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游览圣彼得堡“两宫”(散文)
到圣彼得堡旅游,必去“两宫”,即夏宫和冬宫。夏宫,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冬宫,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被誉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一、奢华的夏宫
这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为奢华壮丽的喷泉群!据说设计灵感来自凡尔赛宫的喷泉,但却胜过了凡尔赛,堪称举世无双。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圣彼得堡夏宫。
夏宫位于圣彼得堡西北30公里处的一片紧靠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占地近千公顷,是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的,后经历代沙皇的精雕细琢,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一座庞大的宫殿花园建筑群,是历代沙皇夏季避暑的郊外行宫。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宫殿位于上花园,喷泉群在下花园,是游人最多的地方。因为每天11点开始放水,这是场面最壮观、游人最激动的时刻。我们到达时,时间尚早,导游安排我们先游玩下花园。
伫立在宫殿大门外的平台上,可俯瞰气势磅礴的下花园和浩瀚无边的芬兰湾,大有君临天下之感。脚下是一条笔直通向海边的水道,将下花园一分为二。喷泉群是由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色塑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最为明显的是位于喷泉群中央的一个大半圆形水池,里面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高3米,重5吨。这场景表现的是《圣经》中“参孙搏狮”的故事,寓意俄国取得了北方战争的伟大胜利。
趁此时游人不多,我们决定抓紧时间绕花园游玩一圈,并多拍摄几张美片。于是,沿阶梯而下,来到了下花园。天气非常给力,风和日丽、天蓝云白、花红草绿,水道两旁是浓密的大树,撑起了一条“绿荫道”。我们沿着步道款款而行,沿途的金色塑像令人眼花缭乱,在阳光的映射下金光闪闪,我们选择不同角度和方位尽情地拍照。行至海边,面对辽阔的大海和无际的云天,我思绪万千:据说这里是彼得大帝最喜欢呆的地方,他常常凭栏而立、眺望大海,思考俄国的出海方略。夏宫是这位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亲自设计的,那清澈的泉水,流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宏伟壮观的喷泉群,汇入芬兰湾,正好体现了这位沙皇的伟大意志!
正在这时,我们与一对前来拍摄婚纱照的新人不期而遇,他们甜甜蜜蜜、喜气洋洋地在彼得大帝塑像前祈祷、照相。俄罗斯的年轻人崇尚英雄,结婚时拜谒英雄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我倒是十分赞赏。中国人结婚挑选双日子、俄罗斯人则挑选单日子,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更何况相隔千里之遥。
离11点钟还差半个小时,我们赶紧往回返,打算重登平台,占据有利地形观看喷泉。哪料水道两旁密密麻麻站满了游人,阶梯上更是拥挤得水泄不通,根本无法上平台。看来,我们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已“错失良机”了,只能找个地方凑合着观看。
已近中午,虽没有十分的炙热,但烈日当头,上下烘烤,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接近,一拨一拨的游人潮水般涌来,里三层外三层,前前后后都是人,密不透风。这是我来俄罗斯旅游数日以来,看见人数最多的一次,远远胜于莫斯科红场和涅瓦大街。
时钟指向11时,雄浑嘹亮的音乐声骤然响起,数百个喷泉伴随音响同时绽放,一时间水柱交织,银珠飞溅,千姿百态,层出不穷。阳光普照之下,金色的塑像闪闪发光,银色的水珠翩翩飞舞,水雾与阳光的交织,在空中形成了一道道七色彩虹。当然,最为精彩的、观众目光最为集中的是“参孙搏狮”,但见大力士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的口中冲天而出,水柱高达22米。据说,这象征着俄国用了22年的时间打赢了战争,打通了芬兰湾。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夏宫花园的所有喷泉不用水泵和动力,只是利用上下花园的18米落差形成的自然压力,将波罗的海的海水作为下花园的喷泉水源,只要不结冰,喷泉随时可以喷发。18世纪尚且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
我注意到,现场所有的游人都举着相机或手机,不停地拍照,要想找一处最佳位置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瞅准前面的空档举起相机照几张,断断续续,也顾不上调焦距和对镜头。手机的发展确实方便了用户,但却出现了数以亿计的摄影人员,在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想静下来拍摄几张片子,是非常难办到的。
这时,我想起了导游,感谢他的良苦用心,如果不是提前来这里,现在想拍摄几张好片子是根本不可能的。稍好一点的位置都有不少游人等在那里拍照,真是人满为患,镜头里竟是陌生面孔。我们一商量,尽快离开下花园,去上花园看看,兴许那里人比这边少。
二、浩大的冬宫
参观冬宫,是我们在圣彼得堡旅游的第三天、也是临离开圣彼得堡的头天下午5点整,似乎要印证中国的一句俗语:好戏在后头。
相信冬宫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不会陌生。40多年前,电影《列宁在1918》里,有攻占冬宫的场景,依稀记得成千上万起义的民众推开冬宫大门,潮水般涌入。而我们在圣彼得堡旅游期间,多次从干干净净陆地上、涅瓦河上观看那绿白相间的建筑物,甚至观看了与它近在咫尺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但始终没有跨入它的门槛。相识40多年前,没有奢望此生还能走进它的大门,如今终于机会来了,却迟迟难以如愿,似乎在有意吊我的胃口。
导游解释说:冬宫一票难求,所有旅行团需提前预订,然后按编排的时间进入参观。这一点,我们来参观那天得到印证。那天,预报阴有阵雨,老天爷善解人意,白天一直未下。我们早早来到了冬宫广场,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等待参观的游客,大门口始终排着长长的队伍。于是,导游安排我们先游玩冬宫广场,感觉这是进入冬宫的前奏。
冬宫北临奔腾不息的涅瓦河,南对宏伟宽阔的冬宫广场,与沙皇时期的参谋总部遥遥相对。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中央矗立的亚历山大纪念柱,它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象征着在1812年的俄法战争中,俄国战胜了法国,取得了伟大胜利。
下午5时,我们排队进入冬宫。这是一座三层宫殿,整体造型优美,雕刻装饰丰富,色彩绚丽明快,图案精巧奇异。宫殿四周建有凸起的飞檐和两排柱廊,屋顶上建有造型奇巧精美的雕像,窗户上有细腻的雕花、优美的爱神头像,以及各种鲜丽多彩、引人注目的浮雕、花卉雕像。淡绿色的墙体排列着上下两层白色圆形倚柱和上、中、下三层金色拱形窗。这是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完美结合的结晶,是一座美妙绝伦的艺术珍品。为突出冬宫的皇权尊严,19世纪中叶,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
冬宫内部装潢的豪华程度远胜于外部,用“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等等高端词汇形容显得份量太轻了。几乎所有的门窗、楼梯、柱子、屋顶、墙壁、地板,都装饰着当年最昂贵、最珍稀的浮雕、壁画、金银,镶嵌着孔雀石、琥珀石和名贵钻石,充分彰显了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奢华富丽的豪气!在此不一一道来,略说一二便可窥见全貌。
大御座厅内铺设着专门从意大利运来的大理石,中央是俄国历史上的常胜将军格奥尔吉的大理石浮雕,它庇护着下方的御座。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宝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天花板上装饰着富丽堂皇的镀金图案,地板则是由16种颜色的珍稀木材镶拼而成,和天花板具有同样的花纹,上下呼应,和谐统一。
孔雀石厅的每根圆柱都是用孔雀石做成的,共耗用了两吨多孔雀石。它是尼古拉一世皇后的会客厅,厅内八根立柱和壁柱、两个壁炉均由孔雀石制成,并采用了复杂的“俄罗斯马赛克”技术。鲜绿色的孔雀石与天花板和柱冠上华丽的镀金装饰图案相辉映,地面拼花地板用了九种贵重木材。
冬宫博物馆包含了5座不同时期兴建的建筑,分别是冬宫、小艾尔米塔什宫、大艾尔米塔什宫、新艾尔米塔什宫、艾尔米塔什剧院,展示走廊加起来将近20公里长。冬宫有9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冬宫内珍玩收藏极其丰富且价值连城。18世纪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创建了“奇珍楼”,并专门从德国购进225幅名画,藏于楼内。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
冬宫的藏品分为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看了这些数字,你就可以想象这里藏品的数量之巨,价值之高是多么的惊人了。在这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勃朗以及凡高、雷诺阿、罗丹,还有中国的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的精品比比皆是。曾有人统计,游人如果对冬宫里的每件藏品都看上一分钟,则需要8年时间才能欣赏完整个冬宫。
然而,我们参观的时间限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用走马观花来形容简直太奢侈了,只能说连走带跑。而且,顶多观看了四分之一的内容;而且,许多大厅不允许拍照,当然,如此多的人集中在一起,也无法拍照。就这样一路走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累得够呛!
过去一直以为冬宫只是一般的政府办公场所,参观后得知:历经几个世纪的改朝换代,如今这里物是人非,已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交汇。
参观完毕,走出门外,天下着雨,冬宫广场、涅瓦河笼罩在一片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