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用上燃气真幸福(随笔)
春节期间,我回到农村老家,看望我的大哥。他家的住房装修几乎与我城里的住房不差上下。而且生产队里的家家户户也是一样,修建的是两楼一底钢筋水泥楼房。
从大哥的口中我了解到了建国70年来,村里和家里的变化,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家家户户,每天每顿煮饭都用上了天燃气,煮饭炒菜把燃气灶开关一扭,灶头喷出蓝色的火焰,火要大就开大,要小就开小,真是方便极了。再也不愁每天煮饭没有柴草了,再也看不到每顿煮饭时厨房的烟囱黑色的浓烟往天上冲,再也看不到厨房里满屋的烟尘……
我童年在农村度过,父母以种田为生。我也清楚地记得当时,家里煮饭炒菜的情景,厨房是搭的一个草棚,灶是用石头泥巴砌筑的,一日三餐都烧柴草,边煮饭边往灶孔里加柴加草,黑烟满屋,有时眼睛都睁不开,甚至还被烟熏得流出眼泪,厨房里屋顶、四壁都是墨黑的尘埃,如有微风吹来,尘埃就掉进锅里、碗里,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恐怖。还有一个大问题是,烧柴草做饭,一个人很难控制火大火小,往往手忙脚乱,饭菜往往不是半生不熟,就是成了糊锅巴,很难吃。如果做的饭菜多,必须要一个人专门往灶孔里不停放入柴草,才能办到,记得小时候妈妈煮饭炒菜,我就专门帮她往灶孔里加柴草烧火,要是加柴草慢了,火熄灭了,还要挨妈妈的骂。
那时,我们家一年四季柴草的来源,一半是种田的稻草、高粱、玉米杆,另一半就是到山上去捡拾枯枝落叶。说起捡柴的事儿实在是辛苦,从家里到山上要走二十多里路,吃了早饭出门,捡一挑柴要到下午太阳快落山,才能回到家,山里没有路,到处去找干了的树枝,个别高大的树上干枯枝,需要爬上去才能弄到手,一不注意就有跌倒的危险。
解放前,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我父亲出门上山捡拾干柴,一家大小都等他把柴挑回来,煮饭烤火熬过冬天,可万没有想到天黑了,眼望穿了没见到父亲挑柴回来,一直到半夜父亲才空着双手、摇摇晃晃地回来,没有带回来一根柴。原来是父亲爬上一颗大树上去搬枯枝,用力大了一点,随着枯枝跌到了地上,折断了腰,痛得死去活来,所幸他的命大,忍着剧烈的疼痛爬了回来,医了好几个月,才能干活,而且成了他终身的痛苦……
解放后,我们家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但燃料的问题仍然比较大,一年四季煮饭,柴草不够烧,还要到几十里外的煤矿去买煤,或者在废弃的煤矸石中捡煤渣挑回来烧,我跟着父亲去挑过几回煤,路上肚子饿,只有找水喝,担回家肩膀红肿了,而且腰酸背痛,可以想像,父亲一年既要干农活,又要花时间上山挑煤,还要节衣缩食省钱去买,家里的生活也过得紧巴巴的,多想那里能有一种不要柴、煤能把饭菜做出来的神办法……
大哥最后说,以前我认为只有城里人,才有用天燃气的福气,农村用燃气煮饭是很遥远的事,没想到改革开放后,我们农村也这么快用上了天燃气,用的气费比烧煤炭少,大气不污染了,家里的环境卫生好了,我感到真是幸福极了。要是我们的老父亲健在,他看到现在家家户户用天燃气煮饭,肯定会笑得合不拢嘴,会把共产党领导取得的巨大成就,千声万声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