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我们是读书长大(随笔)
《窃读记》文末有一句:“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更是读书长大的。”比起林海音我要幸福得多,我无须像她那样饿着肚子亦或是傍在某个大人的身旁装作购书者的小女儿的样子去“窃”书来读。
我生长的年代是在唐山震后重建的艰苦时代,书未曾少过。在爸爸工作单位的大图书室里我读过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在市场街口的书报摊旁我常常驻足,《中外儿童》、《青少年文摘》、《儿童文学》、《故事大王》、《郑渊洁童话》、《少年科技》、《连环画》、《漫画大王》甚至连当时的漫画《圣斗士星矢》《尼罗河女儿》《七龙珠》《城市猎人》我都不放过,毫不吝啬期期必买。最初时的读书只是读的高兴,未曾有过更多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我是必须要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对于我读书从来就是全力支持,不然自己哪里有钱可以买如此多的书,而且还可以“胡乱”地瞎买一气。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认为我买的、读的不全是“正经书”,但我要感谢这些所谓“不正经的书”,很多我双脚无法触及到的,用眼睛和头脑触及到了。古人的仗义、忠烈,异国他乡的人文生活……透过那一页页一行行的黑色密码,纷纷输入进了头脑中。
我感谢这些“不正经的书”,它们让我感受到人间更多的美好,植下善的种子。依稀记得《会飞的鹿》中为爱牺牲的壮美,《哑娘》中母爱的伟大……我读的第一本连环画是《马兰花》,第一本童话集是《格林童话》,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是契诃夫的《套中人》,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在我落笔记下这些回忆时,我不禁又想捧起儿时的书,重温那些浇灌了我精神花园的故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如《小王子》开头所序: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的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是丑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泡在文字中读着书长大的人坏不到哪去,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孩子,读过的书籍筑就了自己的精神容颜。
从校园再入校园,身份由学生转变为教师,面对那一群瞪着天真眼睛的孩子,我告诉自己,要做个好老师。初登讲台空有满腔热情,在遇到班内出现状况时就像用力捶棉花,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做最好的班主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就如同指路明灯,为我指点迷津,拨开迷雾。从书中我了解到班主任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如何民主地管理班级,班主任该用真心赢得学生的信任。让我心中坚信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花种,作为教师只需精心照料、浇水、施肥,耐心等候它自己的花期……李镇西老师的书中写着:“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是惊心动魄的过程,比如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者的无穷魅力!”读着这段文字,不断反观自己,逐渐的也能坦然面对班内出现的问题反复现象。
读教育专业书籍,让我找到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吉诺特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让我明白只有真诚的鼓励和赞扬才会有效。于是我认真观察每个孩子,努力关注他们的不同,并真诚的对他们说:“做的特别棒,如果能用上尺子,一定能得两颗五角星。”“你读书的声音真美。”“你看着黑板的眼睛真亮。”……每个孩子都需要关爱,通往他们心灵的密码只有真诚的爱。
每每有孩子也真诚的夸赞我“老师我喜欢上你的语文课。”“老师你知道的真多!”时,我在心中暗暗感谢书籍赐于我的智慧。《课堂因生成而美丽》《走进高效课堂》《听窦桂梅老师讲语文》《课堂方法》《上好小学语文课》《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这些书中我领悟到了,课堂需要人文,也需要学科本位知识,要掌握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过程,还要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能力奠基,学生要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当我兴奋的把所读、所思、所悟运用到教学中时,发现孩子们亦兴奋起来,时而交流争论,时而潜心思考,时而共抒己见,他们也热爱起课堂来。
我一砖一瓦筑着“做个好老师”的梦,每每迷茫时,是专业书籍,为我找到出口。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遇到瓶颈寻求突破时,是书籍让我看到方向,找到方法,踏出更宽广的路。书籍筑就了我的职业精神容颜。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天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是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写给自己的话。我既把它送给自己,也要送给学生——读书吧!让书籍塑造我们的精神容颜。
“今天我们讲一个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好吗?”“好!”我热切地读,孩子们静静地听。读着读着,那一本本充满智慧的绘本故事就写满了我和孩子的回忆。
“老师送你们每人一份新年礼物,好不好?”
“好!”
就这样一本本精心挑选的童书飞到孩子们的手里,又飞入孩子们的心里。
当他们纷纷感谢我的礼物时,我看到了书籍照耀下的纯美心灵。
“我们自己写个故事,好不好?”
“好!”
就这样一本本稚气的小绘本诞生了,细细地翻看,每个故事都是美的,那是书籍滋养的精神容颜美丽的呈现。
因为,我们是吃饭长大的,更是读书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