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三月絮语(散文·旗帜)
题记:1976年三月,我穿上了绿军装,来到了驻保38军113师通信营。当时营房就在青年路和七一路交口西南角。
穿越了冰寒料峭,穿越了雪雨交加,春光夹着太阳的问候。尽管天上依旧飘着雾霾,可毕竟属于了三月,我们毕竟走进了三月。三月,多少次我梦回江南。三月,多少次我走进了花香的春天。三月的北方,已没有了雪,气温也渐渐有了提升,回忆悄悄定格,一张张温暖的真情底片在眼前浮现。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你已经不是四十三年前的那个三月里的新兵了——那年的三月,十八岁的你洋洋得意地觉得自己才是最美丽的绽放,一身肥肥的并不合身的绿军装。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你已经不是四十年前那个三月里的老兵了——21岁的你,才真正地读完了“毛主席的五卷”,用你的理解去诠释中国士兵如何看待:人类解放、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你记得,就在那个三月,你曾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这样一本红色的著作带你走出了本是花季的世界,走进了对于你完全陌生的哲学领域。你一次次苦苦思索,何时才能砸碎旧世界的锁链,走进属于信仰、属于红色丰碑、属于人类解放的春天,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四十三年了,参军整整四十三年的我,从大卡车跳下的一瞬,那保定市青年路的灰色的苏式大楼,便是我18岁的家园。裹着还是有点寒冷的天气,我走进了这里。18岁的豆蔻年华,从此便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我的生命开启了全新的历程。18岁,我走进新兵连,肥大的绿军装,裹着一个青春洋溢的我,开始每天的稍息、立正、向右看。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四十三年前年幼无知的我,还算不上男人,只是男孩。可在军营这所大学校的每一天,我都在长大。如火如荼的军营生活让我完成了从男孩向男人、从新兵向老兵的转变。于是,每到三月,我都会深深地缅怀,缅怀那个春天,缅怀那些与我一起参军而如今各奔天涯的兄弟姐妹们。那年的军装是那样艳丽,那年的记忆是那样鲜活。四十三年的记忆沉淀,友情就从那个春天开始,播种生根,战友的关怀爱护让我的心里留有一个温馨的军营家园。那个春天,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四十三年了,参军四十三年。三九严寒的操场,三伏炙热的营房,冻不垮我们的斗志,热不垮我们的士气。保定“文革”军管、唐山抗震救灾、对越自卫反击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勇敢。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四十三年了,从一名战士成为一名军官,又从一名军官成为一名公务员。老伴跟着我从地方到部队,又从部队回到故里,儿子跟着我从蹒跚学步到成为一名小学生。
是的,我想对自己说,十五年的军粮的养育,十五年的笔记耕耘,十五年的岁月沉淀,那些深爱着我的战友们啊,我好想念你们。尽管我只是一名副营职军官,和战友们一茬一茬朝夕相处了十五年,我们之间的情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三月,去年的这个三月,感谢鑫美玻璃公司又给了我一个机会,在我退休后来到这个集体继续过大集体的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属于我的三月,虽然我已经找不回我们当年的青春底片,但却想把那份真情永远地铭刻在心间,为企业继续发挥余热。
是的,我一直想对自己说,花甲之年思花甲,我不敢继续这大胆的奢望,以后的日子还很漫长,我要像当年在部队一样继续迸发青春的光芒。我更想对与我同龄的战友们说:“余热完全可以奉献。”我们可以急需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夕阳红”。
是的,我一直想对自己说,四十三年的工作简历就是我四十三年的参军纪念日,人生的浪漫旅行没有到站,继续风雨兼程走向太阳落山。
三月的南方,温馨的花香弥漫整个山谷。三月的北方,南归的燕子在空中掠过一道道弧线。我的记忆象春风吹过心田,三月的故事就是我的人生故事,它永远如春天的原野绿意漫延、纯净清香。
是的,我一直在对自己说,无论脸上被岁月编织出多少蜘蛛网,无论皮肤上长出了多少老年斑,无论内心的沧桑是否被时光洗掉。镜子里的你,一定要保持军人的风姿,眼神里闪烁出军人的风采,鲜亮的军装军帽永远是我们军人最时髦最得体的衣裳。人老,也要有老的风雅,人老,也要有老的气质。
亲爱的战友们,伴随我的絮语,我们走进属于军人的三月,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故事。这是属于一位三月入伍的军人的故事,是我们在三月写下的最美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