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壮哉,华山!(散文.外一题)
壮哉,华山!
终于有机会一睹华山的风采。
正是5、6月明媚的季节。辽阔的关中平原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只可惜天空不作美,阴沉沉的,一副要下雨的样子。下午3点钟,当我们欢呼雀跃地跳下车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华山如此热情地迎接我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想华山的险峻,终于没有雨中登山的勇气。只好在山下的玉泉院住下。
玉泉院是道家的重点宫观,也是登华山的必经之地。院落不大,却极清幽。一眼泉水终日汩汩地流淌,据说与山顶的神泉相通,玉泉院因此得名。晚上早早就躺下,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流水声,还有繁忙的陇海线上来来往往的火车声,却怎么也睡不着。心想着此时上山的人们,一定很后悔一时的冲动,经受这凄风苦雨的洗礼。正胡思乱想间,雨停了。远远地似乎听见有人说话。我看看表,5点整。随即叫醒同伴,整好行装来到院中。已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匆匆走过。
因为下雨的缘故,山中很有些凉意。路人并不多说话,只是快步地行走,似乎要追回被雨耽搁的时间。天慢慢地亮了,我才有机会一睹华山的风采。满眼都是青黑色的巨石,如同被利斧砍削过一般,峥峥地立着。走一段山路,就看见一座道观,杏黄色的旗子随风摆动。脚下的石阶被昨夜的雨冲刷得干干净净。倘若使劲跺一下脚,你会听到嗡嗡的回声,使人怀疑这石阶是空的。不知名的鸟儿清脆地叫着,惹得游人四处张望。远远的山头上,笼罩着一团淡淡的光彩,正疑惑时,有人欣喜地喊:“太阳出来了!”那果真是阳光。山一下子明朗起来。
脚下的石阶在无声地延伸,周围的风景倒无大的变化。石阶凿得越来越陡,体力也渐渐不支,以至到后来,上几级台阶,就得停下来喘几口气。一会儿,就看见了回心石。据说游人走到此地,便回心转意,不肯再走。只因不远处就是有名的千尺幢,可见威名远扬。说笑间,千尺幢到了。仔细打量一番,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百丈高的绝壁上,硬生生掘出一道石阶,如同天梯一般。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相互鼓励一番,就手脚并用地爬起来。石阶极窄,几乎不能容脚,需抓紧铁索,侧身缓慢而行。伸直两臂,可触及两旁的石壁。石壁殷殷地渗着山泉,手摸上去,冰凉地禁不住要打一个寒噤。上到高处,无意中朝下一看,顿时心惊胆战,腿脚发软。无数的身影在脚下挪动,万一有个闪失——回过头来不敢再想,一心一意地盯着上面人的脚后跟、自己眼前的路,居然上来了。不待喘一口气,却见好端端的山道上,横空夹着两块石头。迎面的一块上赫然写着:“惊心”两个大字。小心翼翼地过去,回头看时,却又成了:“平心”。游人皆笑着离去,暗自赞叹造化的神奇。
过了千尺幢,游人渐渐多了起来。又遇见了三五成群下山的游人。他们看起来疲惫不堪,却又兴奋不已。这使我们很受鼓舞。山上果真很美么?我们急于要看个究竟。
还在山下的时候,就听当地人讲过苍龙岭的威风:传说在古代,人们过苍龙岭前,必双手合十,跪地祈祷,以求神灵保佑。然后骑在山脊梁上,小心而上。两侧云雾萦绕,深不可测,令人触目惊心。又说唐代的韩愈过苍龙岭时,因为惧怕而大哭不已,遂弃书离去。至今仍有韩愈投书这一景观。我确信这是后人讥笑文人百无一用的杜撰所为。远远地就看见了苍龙岭,果真如同苍龙一般,匍匐在连绵的山巅之上。小心翼翼地踏上苍龙岭,才发现并非传说中那样可怕。石阶宽约一米,根本无需骑行。且两边均设有栏杆,并无失足之危险。然而两侧深不见底,极目四望,云雾缭绕,很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如同置身世界之巅,顿觉心旷神怡,胸襟开阔!
一鼓作气地登上苍龙岭,才发现刚才还在一起的几位游人已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超负荷运动使得双腿变得沉重而酸楚,行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双腿早已麻木,反倒不觉得累了。心想华山五峰,各有千秋。若从空中望去,必定十分壮观。隐隐约约听见前面一阵欢呼声,原来东峰到了。东峰是华山看日出的最佳位置,游人凡夜晚登山,大都登至东峰。于四,五时潜伏于此,等待日出那难忘的一刻。我看看表,中午12点整。只好自嘲地笑笑,站在峰顶一块巨石上惋惜不已。也罢!留一点遗憾,再次来华山,也好多一条理由。东峰不远处,便是华山绝景“鹞子翻身”处。这是一个令人心有余悸的地方。需牢牢抓紧铁索,顺着凿出的脚印缓缓而下。先是笔直,最后干脆凹下去。底下就是万丈深渊,一旦失手,则粉身碎骨。胆大的游人下去了,上面的人伸长脖子,却看不见人影,只听见铁索摇晃的声音。便凭空害怕起来。慢慢地退回来,心跳腿软,禁不住坐在地上,再也不肯往前走。顺着铁索一路下去,沿着一条弯曲的羊肠小道,就到了一个古朴雅致的亭子。在满山云雾中,如同一个虚幻的仙境,令人无限神往。有人在亭子里朝这边喊:“过来啊,风景这边独好!”羡慕之极,悻悻然离去。
一路歇歇停停,终于到了华山极顶——南天门。欢呼的人们互相拥抱,庆祝这难忘的时刻。极目望去,群山莽莽,连绵不断。正当正午时分,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山间的湿气缓缓地升腾,到了空中,似乎就变幻成了飘浮的云朵。在大片的云海掩映之中,华山显得朦胧而又不失气魄。南峰旁边,就是著名的“长空栈道”。万丈悬崖之上,一道窄窄的木板横空架设。游人大都仔细观望一番,并不打算尝试。也有胆大的女子勇敢地走过,回来时面若桃花,气色如旧,引得游人纷纷侧目。据说更有高人,于“长空栈道”上飞奔而过。那就非我们凡夫俗子所能及的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凝结着前人经验的名言,今天已然被推翻。下山时我们身轻似燕,快步如飞。掐指算算,我们经过8个小时艰苦卓绝地攀登到达峰顶,却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到了山脚下。当然,我们乘坐了先进的交通工具缆车。坐在舒适的游车中,捶打着僵硬而酸痛的双腿,却有一种如同梦境的恍惚感觉。游车快要驶出华山风景区时,我回过头来向华山告别。华山,的确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沿着石阶一路攀登,华山之险尽收眼底。游人在饱览美景的同时,又体验着冒险的快乐。这正是华山的魅力所在。他如同一位冷峻深沉的父亲,静静地站在那里,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壮哉!华山!
华山之旅
华山以“奇、险”而闻名遐迩,我也因从小听闻华山的各种传说而老早就对它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平日里久居西安大都市长时间的繁忙生活的压抑就很想再去一览为快,直到今年六月份的一个周末和几个亲友结伴而行才实现我华山之旅的愿望。
为了能在第二天早上到达东峰看日出,我们一行八个人在晚上十点半左右开始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出发。夜色中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华山的巍峨轮廓和梯径玄妙的台阶,只是在路灯的照耀下大家又说又笑缓缓地满怀欣喜地前行着。开始时路还比较平缓,走着走着还能看见夜色中华山朦胧优美的局部曲线和山上星星点点的亮光,给人感觉那里距离天空好近!好美!
台阶越来越陡峭,路途中的五里关、毛女洞、回心石、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和金锁关等一个个景点移向身后,汗水浸透了衣服和头发,阵阵夜风越来越凛冽,星星点点越来越近,让你总以为那星星点点应该就是山的顶端,不停的诱惑着你坚持、坚持再坚持,让你毫无怨言的一直前进。夜晚的华山和白天是不一样的,黑夜虽然笼罩了它的巍然气势、雄伟轮廓和它优美而高傲的姿态,但却也给它蒙上了另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人希望和力量,让人忘记了疲惫和周围的悬崖峭壁,也让每一个跳动的心都在重新给它绘画和装扮,让它重生,也让踏出的每一个脚步都充满历练和启迪。
华山最美的风景当数早晨的日出了。我们在凌晨四点半左右就到达了观日台,而太阳在五点半才出来,这就意味着我们得在山顶等一个小时左右,虽是夏天但这段时间依然是华山最冷的时间段,而且山上的风很大,你可以看见路两边许多又冷又累又困的人都缩成一团,或蹲着或东倒西歪躺在地上像似一尊尊人物雕像,给华山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为了看初升的太阳,大家似乎都付出了很多,看来美好的东西总是人人都向往的,而美好的东西也往往都是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人们甘愿为了美景而不顾一切的付出,是美景让我们一直走在路上。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观日台上挤的人山人海,大家都满怀期望地安静等待,慢慢地东方开始微凉,太阳悄悄的探出头来,观日台一下子骚动起来,大家都不由“哇!”的一声,接着是不断的相机快门声,太阳红的那么透亮,亮的那么红润,让人不由的为之震撼,不知用什么语言去描述和形容。那时你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受苦受累,受冷受饿的来到这里。
看完日出,补足能量,我们带着新的期望继续我们的旅行,北峰最低,我们在凌晨三点多就到达了,接下来就是东峰、南峰、西峰和中峰了。经过一夜的徒步跋涉经历,接下来的路程对我们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经过一个一个景点,我们迎着阵阵凉风站在了南峰顶,俯瞰山下,群山环拱,松柏森森,云雾飘飘,台阶玄妙,深不见底,让你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曾经到过那里,不由的对自己心生佩服,更不由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次算是真切的体会了。由于晚上爬山没怎么观看欣赏风景,所以大家决定不坐缆车,步行下山。开始由于有点恐高,看着满眼的台阶头就晕,每一个台阶总是走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速度很慢,在好不容易适应了台阶可以走的快点了之时,腿却开始疼了,到最后就是瘸着拐着走完每一个台阶的。路途中总有陆陆续续正在往上爬的人们疲惫地问到山顶还有多远,看着大汗淋漓却又满怀期待的他们,我们总会心地微笑着说快到了,加油!他们看着我们一瘸一拐的样子嘴角也不由的划过会意的微笑。当太阳和台阶不断的榨取体内的水分和能量,当疲惫一次一次消磨你的毅力,最后路程是很艰难的,路旁风景全被满眼的台阶代替,而每一个台阶也都踏满了对自己的鼓励和超越。下山对平时不怎么运动又有点恐高的我来说,真的是一次极大考验,不过我从不后悔。
在平凡的人生里有时我们需要这样的经历,来发现和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来认识和超越那个不一样的自己。有时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坚强,但有时候我们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华山之旅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