹、青松、白桦、绿柚……在微风中,随着山势的走向,如湛蓝无垠的汪洋大海随风轻轻波动。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听说还有一段路,我往前一看——这弯而陡的水泥双车道,若无娴熟的驾驶技术,车往下坠也仅是一瞬间的事情。我如此看着、想着、思忖着,忽然记起今日的科岭红色之旅:当年红军战士与游击队员和敌人针锋相对地抗争,可没今日的便车道和交通工具。他们不仅要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还要扛着枪、背着行李、带着粮草,仅双草鞋就得日夜穿行于杂草丛生的荒丘野壑,或飞奔于荆棘遍地的密林间;同时,还要穿越敌人的岗哨,预防敌人的突然袭击!那日子,可真是把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了。
   很快,车子便到了科岭村境内。该村平均海拔650米,比县城附近最高的山峰——紫荆山还高出10米。全村位于南靖县西北部,东与本县奎洋镇接壤;西与龙岩永定县交界;南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县城72公里;北接龙岩新罗区。县道山长线贯穿全境,距319国道18公里,漳龙高速新祠入口处24公里。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耕地2413亩。人口1350人,有313户,下辖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是“福建省老区革命遗址”“漳州市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南靖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如今,又是漳州市首个以红色资源打造的3A级旅游景区;我县“重温红色经典,追寻先辈足迹”最重要的红色旅游之地!
  
   (一)革命史迹
  
   我们的车子就在兴富楼前停下,沿着红军街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路往上爬,很快便到了一座双层四合院闽南老式古宅,这闽南老式古宅都有其独特之处——就是两旁最高中梁的顶端总垂挂“双手顶梁,双腿直下”的“驱邪娃”。自古以来,在闽南民间它不仅有着“驱邪安祥”之说,更有“完工挂彩”之意,所以在比较大型的闽南古宅老厝都安有这样的木雕。“驱邪娃”底下红土墙的“黄金分割”处,题有一排红色大字——“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根子”,可见这是文革(公元1966年-1976年)时所写,也足以说明这座老宅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有了。后来我从村长那里得知,“岩永靖”闽西南第三次会议就曾在这里原有的老宅召开,后来这座房子在战争年代中毁了,如今的这座四合院是1951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和省政府主席的张鼎丞(公元1898年-1981年)以省政府名义批复五十万旧币(相当于现在的五千元,开国初的一万旧币等同现在的一元。)重建并整修的,并将其命名为“翻身楼”,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因为张鼎丞是闽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福建龙岩永定县人,早在红军被迫长征前,毛泽东(公元1893年-1976年)就曾对张鼎丞说:“你还是回到闽西去,那里你熟悉,可以坚持,可以发展。”张鼎丞便留在了闽西南。在他的正确领导下,这里的红军和游击队员坚持了长达六年的游击战争。
   1927年张鼎丞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龙岩金砂,秘密发展党员,不久建立中共溪南支部;1928年7月,他组织了福建省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武装暴动——永定金砂暴动。从此,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队伍、第一个区级红色政权从此诞生!中央红军长征后,张鼎丞同志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同邓子恢(公元1896年-1972年)、谭震林(公元1902年-1983年)等同志一起,在这个地区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封锁和多次清剿,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并配合南方其他地区的游击战争,支援红军北上抗日。西安事变后,张鼎丞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同闽西南国民党当局谈判,坚持我党独立自主的方针,建立了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仅在南靖科岭一带就建立了六支群众性游击队,共有300多人,为推动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起了积极作用。后来,毛泽东对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取得的胜利是“伟大的胜利”。所以,我们一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铜铸人像,他们分别是:谭震林、张鼎丞和邓子恢。
   中央红军长征后,仅留下两个团。1935年3月,红八团(全称“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红九团(全称“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九团”)与张鼎丞所创建的红军与游击队会合。至初夏,他又和邓子恢、谭震林等共同在福建永定召开坚持游击斗争的党政军领导人联席会议,成立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他被推选为主席;至1934年7月上科岭苏维成立埃后,便在这座楼内召开了闽西南第三次会议;1937年4月又在这座楼的北山上大湖堀召开了闽西南第四次会议。从1930年开始,仅16户人家的下斜自然村,为了生活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有7户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家亲生的儿女;土匪7天就抢劫财物8次,一时间群众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全村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腊月寒冬提火笼”的苦难日子。谭震林、张鼎丞和邓子恢在与敌人抗争的同时,看到科岭百姓受苦受难饥饿不堪的样子,便组织当地群众加入红军,参加游击队,其中郭治妈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郭治妈又名田治妈,是福建省永定县田治人,1894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36年9月,在下科岭“三丘田”被地方民团杀害,时年仅42岁。郭治妈1927年与下科岭邓朝煌结婚后,1934年2月与丈夫一同加入红军,不久她被秘密发展为中共党员,任下科岭妇女会主席,她冒着生命危险与全村妇女为红军做事,除缝衣纳草鞋,还筹粮征款送给红军,并与敌人不断抗争……1936年9月6日,突然从十多公里外的龙岩永定县来了一队国民党军,当时郭治妈正在双溪内寨帮外婆家割稻,被民团头子曾阿左及国民党兵抓到,他们要从郭治妈那里得到红军游击队的驻地消息,强迫她带路找红军,尽管他们软硬兼施,把郭治妈打得死去活来,用刺刀刺她的背,用鞭子抽她的手和臂,但面对血淋淋的身子,她还是守口如瓶!直到后来晕过去,敌人还用冷水把她浇醒……最后敌人还是得不到丁点信息,便采用灭绝人性的手段,把她的乳房割下,并在伤口撒上盐巴,郭治妈还是咬紧牙关,怒视团兵,一言不发,敌人见无计可施,便开枪把她杀害!
   无独有偶,长时间在科岭从事武装政治工作的李明康,1935年任岩永靖军政委员会主席,也于1936年11月10日深夜在龙岩适中温屿村被国民党中央军所杀害,年仅24岁。由此可见,科岭一带百姓对国民党官兵及民团的憎恨程度是何等之深!从这座重建于1951年,始创于2010年8月,2017年重新修缮的岩永靖军政委员会纪念馆,它收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连绵时间之长就可以看出。细细浏览其中,全馆分上下两层,八个展厅,十四个单元,共有2000多平方米;且每个展厅都根据不同主题按时间顺序,系统地介绍了当年发生在科岭一带的革命事件和历史故事。“前方杀敌莫留情,后方家务妹料理。”这是当时百姓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十送郎》民歌中最让人心动的一句歌词;“河里水长流,谁挑归谁有;土地本无主,谁种归谁有。地主不劳动,租粮是白赚;耕者有其田,才是理当然。”这是当年300多名游击队员共唱的一首《耕者有其田》的游击队歌。看着泛黄的纸张和题写的字迹,这两首军民共咏的歌曲,当该也有一段历史了,是当年原物原字原迹所保存下来的,如今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物!至于各展厅中当年红军遗传下来的一些物品,如刀、枪、子弹、火笼等,更是数不胜数。
   不难看出,以科岭为中心的“岩永靖”革命根据地,在漫长的革命年代里,这里是红八团、红九团广大干部战士及红军游击队员长期战斗和生活的地方。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他们坚定理想、出生入死、矢志不渝地与敌人抗争;他们英勇奋战、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革命史迹和精神财富!
  
   (二)红军路
  
   这条重新修砌于2017年的科岭红军小道,是通往闽西、永定、龙岩的唯一途径。是当年红八团与红九团,联系科岭游击队,传播红军思想,发动群众加入红军,参加游击队,打击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民团的一条小路,故史上称之为“红军路”。
   虽然时间短促,仅一天的旅程,也下着毛毛细雨,但为了更细心地浏览和研究当年红军的革命史,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还是背着行李、挽着裤管、顶着细花小伞,沿着山间铺设细密有致的鹅卵石小道和别具一格的石阶,往北科岭下斜自然村的方向,去一步一履重温这段2.5公里长的“红军路”,进一步体验红军艰苦卓绝的奋斗旅程,传承永不熄灭的“红色薪火”。
   走进密林深处,这原生态的森林,总有它的奇特之处:在红白柯树与枫树之间的石缝里总不时会看到几根修长的石竹,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青翠的叶子,坚忍的枝干,紧抓岩缝长长的根,让我一下子记起“咬定青山不放松”(《石竹》清·郑板桥)的红军战士,他们不也像这石竹一样“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敌人如何凶残,还是坚守这片红色的土地,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就是山涧或半山腰也会冒出几根细长的藤,说它“细”,其实它的根部也有手腕粗,只因它的“长”,从这树直盘绕到那树足足有数十米,故而更显得细了许多。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与群众一衣带水、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红八团、红九团以及红军游击队员,他们靠的就是“信仰”这根心心相映的“藤”,这双血脉与共的“手”。可不,过了蝴蝶谷,我们就发现了“红军一碗水”。据说它是当年一位红军班长为抢救一位中暑的红军战士,用刺刀在山壁石崖上凿出的一个窟窿,后来成了百姓过往的救命水。如今,它时不时就能冒出一些清澈甘甜的山泉,为来往的百姓解渴。旁立有一块“红五星”碑记,并镌示:红军一碗水——1935年,红军游击战士为了让过往的民众喝水方便,在这石壁上用刺刀挖出了一碗水。
   紧接着,我们便到了“红军亭”,大伙小憩片刻后,便上了观景台,看着这条条千丝万缕的青藤,高大魁梧的印脚树,以及一根根修长的毛竹,怎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红军战士仅凭野菜充饥过日子的生活,还能练就一身强悍的筋骨,敏捷的身手,矫健的步伐,并日夜翻山越岭与敌人抗争!哦,他们凭的是一种坚定的信仰,一种奉献的理念,一种无畏的精神!
   走在这天然氧吧的原始森林,我们深感心旷神怡,大伙听着导游的解读有说有笑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一处景点,那就是百丈崖瀑布,水不是很多,但还能涓涓直流而下。据说那可是红军情报秘密联络点,路旁有一红五星碑记——百丈寨情报秘密联络点:游击战争年间,岩永靖三县红军游击队情报联络点设在这里,每次上级文件、情报会被指定地下交通员在这里取走,送往各根据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毛泽东),所以这里的山山水水,对科岭的先辈先烈而言,也只是“腾细浪”与“走泥丸”。这一3A级旅游景区的开辟,单就“红军亭”就有好几个,它不仅能让游客歇足小憩,还能让游客及时领略红军亭的深刻内涵;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其设计规模与样式各具特色,别有一番情趣……如此,为的是让游客重走红军路,重温红色经典,重燃星星火;并牢牢记住先辈先烈的卓越功勋和丰功伟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我们今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有未来!
  
   (三)烈士陵园
  
   午后,大伙进入红军餐厅用餐,这餐厅十分开阔,能同时接纳三百多人,看来这红色之旅也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在这里游客可以随便体验到当年红军的饭菜,虽然当年红军不可能日日都有这样丰盛的饭菜,可也都能一一配齐端了上来,主要有芋头粿、糍粑、南瓜汤、红薯、炒烟笋、豆腐皮、小溪鱼、蕨菜等。因为战争年代红军是从不喝酒的,所以酒和饮料是没有的,当然茶是可以随便喝的。
   吃完午饭,我们观看了二十分钟左右的《科岭烽火》专题记录片,让大伙重温了那段光荣的红色岁月,用心去感悟先辈与先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拼搏。然后,再按旅游行程去参观科岭烈士陵园。
   冒着这一路毛毛细雨,我忽然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唐·杜牧)的诗句。然而,今天我们是去瞻仰先烈,歌颂先辈,吟咏伟业,游览景点,所以也就没有所谓“断魂”之心,“失意”之情。但这濛濛清透的细雨,这微微凉爽的风,这缕缕乳白的云雾,仿佛也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牵扯着我们的手,让我们不由得迈开矫捷的步子,去凭悼和瞻仰我们的先烈英灵……

共 65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语言朴实优美,描写细腻准确,思路清晰顺畅,主题明确集中。重温红色经典,追寻先辈足迹。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红色”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笔财富。南靖科岭红色脱贫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因为“红色旅游”不单纯是游山玩水、休闲娱乐,更是一种心灵之旅、思想之旅、精神之旅。以“红色”为底的核心精神,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文章内涵丰富,情节引人入胜,列举事迹鲜活,极具教育之功。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文学社团,祝福创作愉快,佳作不断。【编辑林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50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9-05-07 19:48:11
  欣赏美文,诗情画意尽在其中,革命情怀,家国情志。拜读,问好心远老师。感谢支持。祝福文思泉涌。
秋心如水
2 楼        文友:心远        2019-05-09 22:59:00
  谢谢社长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出版新诗专集《秋逢杜甫》《花开的声音》,有20多件文学作品获奖。
3 楼        文友:秋心        2019-07-01 15:52:21
  欣赏好文,文笔清新,思路清晰,红色贝焰气人起敬,诗情画意,沉静老道,学习。
秋心如水
4 楼        文友:心远        2019-07-03 12:52:45
  谢谢社长的推荐、关心和支持。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出版新诗专集《秋逢杜甫》《花开的声音》,有20多件文学作品获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