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为了宝贝(散文)
一
预防接种室位于社区医院二楼,里外间不到三十平米。逼仄的空间,要接待辖区上千个六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接种,不堪重负。就如同一辆排子车拉着满满一车人,在漫长路上艰难爬行。
夏日早晨,医院大门刚开,家长便带着孩子接踵而来,大点孩子很敏感,来到社区医院门口,恐慌的哭声如雷般爆发出来。
寂静的医院被哭声打破了。接种室护士还没来,二楼楼道已经排起了队,会跑的孩子在狭小的楼道四处乱跑,家长紧追其后,襁褓中的婴儿用哇哇大哭来向妈妈诉说心中的委屈:妈咪,我还没睡够呢!是啊,宝宝本还在甜蜜的梦乡中,被妈妈从暖融融的被窝里生拉硬拽出来,心里能愿意吗?看着孩子睡意朦胧样子,妈妈也是难过:孩子,你以为妈妈愿意吗?可没法啊!约好的针怎敢错过日子呢!妈妈温情地哄着宝宝:“宝宝,别哭,来,妈妈喂你奶。”可哪里去找喂奶的地方呢?只能站着把奶头塞进宝宝口中,宝宝不哭了,妈妈腰酸背痛,疲惫不堪。
望眼欲穿中,护士晓燕穿过人群,走进接种室,她用严肃的表情当众宣布:八点半才开始打针,你们等会儿吧,我们还要做准备工作呢!
院长来了,晓燕沉着脸问道:“打针的呢?有人打针吗?”
按规定接种室必须有四位具备预防接种证的护士在岗,约针的,登记的,两个护士打针。可社区医院人手少,往往是一人身兼多职。晓燕在外屋约完针后,再去里屋打针,忙得晕头转向。晓燕早是牢骚满腹,我也为晓燕抱不平,可看着晓燕总是默默承受,我也只好缄口无言了,人家还不吭声,我操哪门子心!
不料这次晓燕终于忍无可忍了,当着院长的面发火了。因为今天是星期六,打针的孩子特别多,她阴沉着脸对院长发泄心中的不满:“整日说护士不够用,添了人还不够用,添人干啥?”
院长满脸堆笑,温柔地哄着她说道:“你自己先忙着,张芳忙完楼下活就上来啊。”
我做为晓燕身边登记员,急忙穿上白大衣,把折叠桌支在约针台旁边,把她堵在里面,她约完针的出来打针,我站起来给她让道。狭窄的空间,让人举步维艰。
孩子们看到我们穿上了白大褂,恐惧的心里无处躲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哭闹,此起彼伏,那哭声,一浪赛过一浪,孩子们心有灵犀啊!知道自己挨针的时刻到了。
院长把硬邦邦的塑料凳子排在楼道,让站着等候的家长们有了安歇的座椅,总算让家长们僵硬的腰松软下来。一台大风扇,对着家长们吹来阵阵风,燥热的楼道有了凉意,可那嗡嗡的巨响把孩子好奇的目光吸引住了: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大个?大点的孩子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跑到电扇跟前,小眼睛直勾勾望着大电扇,一只小手只想去摸一下。年轻的妈妈转眼不见了孩子,到处乱找,有人在惊叫:“孩子,别动,搅着你的手。”年轻妈妈随着叫声赶到孩子跟前,吓得一头冷汗,“宝贝,这可不能动,你的手伸进去就没了!吓死妈妈了!”
二
楼是东西向的筒子楼,滴风不进,只能靠着大电扇嗡嗡地吹动,给排队的人们拂去夏季的燥热。张芳迟迟不上来,晓燕先约完几个针,输入电脑,再进去里屋打针,速度很缓慢,里间屋一张床,一把椅子,一个柜子,还有冰箱,就剩下一点夹道的地方了,刚刚能挤下一个人,孩子们像过刑一般,拉着拽着,抱着哄着,被家长按在打针台跟前,去挨那嚎哭也逃不过的一针。家长给孩子打完针从里屋出来,边走边招呼外屋的人们:“借光,给让让道啊!让我们出去。”
晓燕高声嘱咐着:“打完针不要走啊,要观察半小时才能走。”
打完针的家长答应着,带着孩子走出拥挤的接种室,来到楼道逗留。这是预防接种必须有的流程,防止孩子打完针后身体出现过敏等反应,有了情况医院可以紧急救治。可狭窄的空间哪里有家长和孩子歇脚的地方呢?楼道里依然是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哭闹声响彻在楼道里,回荡在闷热的空气中。楼道里那个乱啊!孩子的哭闹声,哄孩子声,喧嚣声此起彼伏,人满为患。打完针的家长带着孩子只好带着孩子在燥热的楼道里四处转悠,半个小时后,才带着孩子离去。
排队打针的人在慢慢向前移步,半晌后,盼星星盼月亮般总算把张芳盼来了,张芳急匆匆上来,进入工作状态,晓燕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
看到打针的护士来了,人们也松了口气。可大家却心存不满:“这么多孩子打针,就不能多一天打针时间吗?”
“就是,多几个打针的护士,不快吗?为什么让我们久等?”
“是啊,这要是有个流行疾病,这里不成了传染源了吗?怎么保证孩子们健康!”
听着人们怨声载道,晓燕悄声鼓动大家:“去,都去找院长反应问题,让她解决。”有好事的人去敲院长办公室的门,可屋门紧闭,她匆忙的脚步不知躲到哪个角落去了。
三
其实,对家长的埋怨声,院长不是充耳不闻,只是她有自己的苦衷。区里马上要求各预防接种室升级改造,建成数字化门诊,美其名为“宝贝计划”。计划要求:接种室面积、留观室和冷链室不少于一百二十平米,还必须有先进的扫码叫号机……这个计划把院长头都搞大了。前景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个叫号机就六万多,加上其它设备,得十几万的投入,不仅刚刚进腰包的钱又得往外掏,而且还得腾出大面积的房子,现有的房子还得改造,千头万绪,让她无从措手。她是没有创业激情的人,只要能维持现状挣钱,她才不愿意搞什么数学化门诊呢!
可上面逼得紧,一次次开会强调,甚至下达最后时间表,眼看着扛不过了,把她愁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但不管院长情不情愿,数字化门诊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上级态度不容置疑。这不,又搞了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参观团,让社区医院派人去观摩学习,院长让我代表医院去参观。
晓燕听说后,兴奋地对我说:“刘姨,到那里多拍些照片回来,让咱们院长开开眼界。”
院长苦笑着:“对,多拍些照片来,咱好学习人家经验,要不,真不知从哪里下手呢!”
四
我带着院长和同事的嘱托,和其它社区医院的公卫科人员一起,沐浴晨风,乘坐大巴车,驶向郊外路,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时间,来到南沿村卫生院。
卫生院离马路不远,我们下了车,走进卫生院大院,一座漂亮的房子上显著的几个大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南沿村预防接种门诊”,阳光直射进通透的玻璃门,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立刻让我们眼前一亮,洁白的墙壁上,贴着五颜六色的宣传栏,卡通人物漫画生动活泼,浅蓝色的吧台呈椭圆状,几位身穿洁白护士服的年轻护士彬彬有礼向我们致意,帅男靓女和优雅的环境相映成景。
院长在给我们介绍数字门诊的主要亮点。
在这里,孩子和家长不用排队等候的,只需把预防接种本上的条形码对着叫号机扫描,平台会自动出来一个接种号。孩子所有的接种信息也会通过扫描机输送到预约台电脑上,预约护士会根据电脑显示出的孩子信息,确定本次应接种的疫苗。家长拿到号后可以在等候区等候,这里有舒适的沙发,饮水机,一次性杯子,墙壁上有液晶电视。家长们可以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喝着水,和孩子一道看着电视等候叫号打针。在这里没有排队现象,洁净的环境一尘不染,空调吹拂着阵阵凉风,让人清凉舒爽。
等到叫号机叫到自己的号了,接种的家长可根据孩子接种的疫苗种类选择接种台,四个接种台,分为一类疫苗,二类疫苗,狂犬疫苗,混合疫苗,每个接种台都有一位接种医生微笑着在等待孩子打针。
孩子打完针后,哭声刚开始,妈妈马上带着他来到留观室。哇塞,这里简直是孩子们的乐园!滑梯,小汽车,蹦蹦床,橡胶马,塑料玩具,皮球……各种玩具,五花八门。看到这场景,正在妈妈怀抱里啼哭的孩子转悲为喜,挣扎着要下来,小脚一落地,马上跑向滑梯,爬上滑下尽情地玩耍,玩够了滑梯了,骑上马背向妈妈做个武士的造型,开起小汽车绕着宽敞的场地当回小司机,妈妈拿起手机,把孩子的各种美好形象留在手机里。妈妈和孩子笑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的光晕。
在这里基本听不到孩子的哭声,打针的阵痛早被玩心冲淡了,倒是孩子们的一片欢声笑语。联想到我们医院的孩子打针时哭声连天的场景,我不禁感慨万分:同在一个蓝天下,孩子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如果说留观室是孩子们的乐园,那么冷链室则是各种疫苗的安全岛。在这里,大小几台冰箱,疫苗分类存放,避免了疫苗在储存过程中因温度不同影响疫苗效果。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让人心有余悸,而这里的冷链室有着一整套完善的设备,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这里,疫苗质量是高枕无忧的!
数字化门诊的亮点还有紧急情况处理室,当孩子遇到疫苗过敏或者危机情况时,可以得到及时抢救。
参观完毕,院长又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草地,高压线盘踞在上空,要建数字化门诊时间紧,任务急,他和一帮建筑工人日夜吃住在工地,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联系供电部门改线路,修改图纸,力争打造最完美的数字化门诊,几个月过去,院长瘦了十几斤,当数字化门诊基本定型后,院长却累倒了,躺在病床上打了半个月的点滴……
听着院长讲述,看着这里舒适的环境,我心想,假如我们的院长有这样的创业精神,何愁数字化门诊建不起来呢!
五
我把从参观现场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屏,发到了社区医院的工作群里。
立刻,无数个大拇指伸了出来。
有员工赞叹:一个普通的村级卫生院,接种门诊能搞的这么好,真是不简单!
也有人在说:咱们的医院和人家平级,就不能向人家学学吗?
院长发话了:学,下一步我们也搞数字化门诊了。
参观回来,院长又仔细听了我的汇报。边听边频频点头:“好,这次参观收获很大,你给我们带回来别的医院的先进经验。我们也有方向可走了。
第二天,一上班,我发现楼道里放着几个大箱子。过了一会儿,院长和几个年轻人走了上来,在楼里指指点点,他们不停地在前后楼道转悠,晓燕这时走到我的跟前,悄声说道:“领导这次思想彻底转变了,买了叫号机了,准备安装呢!”
院长和安装工人转悠半天,选定接种室位置,是位于原接种室后侧的一排房子,这里原来是一排病房,毗邻健康小屋。
健康小屋平日是闲置的,只是有专家讲课时才用的上。院长很明智,她善于充分利用医院的现限资源,健康小屋面积在五十多平米,符合留观室的面积要求,里面的桌椅板凳被堆在角落里,有讲座时,桌椅板凳摆好如初,健康小屋还可以如期使用;闲时健康小屋用来当留观室,孩子们在接种室打完针可以直接去留观室玩耍,一屋两用,互不干涉,各尽所能,一举两得。
在留观室的空旷空间,地面铺上了供孩子们玩耍的五颜六色的泡沫地板,地板软绵绵的,孩子们在上面尽情玩耍,也不会磕着碰着;墙面贴上了五彩缤纷的儿童壁画,盛开的向日葵塑料花像张张笑脸,嫩绿的叶子与金灿灿的葵花布满了墙壁,把留观室点缀的明丽耀目,一下子,小屋充满情趣,五彩缤纷的儿童玩具,把留观室点缀的赏心悦目,温馨而惬意。
接种室迁移在和健康小屋毗邻的房间,这里原来是供来讲座的专家办公休息的房间。长期和我们医院合作的知名专家——市中医院的张院长听说把他的办公室腾出来给接种室了,爽快地答应了。他说:“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随便有个地方就行了!”
接种室比原来的房子空间宽敞许多,安置了两个接种台,叫号机安装在楼道里,楼道摆放了一排沙发,家长和孩子可以悠闲地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休息,听到叫号声,看着墙壁上硕大的荧光屏显示出个人信息,马上进入接种室打针。
宝贝计划工程完工后,打针的第一天,家长们来到医院,惊讶地发现接种室变了,变得顺畅了,他们再不用排队等候了,再也没有埋怨声了,耳边充斥着家长们朗朗的笑声。家长们在我们的耐心指导下,在叫号机边取号,坐在沙发上耐心等待叫号。接种室大空调吹来徐徐凉风,拂去人们心头的燥热。晓燕面带微笑在耐心地和家长约针:“这次孩子该打A群流脑了,三个月后来再来打第二针,日期我用铅笔写在本上了。记住,疫苗可以错后,但不能提前,必须够日期才能来。”家长含笑答应着,进入接种台。一位家长完了后,晓燕立刻在电脑上点下,这时,叫号机洪亮的声音在楼道里回荡:“请13号到一号接种台。”楼道大屏幕的显示屏上同步在显示13号儿童的名字,等候家长抱着孩子走到晓燕的桌前,晓燕又开始和她约针。一切是那样有条不絮,秩序井然。
楼道里不再是哭声连天,因为打完针的孩子们早被留观室的五彩斑斓的迷人色彩吸引住了:瞧,这个女孩刚打完针,哇哇哭声还未落地,立刻被留观室的色彩迷住了,她满脸挂着泪痕,从妈妈怀抱挣脱下来,爬在软绵绵的地板上尽情玩耍了;嚎啕大哭的男孩一走进留观室,玩具的诱惑立刻冲淡了他那点针疼,可爱的熊猫在向他招手呢,他搂着毛茸茸的熊猫玩具不撒手了!有的孩子哭声中仰起挂着泪痕的小脸,边抽泣边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猫和老鼠》动画片,哭泣的声音渐渐消失,小脸被灿烂的微笑取代,小屋里回荡着家长和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望着孩子们笑魇如花,听着家长们的赞誉声,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愿我们的孩子们在这里忘记疼痛,结束哭泣。孩子们,这里是你们的欢乐园;笑吧,孩子们,这里是你们健康起点,从这里,你们将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