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田地情缘(外一篇·家园)
◎田地情缘
夏风搅混了天,搅混了人们对它的期盼。田野中的花呀,草呀,都进入到了自己的繁盛时节。人们种下的花生,也拱开了薄膜,顺着小小的缝隙舒放起了绿色的情怀。
他像所有惦记着地里的苗情的人一样,早早地来到花生地里,眼睛细细地附着在每一条伸向远方的花生垄。他爱每一个伸出地膜的嫩芽,喜欢那黄黄的叶片,似献给自己的那片纯真,他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希望在夏日的情怀中快乐茁壮成长。
那条父辈们曾经走过的小径淹没在长长的白色的地膜覆盖的世界里了,稀疏的老牛的蹄印伴着它悠长的呻吟,随着自己的年轻时光闭合在岁月的章页里。望着畦垄的那头,他看到了父母疑惑的目光,那些曾经壮观的牛拉犁耕种的情境,就那样变成了记忆。机器豪迈的歌唱惊天动地,让人兴奋不已,可是,岁月的沉寂之后又似乎却少了什么东西。记忆中的自己是那样的年轻,牵着那头老黄牛,缓缓地行走在雨后湿润的泥土上,每一个脚印都会有牛儿甩着尾巴溅下的土腥。腥味在田野间弥漫,甜醉了跟在牛套后扶着犁的大人们,他们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把着撇绳。神态优雅,步履从容,随着父辈的父辈,一直就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古老的生活。他们目光炯炯,动作娴熟,破开的松软的泥土攒温润潮湿,母亲和姐姐就在后面点种,施粪,甩化肥。
那时的土地上没有地膜覆盖,都是种的小垄。下完雨,不像现在这样等机器。田野上到处是牛,马拉犁的身影。人的吆喝和牛马的长吟混合成了天地间最朴实的交响。
如今,一切归于沉寂,人们对于土地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醇香依旧,它的风采和迷人依旧,可是,父辈们已经老去,坚持把爱倾注在这片广漠的田野上的他们都已是五十多岁甚至更老的人了。
他把思绪拉回到现实,拉回到给他带来欢乐的这片土地上。他靠近畦垄,拿起竹竿和铁皮绑起的小勾子,轻轻地划开地膜,让窝在膜下的小苗有一个更加展现自己的天地,就像自己的父母把更多的爱留给自己一样。他在这里寻找到了激情的迸发。一个个连缀在一起的小苗就像心中的一串串星星,链接着心中的那片神奇的童话,虽然童年的梦远去了几十年,可在这里却把时间拉近到了咫尺。划开的地膜在风中舞动着零碎的美,和苗儿一起畅想着明天。忽然,他想到了妈妈的衣角,他们一样的漂亮和轻盈,伴随着田野的风舞动,翩跹。那时的他们不用勾地膜,却要在出苗的时候薅里面的杂草。那时的人们根本没有用过灭草剂,全靠人工将杂草一点点清除。
父亲是我们心中的山,虽然那山并不高大,却承担起了家的所有重活。他手里的锄,在畦垄间穿梭,像轻盈的蛇一样让人眼花缭乱,杂草和野菜纷纷被铲起情断魂梦。母亲就蹲在地里,拿着小薅锄将潜伏在苗间的杂草一颗颗挑拣出来。风儿就撩起身上的衣襟,将那优雅,纯美的姿态近赴香风。跟在父母的后面,学着他们在土地上的兢兢业业,他们为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汗水和付出。让我们懂得了一颗颗赤子之心对大地母亲的真挚的感情。
连成片片葱绿鲜嫩的花生地,一个个站立,匍匐在绿色秧苗中的农人们,就像我的父母一样赤城地把心献给了这片土地,直至把自己的生命都留在了这里。就在不远处,魂归大地的父母就长眠在村东的沙岗上,那里俯瞰着村庄,村庄中的我们还有整片倾注了爱和生命的土地。
后来点种的人变成了她,那个扶犁的人变成了自己。再后来,那头老黄牛默默地走上了忧伤的归途,犁被挂在棚角上接受了岁月的洗礼……最后当大型的农机实现了心中梦想的时候。一切的一切,仿佛在心的失落中前行。
苗儿风中摇曳着淡淡的情思,笔直的垄子再也见不到锄的痕迹。小小勾子划过后的心迹,又一次让我们的心浸出了点点的潮湿,不知是泪水还是血水。当我们这些老古董一天天老去的时候,那些进入到城里,进入到真正的现代化生活圈的下一代远离这片土地的时候。又有谁会记忆起勾苗的我们,还有拿起锄头激情劳作的父母呢?
◎林间小絮
想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韵味,想享受一下松风为暂时的安宁。可是,蜷缩在城市中心的这片林地,因渲染了现代化的色彩而忘却了古朴文字中留给人的清雅和宁安。
喧嚣在你周围的,不只有鸟的欢愉和蛩虫的歌唱。更多的是现代文明留给所有人的无尽的幸福和快乐。人们歌唱生活,赞美生活的时候,不在局限于像鸟儿那样伫立在心目中的位置放声高歌。手里,音响,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把你的激情穿透城市的高楼大厦,穿透街衢巷陌,更穿透了公园中的松柏,桃李婆娑的枝繁,让你无论身居何处都被一种激情所包围。
这就是都市,这就是人们眼中所期盼的圣地。或许,我们慢慢会适应,这种慢慢,会延伸到何时?我不会期待这样的地老天荒。
我站在金山公园的最高端,北坡的松林绵延向下,投过松针拥挤的缝隙,我能看到模模糊糊的楼宇在另外那个世界的坦然。那是每个城市最主要的建筑,就是城市强健体魄给人最主要的印象。我知道那个充满了幻想和神奇的世界带给都市人的富足,拥挤和忙碌,为了在那个世界中寻得自己的世界,大家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把目光收回来,稀疏的石板,花砖铺就的小路曲曲折折,弯弯在封顶的绵延上。小路的那头就是高大的金山塔,菱形的塔身,翘起的飞檐威严地伫立在松林的东头。不是有人穿进铃声阵阵的高塔内去欣赏这古冶区最高的建筑。我不知道所有的塔是否都有这样的风铃。它的清脆悦耳的声音是否能敲醒世俗中沉眠不醒的人,让他们的心偶尔会大彻大悟。走进塔内的人是否因为经过了这一圣地而心灵得到了彻底的升华呢?靠近它的旗幡,踏上水泥筑起的台阶,可是我始终没有踏进过那扇红漆漆成的门楣。我不想成做个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中的流浪人。为每个圣人的信徒,也不想彻底醒悟看破红尘。我只想做个俗人。做个不用理会经书和云帆上细小文字的欣赏红尘俗世的凡人。又黑又大的蚂蚁在山头上横行,爬过青石板的清凉,爬过松针的枯燥和草的碧绿。那纤细的爪子,没能在坚硬的石板和干硬的山土上划上任何的痕迹。任它再灵巧,也没有人的心思和手附着在时间和世界上留下的痕迹那样打动人心。可是,它的孜孜不倦,它的坚韧顽强又是我们比不了的。这里就让它纵横放荡吧!那条灰色的,贴着红色补丁的不知名的小虫子也难以在他们中间混下去。不知何时委委屈屈地爬到了我的肩头,仿佛要我这庞然大物为它承出一片天地似的。
我坐在长凳上,不想破坏黑色精灵的自由。穿着夏季衣服的人们开始迎合这个季节的炎热了。短袖衣衫鲜艳的红色向燃烧的花在松林间飘忽。满脸稚气的孩子随着大人从塔的方向走过来。如同跳跃的小鸟和小松鼠。在大人的前边寻找着夏日的情怀。知趣的蚂蚁可不敢横在面前阻挡他的去路。唯树上的鸟儿伸出圆圆的脑瓜长长的嘴巴为孩子欢呼雀跃。几个女孩子舞动着曼妙的身姿拿着手机摄下了绿色的美好,好在记忆青春的时候在绿色的回忆中找到花一样的自己。
松林漫过坡顶,稍稍南坡向下就是李子,桃树和相伴而行的水泥路。那条崎岖在景区中的小路,没了马路上的斑马线,偶尔有自行车轻快的身影,也是上点岁数的人为健身而骑行的。几株榆钱树带来了我儿时的影子。如今,在我们现在的村子里,也难以找到几棵榆钱了。婆娑的叶片取代了花期时的芬芳。白色的花屑洒在松针中央风干了自己。仿佛就是等着我来为其做个心的祭奠。为花痴,为花香。那个曾经的春季为我飘香的榆钱树呀!为你祈祷祝福的又岂止是我一个。虽然我不再贪婪地像孩啼时把你放进嘴里填充肚皮。可是,对你的爱依旧不会改变的。你的芳魂永远是我心中难以割舍的春梦。
绿色的小草,黄色的小花伴随着我的岁月一直伸向了坡底,向着那条水泥路的绵延向岁月的深处走去。我携着太阳,谢谢绿叶和花香向着起风的方向走去。穿过楼宇,穿过街道,在河的那头,能看到我应该归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