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故乡的紫云英(散文)
小时候,在故乡的春天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那满野黄灿灿的油菜花,而是那成片成片的紫红色的紫云英花。紫云英,我们当地叫“红花草”。在我的印象里,那时紫云英的种植很普遍,比油菜还要多。父辈们种植它当然不是为了赏花好看,淳朴、勤劳又充满智慧的乡亲们种植它是为了做绿肥和牲口饲料。做绿肥就是等紫云英开花之后翻耕在田里腐烂做庄稼的肥料,这使得肥料的含义也有了诗意。做牲口饲料就好理解了,就是把开花的紫云英割回家,喂牛、喂猪,又或者直接把牛牵到田里放牧。开着紫红色蝴蝶形小花儿的紫云英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紫红色小蝴蝶,迎着春风摇曳,蔚为壮观。
在天真的、无忧无虑的孩子眼里那成片成片盛开的紫云英就像一片香雪海。晚上放学了或者星期天,邀上小伙伴,挎上竹篮,拿上镰刀,一起到田野里去割紫云英,割回来好喂猪喂牛,这是家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当然,我们都是自家割自家的。割紫云英是一项轻松的活儿,田野里的紫云英生长得很茂盛,一会儿就把我们带的竹篮装满了。余下的时间就是我们孩子休闲娱乐的时间了。我们可以在紫云英花海里奔跑,又或者累了,直接仰面躺在花海里,闻着紫云英那醉人的、甜蜜的芬芳,一边看澄澈的蓝天上白云悠悠,那是属于我们那一代人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又或者口渴了,就掐一把紫云英,放在嘴里嚼,紫云英花茎秆鲜嫩多汁、甜蜜,花粉香甜,人也能吃。
春天,紫云英花开的时节,阳光灿烂,春风和煦,上学路上,人走在田野里的小径上就像在紫红色的花海中徜徉、漫步。鼻子里嗅到的是紫云英花那甜蜜的芬芳,眼睛里看到的是满眼绚烂的紫红色,彩蝶翩翩飞舞,蜜蜂嗡嗡叫着,忙忙碌碌,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让人感觉春天是热闹的、躁动的、绚烂的、充满诗意的。站在高处,看远处田野里那成片成片盛开的紫云英,感觉又像是从天上落下的一片片紫红色的云霞,那是天上的仙女遗落的霓裳么?让人遐思,浮想联翩。
在紫云英花开正盛的时节,外乡的放蜂人也赶来了,他们在那成片成片盛开的紫云英花海边扎下帐篷,酿造属于他们的甜蜜的事业。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将来又到哪里去。他们就像游牧民族,只不过他们是逐花而居。我们孩子放学了,常常会好奇地观察他们的生活,看他们戴着带面罩的帽子用转轮分离蜂巢里的蜂蜜,看他们那整齐排列的一个个木蜂箱,看那些辛勤的小蜜蜂忙碌地进进出出,看他们怎样把酿好的蜂蜜装在白塑料桶里,然后用汽车拉走。当地老乡有时也会从他们那儿买一些新鲜的蜂蜜尝尝鲜,紫云英蜜是上等的蜂蜜。
说到紫云英花,不由得又想起当代著名作家郑渊洁先生的种花史。郑渊洁先生成名后有了属于自己的高档别墅,就想在房前屋后种些花草陶冶情操,写作劳累了,可以赏花赏草养养眼。可是,他种的那些从国外进口的高档花草都水土不服__郁金香蔫头耷脑的,草皮一块块枯死,就像狗身上生了癞疮,煞是难看。最后,他不得不把这些水土不服的花草铲除,花了五元钱买了一包红花草(就是紫云英)种子撒下去。春天,紫云英开花了,他家房前屋后就像笼罩着一片紫红色的云霞。写作劳累了,端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看看,养心养眼,写作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原来,郑渊洁先生也很喜欢紫云英。
紫云英虽然是一种很普通的花草,但它生命力很旺盛,美丽妖娆又实用,只是现在在故乡已经很难看到了。它只留在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