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麻街自古多景观
麻街,古称麻墹,古时因周围适宜种麻而得名。麻街东接板桥,东南和陈塬相连,南与金陵寺和杨峪河隔山相望;西有三岔河,北靠大荆川,西北与洪门河镇为临。
麻街川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民风淳朴,自古就是西入长安、东出武关的古驿道。麻街川作为商山古道上重要的一段,文化底蕴深厚,名胜景观众多。
在这条古道上,千百年来,王侯将相、文人骚客、莘莘学子们留下了大量优秀诗篇。仅唐代,往来奔波于商於古道上的诗人就多达200余人,有的还经常往返于麻街川。白居易“七年三往复”,元稹“七度武关”,张九龄“四过商州”。李白曾在商州盘垣过七八个月,“苦吟诗人”贾岛辞去蓝田县令,落拓为僧时,曾以“无本上人”的法名,挂单镇安云盖寺。盛唐隐逸派诗人王维,虽半隐辋川,对商山水景观仍无限神往,曾以题“赠友人赴商州赴任”等形式,写过多首赞颂商州山水风光的诗歌。李频、许浑、欧阳詹、李商隐、杜牧、温庭筠、柳宗元、韩愈等著名诗人,往返路过麻街时,曾在商山古道上留下了许多不朽传世佳作。
在这段古道上,商州“八景十观”中的八景之一“仙娥削壁”和十观中的“灵岩松舞”和“溪岸桃花”均散播在麻街境内。
(明)王如宗《仙娥削壁》:
城西北十里许。自说法洞溯丹流入口,两岸皆山,独南山怪石嶙峋,于碧岭苍岑中忽起一峦,曰仙娥峰。纵横百丈,上下千寻,如斧削锦屏,刀分翠障。丹青斑驳,莓藓明灭,诚天然之图画也。若挂晓烟、凝晚晖、罥阴霭、散晴光、弄日月、搏斗星、吟好鸟、飞野芳、逐苍狗、趁白衣、瞬息之间而气象万千。白乐天入商,独爱此山,而纪之以诗,岂私好哉?良有以也。唐人名峰下水曰“仙娥溪”,名溪北驿曰“仙娥驿”,皆本此意。当时或有如刘、阮所遇其人者乎?惜不详其同来也。
仙姬何日去山衙?峭壁空留人望赊。幛幕千寻晴带雨,芙蓉十里夜开花。
云飞毛女芳邻近,月挂峨眉胜侣遐。万古词人经此过,溪边谁不欲停车?
仙娥削壁:仙娥,指仙娥峰,削壁:壁立如削,峭壁。这是一首游历诗。作者描写了“仙娥削壁”秀丽袭人的天然胜景。
十观之一的“灵岩松舞”,《康志》有明代周仲麟原文及配诗。
(明)周仲麟《灵岩松舞》:
州西四十里由麻涧镇跻板南上十里许,有飞石嵌空,大可覆数百人。中位大悲观音像,因名大悲岩,岩后水自石出,曰白龙泉,祷雨辄应,亦名灵岩。槛外即临绝壑,壑南峰峦突起,名香炉山。右侧建毗卢,高阁上出重霄,下临远岫。周围白松以千计,独岩之上下左右奇形怪状,霜皮斑驳如白龙然。枝舞空中攫拿云日;根盘石上,蜿蜒林阿。至于悬崖数株,又酷似渴虬瞰涧,爪牙俱动。憩息之余,松涛泉响,耳根为之一清。
飞岩欲坠嵌天峰,冉冉绿云点怪松。瞰涧浑如吸水螮,迎阳一似攫珠龙。
泉分蠖蒂神湫冷,石引霜文爽气浓。时伴金仙涛韵发,宝花野鹤拟相从。
灵岩松舞:灵岩,指大悲岩,商州城西40里麻街境内,据说因祷雨辄应而名“灵岩”。松舞,大悲岩周围多有白松,数以千计,时有松涛。这是一首游历诗,作者描写了“灵岩松舞”的奇异景象。
《康志》艺文志部分,还载有两首诗,一首题为《大悲阁》,是明代任庆云所写。任庆云是商州城南任家塬人,正德年间举人,时任陕州知州。
唯时桃李荣,烂映岩前柏。水涉兼山跻,颇觉闲情适。
夙怀中赏趣,怅此春游迹。因思听鸣淙,卧漱松下石。
傥逢骑羊翁,招游炼金液。归踪在烟萝,了与尘世隔。
另一首是清代当地举人孔吉人的《大悲岩》:
杳杳秋深处,西岩胜概赊。石憨蹲虎豹,水细画龙蛇。
老树参天合,幽篁覆地斜。平生多逸兴,高卧即为家。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作者描写了大悲岩的石、水、树、竹的不同景致,抒发了不同凡俗的意向。
孔吉臣另一首《麻家岭望州》:
相传敷教地,一望尽狂氛。马集玄王庙,营侵四皓坟。
兵戈终日见,战胜几时闻?寥落西风里,残山度雁群。
麻家岭:即麻街岭。望州:远看旧商州城区。这是一首记事诗。作者反映了明末清初商州城区一片兵荒马乱、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景象。
唐代诗人杜牧过古道在麻街作有《商山麻墹》: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倩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麻街的商州十观之一:溪岸桃花
《溪岸桃花》(清)柴懋擢
州西仙娥溪之南岸,绕西山一湾,南北约五、七里,旷土平畴,桃林栉比。时当梅芳告歇,杏锦初收,一片红霞,鲜艳艳而夺目;半川赤蕊,香馥馥以袭人。色蘸春溪,似仙娥之含羞态;光摇古冢,如秦皓之带酡容。参差茅屋点花丛,堪作陵源图画;葳蕤桃英帘兰阜,足当庐岭追寻。况乎飞花送酒,好鸟催诗,夙称佳地。是以冠盖携壶,风骚橐笔,竞续盛游。呜呼!自李唐来,人风几换,而桃花犹然,真足以骄平泉、傲金谷矣!
倚岸花明万树红,壶樽两两挹芳丛。赚来赤帝珊瑚室,误入朱皇琥珀宫。
锦浪层翻堤柳外,丹霞横抹野烟中。年年溪口人如织,争道仙源路已通。
溪岸桃花:位于州城西5公里仙娥溪南岸。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描写了“溪岸桃花”宛若仙境的绮丽景色。
“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最美仙娥湖。”其中仙娥削壁、仙娥溪和当代的仙娥湖是文人墨客书写最多的地方。
李白荡舟丹江上游仙娥溪后吟道“横天耸翠壁,喷堑鸣红泉。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溪旁饶名花,石上有好月。命驾归去来,露华生翠苔。淹留惜将晚,复听清猿哀。清猿断人肠,游子思故乡。明发首东路,此欢焉可忘”。
白居易泛舟丹江之后有“我为东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无数峰,最爱仙娥好,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渴望寒玉泉,香闻紫芝草。”
杜牧漂流丹江后所写《丹水》:“何事苦萦迥,离胸不自裁。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赵嘏做《沙溪馆(一作仙娥驿)》:“溪上邮亭气早秋,树边溪色绕床流。行人亦羡邮亭吏,生向此中今白头。”的诗句。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晚年寄居洛阳的白居易曾一往深情地写下了如此这般怀念赞美商州山水的诗句。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王禹偁,对仙娥峰“仙姿孤秀压诸峰。采芝逋客怜贞质,化石佳人妬丽容。”“仙娥低粉面,”“多谢仙娥相管顾,”等倾诉。还嫌不够,挥笔已就《仙娥峰》:“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巨灵非匹休期刻,毛女为邻合往来,傅粉微茫春雪在,坠鬟浮动晓云开,好邀上洛王常侍,时就岩前饮一杯。”爱恋仙娥情窦一发而不可收,狂赋《游仙娥峰后戏题》一首:“为爱一峰形窈窕,岂辞十里路崎岖。谁知不似阳台女,别后经宵梦也无。”仙娥峰成了王禹偁难舍的情人。可能是由于王禹偁太爱仙娥峰引来妻子的唠叨,王禹偁只好将仙娥峰换成西晖亭,但还是“望久情无倦,吟多兴无穷。阳乌看黯黯,归马恨匆匆。”王禹偁与仙娥峰难分难舍。
昔日驰名景观,如今有增无减,仙娥对镜贴花黄,四龙戏珠添华章,有道是:
麻涧自古多景观,历代名士传诗篇。
仙娥削壁奇峻险,仙娥湖水灵秀蓝。
大悲岩上白松舞,仙娥溪岸桃花艳。
湖心岛岸留心间,四龙戏珠声名显。
https://new.qq.com/omn/20190507A0LWDQ 我们要确实作者是不是同一个人然后才能申请精品。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如何确定是否同一作者。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