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贡山岛的一天(随笔)

编辑推荐 【浪花】贡山岛的一天(随笔)


作者:吴需荣 举人,3527.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8发表时间:2019-05-11 17:43:10

贡山岛并不是很有名的岛。我在苏州上学四年,都没听过这个岛。随着《都挺好》的热播,让这个苏明玉采茶的小岛一下家喻户晓。不过,单纯从剧情的角度,我觉得苏明玉休假来贡山采茶,其实是不合理的。对这个整天繁忙而钱似乎多得花不完的企业高管来说,难得有一个长假,居然就到了离平时不足一小时车程的一个荒岛来采茶?在我看来,怎么也得欧洲十国什么的吧。不管怎么说吧,我们没有用不完的钱,所以来此小憩还是适宜的。
   贡山岛是太湖边的一个小岛。沿着太湖大道前往小岛,已然能感受太湖风光的旖旎和空气的清新温润。“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也许这儿并不是太湖最美的地方,但得天独厚的太湖水韵,还是能让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湖周边的人们当然也会利用太湖,但坦率说,太湖的利用走了弯路。原住民们最初利用太湖只是打渔,后来随着周边工业的发展,太湖成了污水的最终汇集地,太湖的水质迅速恶化。最终,国家终于认识到了错误,从而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将工业迁走,花大量的钱治理水质,实际上是为以前的不智还债。在某种意义上,太湖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缩影,所以习总书记才会强调“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现在,太湖大力发展旅游等可再生产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这个方面,精明的无锡人还是走在了前面,沿太湖制造出了灵山、三国城等闻名遐迩的优秀景点,形成了太湖旅游区。现在看来,苏州也在亦步亦趋的综合利用太湖这个风景绝佳的优秀资源。其实,沿太湖的区域都是苏南浙北的发达县市,有经济做支撑,旅游业的发展肯定也不会差,经济和风景相得益彰,太湖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好。
   贡山岛四面环水,只能坐船去。我们乘坐的是快艇。当快艇全速前进时,我们站在快艇后面舱外,真正感受到了“乘风破浪”这个词的含义。平静的湖面上,本来一丝风都没有,但快艇急速通过时,风声大作,狂风袭来,饶是艳阳高照,也感到丝丝凉意。船尾巨浪翻滚,本来如镜的平整湖面,被快艇一剖为二,正是“破浪”。古人的小舟,借助风力将平整的河面剖成两面的浪花,不就是“乘风破浪”吗?真正佩服古人的智慧,创造出这个最准确不过的成语。当然,我总觉得,真正能够破浪的还是机械船,古人只依靠风力和人力,很难做到破浪的,那种狂风天气也不能行船。浪花翻滚,水天一线,万里明鉴,天地间仿佛就只有我们这一叶孤舟,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很快,前方出现了一条狭长的岛屿,两头大中间小,如同杠铃,中间是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水波之上,脑中立即出现了“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诗句。
   贡山岛分为大小贡山,就是杠铃的两端,有桥连接。我们从小贡山等岛,沿路走向大贡山。也许已到湖中,虽然天气很好,脚边也略有波涛,人似乎在波涛中间走,分明有一种腾云驾雾如临仙境的感觉。路边绿树成荫,绿草葱茏,杨柳依依,春光无限。我们去时是五月,两边的桃花已谢,结成桃实,但又青又小,还未成熟。杨柳也已稀疏,不像最盛时如帘幕拂水。杨柳本喻惜别,但杨柳为物,物本有情,当然不会因为人们对美景的留念而改变自己生灭的规则,所以会和人无情地道别。不过,从另一方面理解,道别是为了再见,杨柳年年如是,今年没有了明天会再来,也没必要遗憾。看不到桃花也不足为憾,桃花仙人种桃树,结得桃实换酒钱,桃花之美可怡情,桃实之用可裹腹,桃花谢了,不就是桃实在成长吗?病树前头万木春,自然自有其生生造化之妙,人只要能适应、顺应自然,便已足够。
   贡山岛不大,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有满山的茶树。茶以山名,就叫贡山茶。不知是否因为电视剧的热播,还是聪慧的苏州人本就觅得商机,在岛上建了一间宾馆。宾馆价格不菲,但住在此间,可以免费品茶,免费摘茶,免费体验刺绣。其实,这就是一种最好的休憩方式,在这里住宿的人,绝不是在城市中打拼,只是为了简单休息还要考虑明天工作的人,而是放飞心情体验一种悠然农家田园的人。试想下,有着二三好友,晚上听着涛声入眠,早上醒来坐在岛上看太阳升起,或者行走岛上看晨露慢慢挥发,日间采茶刺绣放松身心,累了可以喝茶打牌,也可吟诗喝酒,那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我们没能住这感悟慢生活,但也体验了下刺绣采茶。刺绣很简单,对照绢丝上的图案,一针针穿过就行,但看似简单却艰辛,真要每一针都绣准确并不容易,而只要有一两针不准确,整幅作品就非常难看。而且,我们这还只是入门,真正刺绣的种种工艺手法绝非如此简单,正像孩童也拿笔学书,大师同样也是拿笔,但笔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精美的刺绣作品,绝对不亚于精美的书画等艺术作品。采茶是我们兴趣所在,一个个嫩芽的采摘,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我们总共六个人,摘了大概有一个小时,本来觉得成果颇丰,最后给店家统计时,他却说太少了,最多才一两茶叶。立刻感受到了茶农的艰辛,难怪茶叶都是论两计算的。茶叶出芽采摘也就几天的功夫,要把那么多茶叶摘完,绝非轻而易举的事,还是应该机械化,当然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机械。先别论茶叶好坏,仅就人工采摘的附加值,茶叶就应该价值不菲。采茶以后还要炒茶,不知道专业茶厂是如何炒茶的,我们的师傅是用一个大锅,下面是高温,实际上就是高温烘干。当然,任何一步工序都不容易,师傅的双手在高温的锅中不停翻炒着茶叶,还跟我们介绍说,这其实是一门技术活,手在锅中只能碰到茶叶,因为锅是高温的,手碰到是不得了的,很多师傅都是满手水泡才练就炒茶的技术。看到绿色的树叶和嫩芽在高温的锅中逐渐变细变小,最终变成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茶叶,我们在收获的欣喜之余,也在感慨,真是什么行业都不容易。
   贡山岛的一天是休憩的一天,幸福的一天。

共 22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贡山岛的一天》虽然只是一天的时间,却让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间的冷暖。前些年,随着周边工业的发展,太湖成了污水的最终汇集地,太湖的水质迅速恶化。后来国家认识到错误,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将工业迁走,花大钱治理水质。太湖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缩影。游人们体验了一下当地的刺绣和采茶。刺绣看似简单,对照绢丝上的图案一针针穿过就行。但在那穿过的千针万线当中,只要有一针穿得不准确,整幅作品就会非常难看。采茶更是一种细致而艰辛的劳动。他们六个人摘了一个小时,才采摘了一两茶叶。文章生动细腻,推荐欣赏。感谢赐稿并期待更多佳作。[浪花诗语编辑 陈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兵        2019-05-11 17:45:24
  编按不当之处请指正。欢迎赐稿并祝春安。
陈兵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