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那年丁香】生离死别,刻骨铭心(小说) ——对母亲的怀念
92年夏天,雨婷接到老家的电报:“雨婷,母亲病重速归。”就这几个字,犹如晴天霹雳,雨婷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无情的现实摆在面前,雨婷必须去面对。不管怎样,先见到母亲再说。雨婷火急火燎赶了回去,看到母亲眼窝深陷没有一点亮光,脸色蜡黄,说话有气无力,上次和母亲分别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母亲就病成这个样子,雨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雨婷想要带母亲去县医院住院治疗,但母亲哭着断断续续地对雨婷说:“闺女啊!娘的处境你不是不知道……万一娘得的是要死的病,死在医院里娘连个家都回不了。这是娘唯一的家,娘不能死在露天野地里啊!”
听到母亲这样说,雨婷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了,她肝肠寸断。母亲从三个月就抱养了自己,含辛茹苦养育自己一场,病了去医院都成问题,这让雨婷如何接受这样的现实。
雨婷抱着母亲痛哭一场,她不能让母亲等死。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母亲看病,让母亲的病能够有所好转。
找来村里给母亲看过病的大夫,雨婷泪眼朦胧地看着大夫,大夫诊脉过后,对雨婷说:“你娘暂时没什么大碍,我给你娘开点药,输上看一下能减轻不?
医生开了药,交到雨婷手上说道:“现如今我也不怎么进这些药,山村小药店进下也卖不出去多少,生了重病的人家都去县医院买药。我这里药不全,要不你也去县医院买药去吧!今天还早,你早点买回药来,我给你娘输上让她早点见效。”
这时,和婷母亲在一起过日子的叔叔对雨婷说:“雨婷,你会骑自行车不会?会骑自行车的话咱去县医院买药,县医院的药是正规渠道进的,村里医生的药都是药贩子贩过来的,有很多是假药。现在人们家有病人都是去县医院买药,咱买点真药给你娘输上,你娘的病才有好的希望。”
雨婷急忙回答道:“叔叔我会骑自行车,我就去县医院买药去。只要是能治好我娘的病,我去哪里买药都行。”
雨婷让叔叔借来一辆自行车,吃过早饭就骑车去买药去了。雨婷顾不了坑洼不平难以行走的道路,骑车疾驶在通往县城的崎岖山路上。三四十里的路程,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一切还算是顺利,去了县医院很快就买好了药。
雨婷没有在繁华的县城逗留片刻,马不停蹄地骑车赶回去。叔叔看到雨婷回来了,让雨婷先歇一歇,他赶忙叫来了医生给雨婷母亲输上了药水。
看着一滴滴的药水输进了母亲的身体,雨婷祈求上苍保佑,让母亲的病好起来。
雨婷眼眶里旋转着晶莹的泪水,她的心好痛好痛。想着母亲过日子的艰难,想着父亲走后母亲为了不连累自己,艰难度日,实在无法生存才找了一个和她作伴的老头。每次回去,雨婷给母亲点零花钱,她都说不要多给够用就行。零花钱自己供她,她找下的老头管她吃住,就这样维持着她的晚年生活。
由于家务繁忙,由于为了挣钱做买卖,雨婷只有每年腊月闲下来回去看母亲一次。回去也住不了几天,每次回去要给母亲留钱的时候,母亲总是再三推辞,总是说留多了花不完死了指不定被谁拿走。
看到母亲经常提到死,雨婷不免有些伤感。但她也有了思想准备,闲的时候给母亲选好布料,给她做下了过世后穿的老衣。
雨婷曾记得,回去的时候把做好的那些衣服拿回去,母亲含着笑说道:“我闺女真孝顺,娘没有白疼你,有了这些衣服,我死后就不会破破烂烂地去见阎王了。”
可是,雨婷包裹起来准备放那些衣服的时候,母亲又担忧起来了。“婷婷,娘死的时候你一定要回来啊!娘哪一天死了,你要不在娘身边的话,这些衣服会被别人拿走,那样的话娘还是破破烂烂去见阎王爷。”
看着娘在絮絮叨叨说死后的事情,雨婷实在无法控制情绪了。她趴在母亲怀里,嚎啕大哭,她哭着说:“娘,您别老说死啊!您忍心丢下我吗?您死了我无依无靠再也没有亲人惦记我,我怎么办?”
母亲忙安慰雨婷:“婷婷,别伤心。你也这么大,已经做了两个孩子的娘。人总有死的时候,亲人再亲总有分别的时候。以后娘有个三长两短,你的孩子们就是你最亲的亲人。”
听着娘的安慰话,雨婷的心里有了些许宽慰,她流着眼泪对母亲保证:“娘,您就放心吧!你生病严重的时候我一定回来,一定要把老衣给您穿上。女儿再忙也不能在您离开人世的时候不回来,一定要让你放心地穿上那些老衣……”
母亲怕死后没棺材,成为席片裹尸。她也没有告诉雨婷,默默地在雨婷给她的零花钱里匀出一点,攒下来购买棺材板。钱攒够了,就给了和她在一起过日子的老头,让他买好了俩个人的棺材板。
等棺材板买回来之后两个人商量好,叫来了木匠,给他俩个打好了棺材。
雨停听大姨的女儿说:“姐姐。我姨是怕她死在那老头后面,她有时不吃饭,专门饿自己,饥一顿饱一顿,她不珍惜身体自己作践自己才病的。”雨婷听了很伤心,想到母亲千辛万苦把自己养育大,自己没能在她身边尽孝,感到无地自容。
眼下首要的是把药用上看看效果再说,雨婷期盼母亲的病能够有所好转。在输了一段时间液之后,晓丽的病明显好转了。又观察了几天,晓丽能够坐起来能够下地行走了。
看到母亲没什么大碍,雨婷有点惦记家里,她试探着问母亲:“娘,我回去一趟。看看孩子们和家里面,安排一下再来陪伴你。”
晓丽含笑对雨婷说:“娘的病已好,你出来这么多天,该回去了。孩子们还在上学,你家那个朝晖,他一个男人家家,哪能比得过做母亲的疼孩子呢?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都需要女人。你回去不要再来了,娘生病了会给你拍电报打电话的。”
看着刚刚好起来的母亲,雨婷很不放心。她火急火燎地回家把孩子们安排了一下,让朝晖在家操点心,就又回去看母亲了。
回家和母亲住了十多天,看到母亲的身体还算不错,雨婷就准备给母亲留点钱回去。母亲对雨婷说:“婷婷啊!你给娘买下点吃的还有喝的药就行了。不要给娘留钱,留下钱我出不去,没什么用项。再说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钱还不知道谁拿走,你听娘的话,不要这么远的路程,坐车花钱来回折腾了。”
可怜的母亲在即将走完人生道路的时候,还是惦记着雨婷,尽量让她少破费。任凭雨婷怎么说,晓丽就是不让雨婷留钱给她。
雨婷虽然不舍丢下母亲,但因为家里孩子们上学,朝晖既要做买卖,又要给孩子们做饭,实在放心不下,还是回去了。临走,她嘱咐和母亲在一起过日子的叔叔有事一定通知她。那个叔叔人很不错,晓丽生病期间一直是他照管服侍。只是工资卡儿子拿着,每月给他点生活费。叔叔对雨婷也是关怀备至,在叔叔这里雨婷感受到父爱一样的温暖。
雨婷要回去了,她给母亲又买了些药,买了些饼干水果,嘱咐叔叔:“叔叔,我娘有事一定给我打电话通知我,我接到电话就会马上回来。”
那时雨婷家还没有安装电话,她把朝晖朋友的电话号码给叔叔记在本子上。雨婷虽有不舍,但不回家不行,家里虽然买卖不是很好,但雨婷走了家里就没了主心骨。
朝晖还要照看门市,大儿子键宝还在搞批发,还要进货。二儿子鑫宝还在上高中,还得给他按时做饭。
鑫宝考取了省城的高中,可是由于城里的老师和家里的老师教学方法不一样,他不适应,在省城高中成绩不是很理想。
鑫宝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要求雨婷夫妇帮他转学,回县城读高中。为了孩子顺利完成学业,雨婷让朝晖去县城高中打问一下,凑巧县城高中有朝晖的一位同学,鑫宝的转学愿望就顺利地达成了。
回到县高中以后,鑫宝发奋努力,起早贪黑,成绩明显上升,雨婷很担心因为母亲又影响鑫宝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放心母亲,但还是家庭看得比母亲重要,雨婷还是决定要回去,在这件事上雨婷感到对不起对她恩重如山的母亲。
临回家的时候,雨婷觉得大姨的大女儿离母亲比较近,千叮咛万嘱咐:“妹妹,姐只有靠你了。姐回来这么多天,不放心家里,得回去看看孩子们。你姨有事的话要马上给姐打电话,姐给你留点钱,你姨想吃什么你给卖上点。一次少买点,买多了她就不想吃了。每次换个花样,经常给她买点开口味的。”
表妹含泪对雨婷说:“你放心地回去吧!我姨在我们小的时候和母亲一样管我们,我不会昧良心,会好好照顾她的。”
雨婷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牵挂的心又去了小姨家,给小姨留了一百元钱,(这在二十多年前也是不少了)让小姨抽空去看一下母亲。雨婷好难过,养育自己的母亲放不下,家里的孩子放不下。要是有两个雨婷该多好,那样的话雨婷就可以两头兼顾了。
雨婷本想把家里安排一下,等过上月数来天再回去照看母亲。她清楚地意识到母亲身体大不如从前,她好怕母亲在她回家的时候病重离开她。虽然母亲的病有所好转,可雨婷的心一直放不下。
家里离不开雨婷,可雨婷牵挂母亲的心一直在悬着,头脑中经常会出现母亲的影子。雨婷提心吊胆地在担忧中度日,心绪难宁的给孩子们准备冬装。还没等雨婷把家里孩子们的衣服洗涮收拾安排好,雨婷就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
电话那头表妹哭着说说:“雨婷姐,你快点回来吧!我姨的病严重了,再不回来怕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放下电话,雨婷顾不得家里的事情,急忙坐上了长途汽车,心急火燎地赶了回去。
一进门看到母亲果真厉害,找医生输液已经输不进去,手上到处是输液扎进去,输不进液体聚起来的青紫块。为了掩人耳目,那个叔叔的媳妇,还是让医生继续在那里一挑一挑的用输液针头扎母亲,母亲疼的呲牙列嘴的叫唤不要了。
雨婷含着泪说:“嫂嫂,算了吧!看来我娘的血管都不通了,不用再扎针让她受罪了。”听了雨婷的话,医生拿着他的输液工具离开了。看来母亲确实已经病入膏肓,就要不久于人世了。雨婷的心好痛好痛,她现在好似万箭穿心,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身边没有一个商量的人,和母亲过了十来年的那位叔叔,他虽然人好心地善良,但他当不得家,做不得主,只能是一个陪着和自己照看母亲的人。
山里的风俗是,病人一旦去了医院,死在医院是不让进村的。有亲生儿女的人家,病人死在外面,无声无息偷着进村回家,等回到家里之后再办理身后事。雨婷比谁都清楚,她即便花钱也没人那样做。
晓丽和那个叔叔两个人只是一起过日子,没有办理结婚,没有婚姻保障。她没有儿女,没有其他亲人,只有雨婷这个抱养的女儿,母女两个的命说黄连苦,她们的命比黄连都要苦。
雨婷六神无主,她找村里的老年人问,请他们来看母亲的示下。可几个叔叔婶婶都说:“你娘没事,暂时三两个月是死不了的。这种情况说是等死,还不如说熬死,几时熬到灯干油灭,到那时你娘就会死的。这种情况千万不能上医院,一旦去了医院,死了就没处去了。”
晚上,母亲难受的一晚上呻吟折腾,雨婷一晚上给母亲倒水、喂水。给母亲揉搓身体,眼睁睁地看了母亲一晚上。
看到母亲很不好,雨婷的心里被不祥的预兆笼罩着,让她心绪难宁,坐卧不安。第二天正好赶集,雨婷找到小姨村里的人,告诉那人:“宝珍,我娘病得厉害,你回去告诉我小姨,让她马上来这里。”
母亲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可住的地方离医院很远,交通很不方便,雨婷没有任何能力送母亲去医院,她也没那个胆子送。万一母亲有个三长两短她该怎么办?死了的人村里人不让回家,那个叔叔的家人更不会让母亲回家。母亲死了连个家都回不来,这样的话雨婷会更加心不安。这样一来,雨婷不敢送母亲去医院。
雨婷给小姨捎完话回到家,正好大姨晓敏来了。雨婷哭着对晓敏说:“大姨,我娘的病看来很严重,昨晚一夜难受的折腾,眼睛都没合一下。您就留下来和我作伴照顾我娘吧!
晓敏面带难色地对雨婷说:“我出来你姨夫不知道,家里地里一大摊没人管,我得回去。”
雨婷央求道:“明天我小姨就来了,你就住上一晚上,等我小姨来了你再回去。我昨晚和我娘都没睡觉,我实在有点扛不住,就一晚上不行吗?”
可晓敏执意要回去,雨婷也没办法,就让她回去了。晓敏回去以后,母亲含着眼泪对雨婷说:“闺女,你不用求她们了。你住上三两天娘死不了的话,你就回去吧!你在娘身上已经尽到责任了,不要因为娘把家里耽误了。娘抱养了你,你很孝顺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娘很知足。”
雨婷也不懂人是怎么死,觉得母亲暂时没事。她不知道母亲是怕雨婷害怕才说的这一番话,很有可能她已经觉得自己就要不行了。
雨婷回去的第一天就一夜没有合眼,白天也没有睡一下。第二天晚上,晓丽对雨婷说:“闺女,别把你累坏。今天晚上你放心地睡上一觉,明天再伺候娘。”
临睡的时候,晓丽要大便,雨婷扶着她上了便盆,只便了一点点。晓丽问雨婷:“闺女,娘的大便是什么颜色的,要是黑色的娘就快死了,其它颜色的娘还是死不了。”
雨婷告诉娘:“娘,您别老说死。您没事的,您的大便是黄色的,其实是黑色夹杂着白色的。为了不让娘知道,雨婷对娘说了个善意的谎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8/c418986-30963910.html
/> 就是这篇《最浪漫的事》范小青著。
您读了,会受到很大的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