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那年丁香】初夏的风轻轻吹过岭南大地(散文)
一、盆景园林自然清新,诗情画意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风清月霁的晴柔,因立夏而明媚,火红的五月,在雨后初晴显示火热的威力。
清晨,参加文学艺术采风的成员来到尚书故里、礼仪之乡的新塘公园,瞻仰明朝贤臣湛若水的铜像。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谥文简,增城沙贝(新塘)人,曾连任兵、吏、礼三部尚书并参赞机务,为官数十年,先后建了四十所书院,门下共有弟子四千余人。传说他从福建怀揣荔枝核回到故乡新塘,带领乡亲将荔枝核种植在四望岗,后取名为尚书怀荔枝。夏日炎炎中,多想吃几颗尚书怀荔枝,在夏风中一饱口福。
新塘的历史名人长廊掩映在高大的火焰花树中,透过树枝能见到历史名人的雕塑。长廊雕塑下记载了千百年来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建设美丽的家园,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
在云霞一般的凤凰花树边行走,花香清新。离开新塘,前往文学艺术采风的第一站——增城区太子坑附近的盆景园林。车子在火热的快速路上行驶,我们多么期待早早进入增城最大的盆景园林中,享受清凉,探幽寻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园林”一词见于西晋张翰的《杂诗》“暮春和气应,白日照袁琳”中。唐宋以来,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的园林包括庭园、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按历史来区分,园林类别有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属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皇家园林取材于自然,高于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书法、匾额、楹联、碑刻等融入园林景观中,意境深远。建造古典园林的古建筑行业充满艺术魅力,如今与文化产业、城市绿化相携,建造唐宋元明清式的园林,既是商家追捧的,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今生活节奏快了,人们都想回归自然,在优雅的古典园林中游玩,享受自然山水的无穷魅力,欣赏富有传统文化的景观。
岭南江河纵横,树木常绿,造园条件优于北方和江南等其它地域,闻名遐迩的几处园林具有岭南特色,如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据说此次参观的是正在栽培的盆景园林,养在深闺人未识。增城的这些盆景园林规模很大,盆景栽培在自然环境中,与四周群山相辉映,自成一景,野趣横生。
进入太子坑的岭南盆景园,满眼翠绿,幽幽树木藤蔓中,一树红果子像红灯笼似的挂满树梢,引得大家纷纷采摘品尝。园林中的碧绿藤蔓上开满了使君子花儿,此花五个花瓣儿,两种颜色,在夏风中摇曳,给庭园带来浅夏的色彩。在茂盛浓密的藤蔓下小坐,清幽凉爽极了。
蓝天白云,层蓝叠翠,奇花异草,绿色水塘如一块翡翠,水边盆景造型各异,雅趣天成。一棵劲松临水而立,老师们携花香盈袖,拍下风姿绰约的美照。罗汉树盆景构思独特,如一片晕染的绿色飞云,在园林中独领风骚。那树根缠绕的盆景让人想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佳句。不远处小池塘的水被树木染绿,几只灰白的鹅欢快地划动,激起层层涟漪,盆景园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好一幅动态画卷啊。
园林中盆景真多,寒冬刚过,春回大地,树木小草郁郁葱葱,花儿争奇斗艳,园艺师开始忙碌剪枝了。时光飞逝,杏花雨后,寒食节一过,布谷鸟鸣叫着“换工插禾,换工插禾”,初夏的风吹得盆景中的树枝树叶铆足了劲儿往上蹿,园艺师应接不暇,为盆景打造不同的艺术风格。园林中,有的盆景刚修剪了枝叶,落下一地翠绿。有的奇根异树栽植在青砖砌成的粗糙盆中,任其枝叶疯长,没修剪时就像灰姑娘一样披头散发,相貌平平。有的树木披上绿装,似江南的杨柳,万条垂下绿丝绦,朵朵花儿飘香中,一展那“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有的树根刚吐新绿,一被园艺师精心修剪,盆景中的树根枝叶就婀娜多姿,如行云流水,熠熠生辉了。这些趣味横生的树木再配上花鸟图的花盆,就像丑小鸭瞬间变成了白天鹅,或像待嫁的姑娘换上了盛装,容光焕发,花容月貌。有人形容盆景是“丛山数百里,尽贮小盆中”,太形象生动,富有哲理了。
在盆景中穿梭,欣赏盆景艺术的深邃幽眇、含蓄之美,仿佛到了林木森森、人迹罕至的鸟语空山中。曲径通幽处,一池绿水,几片绿叶,三两枝花儿,构成一幅水墨丹青画。一草一木一菩提,一花一叶皆有情。园林盆景千般姿态,万种风情,创作的意境都是自然美景,让人浮想联翩,或是山野“竹林闻鸟语,山寺钟声远”的空旷,或是月色下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寂寥,或是迷雾中的“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幽静。园林盆景优雅多趣,寓意深刻,诗情画意。尽显自然之美,陶冶情操,是园林建造的初衷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多美!在红尘阡陌中忙忙碌碌,身心疲惫,古代文人雅士那一茶一书、离群索居的隐逸生活,是我们向往的吗?
冒着酷热欣赏青山绿水中栽培盆景的园林,充满自然情趣。在田园山水中徜徉,胭脂万点,繁花娇姿,芳香四溢。于芳草青青、树木苍翠中领略盆景独特的艺术风格,身心愉悦。园林处处有情,老师们欲景景吟诗。园林散发着阵阵清新淡雅的幽香,心旷神怡中欣赏艺术景观,既修身养性,又激发创作灵感,别有一番情趣,岂不乐哉!
记得两周前为文学艺术采风活动来踩点,刘俊辉会长指着一枝桠横斜的盆景,念叨说这棵树都伴随他三十多年了,充满深深的爱意。我听了就想,这棵树或许像他待字闺中的女儿一样,也许哪一天进入别的园林,他就像新娘的父亲一样舍不得女儿远嫁他乡了。看着满园的盆景,我们震撼、敬佩之余,觉得园艺师像梅花一样铁骨冰心,迎雪吐艳,凌寒飘香,不与百花争春。园林大师付出的心血、耐心是不同寻常的,他们匠心独具,具有艺术造诣,毅力惊人,吃苦耐劳,辛勤耕耘,也许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才会成就一代艺术大师,才会成就一番艺术大业吧。
园林盆景是园艺师的心血,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是他们人生中为之奋斗终不悔的梦想。刘俊辉会长获得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的荣誉证书,广东省盆协30周年系列有他的朴树盆景作品“碧峰葱龙”。谢汉文大师获得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的荣誉证书,广东省盆协30周年系列有他的九香果盆景作品“九里飘香”。他们获得如此殊荣,实至名归啊。
欣赏了大自然中的盆景园林,接近中午时分,大家来到盆景园林附近的餐馆,举行了瓜岭村老村支部书记黄金棠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白石河的歌》新书首发式。老书记书写身边的故事,激励我们多多练笔,多参加采风活动,写好身边的人和故事,为文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浅夏的白江湖风景如画
烈日当空,我们离开太子坑附近的盆景园林,前往增城区东北部的浪拔村,参观白江湖森林公园。据说森林中的那座山形状如弓,像古人发髻梳于脑后,此山就取名为梳脑山了。
在一片紫色的花儿边下车,没有欣赏野牡丹的芳姿,我们于芳香四溢中匆匆走向神山幽谷。暮春初夏,雨水连连,山里的白江湖溢满了泉水。水流顺着沟壑岩石一路狂奔下山,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水流到了峡谷中,或缓缓流淌,或飞跃急流。于炎热中观景,采摘野花,累了坐在石头上,掬一捧清水,浇在脸上,瞬间觉得清凉极了。山风吹过,幽幽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沿着小溪逆流而上,密林曲径,漫山缀红。曲径通幽处,听到林中沙沙的响声,胆大的在树木丛中寻找,一条绿蛇倒挂金钩似的挂在树上,绿叶绿藤绿蛇,一幅惊悚的画面吓跑了胆小的女士。于水上栈道上听风声、水声,浮想联翩。那悬崖峭壁,是神仙劈出来的吗?水中的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如神龟石,神似乌龟。试剑石,从中间一分为二,好像是被剑劈开的,让人想到浪迹天涯的武士,曾来此练剑,闻鸡起舞于水边。
溪水跳跃奔腾,我们听着水流的音乐声前行。五月,龙舟水要来了,小溪的水比秋季的水大多了,大小瀑布在石头上飞入潭中,泛起阵阵浪花。泉水从溪中的石墩间急速流过,激起白色的水花,看久了会晕乎乎的。从石墩上跃过,就想起小时候在大山深处的溪水中跳跃,急得外婆惊慌地叫道,慢点!别跌到水里去了。时光匆匆,这一切恍如隔世。
知了的鸣叫声被哗哗的水声淹没,鸟语花香中,一条白色的瀑布从前面的悬崖峭壁上飞奔而下,雪白的浪花如珍珠飞舞。水雾升腾处,近看,泉飞水立,水花溅起几尺高。远看时,那一片白色的水花如白色的绸缎在飞舞。顺着鬼斧神工造就的绝壁落下的水花,玉圆珠明,纷飞乱洒,汇成急流在沟底回旋。
离开玉霰琼雪似的长瀑布,把如絮如烟的水雾抛在脚下。水声渐渐小了,爬上石壁的阶梯,在微风中回望远处山岚,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在山间转悠,透过树木朝前看,天然浴缸像十几大小不一的浴盆,搁在溪流中。每一个石臼,就像一家人洗浴的大浴缸。真想在清水中洗洗脚,或沐浴更衣,洗掉疲惫和汗水。传说中,何仙姑于山花烂漫中在此沐浴。这让我联想到七仙女下凡,在山野水中嬉戏,被猪八戒偷窥的画面,不禁一笑。
溪流淙淙,布谷声声,一汪湖水如一面硕大的镜子,四周花草树木倒映水中。鸟儿欢快鸣叫,不时飞过,或在水边歇歇翅膀,不一会儿,扑棱一声飞向远方。“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树影斑驳中,拍摄如画美景,捕捉山间风光,让我们乐此不彼。
风铃阁中看湖水,想象皓月当空时,山林寂静,月儿出来会否惊了山鸟?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水,满山含翠的山野风景,如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不经意间吟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已刻入我的脑海,不仅因为诗文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而是诗句富有人生哲理,让人深受启迪。
杜鹃阁边听风声,却是蛙声一片。闷热的天气,蝉鸣也急躁起来。行走山间,没有山风,落花满身也是奢求了。仰头看天空,云儿游走,时而浓郁聚集如雾,时而淡淡散开如烟。若有茗茶,品尝荔枝,吟一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唱一唱优雅古典的霓裳羽衣曲,就会穿越时空,梦回大唐了。
酷热难当,在晶莹碧波的水流边徘徊,没有去湖水边欣赏黑天鹅浮游湖面,没有去苍苔小径寻找野果子。顺流返回,在深深浅浅的溪流边驻足,看粉蝶在花间草丛翩翩飞舞。山间因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鸟虫鱼游动飞舞而呈现勃勃生机,色彩斑斓是山野的颜色,溪流潺潺是沟壑的灵魂。
上山容易下山难,跳石墩,下绝壁,过栈道,小腿都是颤颤巍巍,酸酸疼疼。再次回到神山幽谷,在清澈的溪水边来个临水照花人的美照,溪风穿过,一扫疲劳,真是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