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麦收记忆(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麦收记忆(散文)


作者:侯秋水 童生,59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3发表时间:2019-05-29 11:14:37

【流年】麦收记忆(散文) 进入五月,天气渐热起来,不经意间,脱去了长褂,换上了短衫,犹豫不定夏天是否真的来临时,楼下传来了收割机南去的轰鸣声。那轰鸣声如叫夏的布谷,唤起了我对年少时家乡麦收久远的记忆。
  
   一
   爸爸妈妈晚上出门了,隐隐约约听说是去永福庄拾麦子了。按爸爸说,永福庄的地广,有劲,麦子掉的多。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不得而知,但早晨醒来,屋地上每放着两大捆麦子。爸爸妈妈拾麦子,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拾麦子是老师领着列队出发的,拾的麦子都堆到学校的操场上,每个小孩子的奖赏是两个薄荷片。薄荷片,白白的,圆圆的,噙在嘴里,凉凉的,老师说是为了避暑。那时的麦天大家很轻松,大人轻松,小孩也轻松,可就是过完麦天,家里很少能看到多少麦子。
   天还是那个天,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但地里的麦子与往年相比厚实了许多。爸爸磨镰刀了,一把,两把,三把,四把。埝南的麦子快能割了,爸爸从地里转悠回来对母亲说,母亲笑着做饭去了。起床了,起床了,快点起来,去埝南割麦子去,睡梦中,父亲吆喝开了。随着父亲的吆喝,麦收也就正式开始了。
   啊!地身怎么这么长啊!这什么时候能割到头啊!哎!这么一大块,什么时候能割完啊!没插镰,先气馁了。我在前面挑趟,你在后面跟着,父亲手上哈哈气,交待完开镰了。弯腰,插镰,用力,一把,又一把,开始,小老虎似的,几乎和父亲比个高低,可很快吃不消了。哎!腰怎么这么疼,多想歇一会啊!可刚坐下,父亲嚷开了,快割,快割,一会儿再歇着。割,用力割,追上去,可越追,父亲的身影越模糊。你这样可不行啊!要是在队上,准得挨训,割麦子在后面的,不但割,还得捆,而且还得跟上,你倒好,光割也撵不上趟,不知何时,父亲已经到头,转回来了。我腰疼,小孩子哪有腰啊!父亲打着哈哈说。
   割,终于割完了,可还得捆,捆,终于捆完了,可还得拉。你上去,我犹豫麦子放在排子车何处的时候,父亲吩咐了。踩,用力踩,注意把车装匀了,不然会翻车,我刚上去,父亲又吩咐了。车装完了,小山一样,父亲驾辕,姐姐和我,一左一右各拉一绳上路了。烈日炎炎,多盼望能早点能到麦场,可双腿像灌了水银似的不听使唤。父亲停下来了,原来前面有一个陡坡。我给你们说千万要使劲!父亲查完看地形回来叮咛说。预备,冲刺,像百米赛跑,可车子即将过坡的刹那,轰隆一声,翻了。
   割麦窝在地里,四处张望,西边一家,东边一户,也不感觉地里有多少人,可等到了路上就两样了。一会儿遇见张三,一会儿王五,一会又遇见是陈麻子,父亲招呼不断,招呼中歇了劳累,招呼中车子上了围村路。而此时的围村路上,大车、小车,装载的,不装载的,南来的,北往的,东去的,西走的,早已成了车的河流。夹在车流中的男女,有老的,有少的,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有驾车的,有拉车的,个个汗流满面,慌慌急急,不知奔向何处。
   埝南的麦子割完了,割老苇场的,老苇场的麦子割老鸹地的,老鸹地的麦子割完了割村东的,父亲像愚公,又像一个将军,从容不迫地指挥着我们这一家子,把麦子一一收到村北的麦场里,自然呵斥是少不的。“庄稼长在地里还不能叫庄稼,只有收到家里才能叫庄稼。”“庄稼长在地里和老天爷伙着呢,它熟了,你就得赶紧收,你不收,说不定被老天爷拿了去。”父亲呵斥的当口,每每为呵斥找理由。
  
   二
   麦子收到场里,下一步就是打场。由于麦场的空间有限,打场需要抓阄,谁抓到前面谁先打。打场一般早晨先把麦子摊开,然后让太阳暴晒,晒的过程中,要把麦子每割一段时间翻一遍,为的是把麦子晒透晒焦。等到中午或者下午估计麦子晒得差不多的时候,拖拉机便上场了。拖拉机有本村的,有外乡的,都是事先定好的。拖拉机打场主要靠它后面拖着的一个滚子,具体说,是滚子把麦粒碾压下来的。拖拉机打场是个紧急活,人们要在拖拉机碾压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把麦子翻几遍,为的是把麦粒碾压干净。为此,每到打场时,四邻的大爷、婶子常来帮忙,自然轮到人家打场时,也是要帮忙的。
   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打场拖拉机就用不上了,这时候打场用的是脱粒机。脱粒机打场更是个人多的活,有解麦捆子的,有递麦子的,有清理麦粒的,每项程序都紧急,稍有迟延,便赶不上脱粒机脱离的速度。为此,每到使用脱粒机打麦子时,叔叔、大爷都和我家掺和在一起,使疏远的亲情又紧密几分。脱粒机打场也是个脏活,每脱粒一场,人们都灰尘满面,特别是脱粒机前往脱粒机里塞麦子的,更是灰尘的直接袭击对象,这一位置通常由叔叔、大爷、父亲轮流担当。脱粒机打场不需要阳光,一旦开始,往往不分昼夜干下去,直至把麦子脱离完为止。
   打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扬场,脱粒机脱离也好,拖拉机碾压也好,这道工序都离不了。扬场具体说就是用风把掺杂麦粒中的麦糠吹出去,而这不是简单活,它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扬场的时候风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麦粒会随着风,和麦糠一起刮出去,太小了,麦糠和麦子重新落到一处,两者都达不到麦糠和麦粒分离的目的。我试着和父亲学过扬场,可最终也没有学会。
   麦粒光秃秃金灿灿一堆,是父母幸福的时刻,父母的微笑挂在脸上,也挂在心里。经过食不果腹的年代,如此一大堆麦子呈现在眼前,怎么能不高兴呢。
  
   三
   记不清何年,上世纪九七年或是九八年,家乡麦天的田野里出现了收割机,起初是一辆,年轻人日夜跟在收割机后面跑,尔后是两辆、三辆。自从收割机出现的那一年起,家乡的麦天日益冷清,起初消失的是镰刀,随后是麦场。我尊敬现在,现在意味着发展;我怀念过去,过去意味着继承。那轰隆隆南去的收割机,用不了几天还会转回来,说不定哪辆会转到我的家乡去。是的,我该回家乡看看了,尤其是在这个季节。回去,那是一定的,一定。

共 23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热换夏装,轰鸣的收割机声唤醒了作者对于麦收的记忆。父母夜里去拾麦子回家不知何时,孩子们捡拾麦穗获得两个薄荷片的奖赏,割麦子的劳累,拉麦子的艰辛,打场时的繁忙,扬场时的技巧,父母面对收获的喜悦……无不生动地展现于读者眼前。作者运用精彩的细节描摹,生动再现了往日麦收的一幕幕场景,那么真实,又那么鲜活,让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作者不仅追忆着往昔麦收时节的情景,更是将思念家乡之情浸润其中,令读者读之触动心扉,情不自禁涌动起思乡念亲之情。情景交融之美文,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9-05-29 11:15:35
  感谢赐稿流年,问好作者,祝佳作连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侯秋水        2019-05-29 12:47:03
  谢谢风逝老师精彩点评,向老师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