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祝福丁香】秋海夜航(散文)

精品 【丁香•祝福丁香】秋海夜航(散文) ——秋假护秋


作者:孙巨才 进士,6603.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80发表时间:2019-07-06 10:30:24
摘要:护秋的窝棚就像一叶扁舟,停泊在秋海的港湾里。老祥叔和我经常在秋色的海洋里解锚离港,巡逻夜航。俺俩的辛苦滋味,腰知道,腿知道,浑身的骨节知道,地里的蚊子知道,天边的月亮也知道。远航归来,一老一少两个“水兵”就在那个港湾里休整。

【丁香•祝福丁香】秋海夜航(散文)
   秋风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庄稼地染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金黄的玉米像棒槌一样齐刷刷地一片连着一片,满嘴牙齿把绿夏啃成了金秋;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总在想着甜蜜的心事,红着脸垂下了羞涩的媚眼,在清风中聘聘婷婷,婀娜多姿;黄豆棵挺着粗腰,摇摇摆摆,沙沙作响;棉桃一个个笑裂了嘴,吐出了雪白的花絮,在笑谈着对送温暖的向往;谷穗沉甸甸的,满鼓鼓的,风儿吹过,镰刀般的谷头左右摆晃;红薯的秧蔓手拉手团结在一起,叶茎有的翠绿色,有的暗红色,隐藏在地下的果实好像孕妇的肚子,忍不住显摆出内心的喜悦;各种杂粮肤色各异,心事相同,总想把农家生活打扮得宝石般美丽。风儿奏起了天籁般的乐章,庄稼地里欢快地跳起了集体舞。鲜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田野的大舞台上像在进行着一场盛大的演出。秋收到了,就要放秋假了!
   我们那一代的农村中小学生,假期是根据农活安排的,秋收假放的时间是四周或者五周。放秋假的目的就是让老师和学生们都回家抢收秋季庄稼。那时候大人们没白没黑干农活,孩子们放了假也要帮着干,干不了重活和技术活,就给生产队的牲口割青草、掰玉米穗、扛玉米秆、割红薯秧。年龄大一些的还安排晚上到田野里护秋。那时的所有秋庄稼都归生产队所有,都要收到生产队的场上,再按人头与工分分配到各家各户。为了防止有人偷盗,就必须派人护秋。每个生产队护秋的一般是两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学生,还要有一条狗,配备两个可装4节电池的超长手电筒。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地里转悠,看住不自觉的人别偷成熟的玉米、豆子和花生。豆子好说,一般没人去偷,拔上一大抱也打不了几斤。玉米就不一样了,顺手一拧就是一穗,三下五除二就是好几斤,偷走一筐就是好几十斤,花生更是特别珍贵的油料,不看真是不行啊!
   1965年的秋假,我十六岁,刚上初中三年级。秋假里我有幸被指派跟着老祥叔当上了护秋员。老祥叔五十多岁了,地中海似的头顶上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他身板硬朗,手脚灵便,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手心里全是厚厚的老茧,岁月无情地在他那黑红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头发和山羊胡子也变成了灰白色,只有那双眼睛依然是那么炯炯有神。他那瘦削的身材总穿着黑色衣裤,下面的裤腿经常卷到膝盖,小腿上布满了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了起来。他总是喜欢背着手走踣,神气十足,那架势被人们戏称是“大官视察”。
   记得那时,老祥叔领着我从场院里用平车拉上满车的秫秸和几捆苫子,在大北地靠近沟坡的地方搭了一个窝棚。窝棚很简单,上面用草绳扎起来,再用草苫子苫好,以防漏雨,里面在一层厚厚的秫秸上面铺着草垫,算是简易的床铺,自己从家中带来铺盖被褥,就可以睡觉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断人,需要两个人轮流回家吃饭,有时干脆就在地里埋锅做饭。
   护秋的窝棚就像一叶扁舟,停泊在秋海的港湾里。老祥叔和我经常在秋色的海洋里解锚离港,巡逻夜航。俺俩的辛苦滋味,腰知道,腿知道,浑身的骨节知道,地里的蚊子知道,天边的月亮也知道。远航归来,一老一少两个“水兵”就在那个港湾里休整。老祥叔蹲在窝棚下面,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像一位睿智的哲人在那里沉思不语;我躺在窝棚里柔软的草垫上,聚精会神地翻看着长篇小说《说岳全传》;看书看累了,就打开收音机,收听豫剧《朝阳沟》的精彩唱段,还把这些唱词与简谱都记录了下来。下雨天,也不能回家,就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听雨。雨沙沙地下着,像一个个珍珠串成的水帘,悬挂在窝棚门口。透过雨帘,我看到迷蒙的村庄镶嵌在一幅水墨画里,我欣赏着诗情画意,思绪忽闪着魔幻的翅膀,飞向了无边无际的远方。
   那时离村又远,田野里还有不少坟墓,没有月亮的夜晚,经常看到远处的鬼(磷)火一闪一闪的,看得多了,我就渐渐锻炼得不害怕了。最吓人的是打雷的夜晚,一道道闪电,一声声雷鸣,会使空旷的田野久久不能平静,躺在窝棚里,真怕响雷把棚子给震塌了。
   明月当空的夜晚最为惬意,躺在窝棚里,万籁俱寂,秋庄稼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不时有秋虫此伏彼起的歌唱比赛,令人遐想无限。若听到异常动静,狗就先叫了起来,我便用手电筒向远处搜寻,长长的光柱像一柄利剑,划破夜空,照得很远。没事的时候,我常常仰着脸和天上亮晶晶的星星伙伴进行心灵对话,对微笑着的月亮婆婆诉说我满腹的心事。
   当护秋员的最大福利就是能够饱吃秋海里的“生猛海鲜”:鲜嫩爽口的绿豆角,醇香浓郁的黄豆角、又甜又面的烤红薯、清香四溢的烧玉米……没有比这些更美味的了,我都吃了个够。
   有时到了后半夜,肚子饿了,老祥叔和我就用柴火烧烤鲜花生。在地里挖一个坑,上面竖起两块土坯,搭成灶坑的模样,捡来一些干柴点燃,然后将从地里拔出来的带蔓花生,放在两块土坯上烘烤。但并非一直烧熟,到一定火候就要将湿土蒙在花生蔓上,火灭了,再用余温将花生焖熟。这样烤出来的花生,既有嫩花生的鲜味儿,又有熟花生的清香,那种纯粹自然的味道,让我至今一想起来就流口水,不由自主地嘴唇乱动,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有一天晚上,在距离窝棚不远处,忽然传出一阵唰啦唰啦的声响,听上去,就好像有人轻手轻脚的脚步声。我侧耳一听,二话没说,端起手里的铁叉就勇敢地迎了上去,结果是一场虚惊,不是小偷,拨拉开庄稼叶子,发现是一只大刺猬。这回可有口福啦!老祥叔把大刺猬开剥洗净,挑在铁叉上,涂上油盐调料,放在火上烧烤了起来。随着一捆捆玉米秸秆烧完,刺猬也熟透了,一股诱人的香味渐渐散发了出来。老祥叔撕下刺猬的一条大腿,先递给了我,我小心地尝了尝,还挺好吃,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咦,真是我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
   老祥叔还是套野兔的高手。他首先用一根细铁丝做一个直径大概就是七到九厘米可以滑动的圈套,铁丝的另一端用木撅固定,把圈套整理好,垂直地面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选择地点,兔子生性多疑,因此要选择兔子经常走的地方,一般那里的草丛已经有条不太明显的小道,在放置圈套时注意不要改变环境,以免兔子发现。野兔喜欢直行,在跑动中还会跃起一定的高度,把捕兔圈架在兔子常走的小道上,还要把圈套设得高出地面几厘米,边上再掩盖几根枯草,一个完美的“圈套”就此诞生,若不细看,人眼很难发现那个银色的圈套。黑夜里,快速跑动的野兔是不会注意这个“圈套”的,一旦它冲进了这个圈套,野兔就没机会退出去了,就会拼命地挣扎,就会被越拉越紧,这越拉越紧的圈套就把野兔给勒死啦。野兔跑得快,也很狡猾,想抓到野兔很不容易,但老祥叔技艺高超,能够经常套住野兔。一套住野兔,老祥叔就给俺俩改善生活。老祥叔说:“野兔肉是个好东西,脂肪低于所有的肉类,故有荤中之素的说法,常吃野兔肉不会增肥,健脑益智,强身健体,是小孩的健康肉、妇女的美容肉、老人的保健肉。”他将野兔处理干净砍成小块,在铁锅内放少许油烧热把兔肉倒进锅内翻炒,去掉兔肉的腥膻味,直至肉中的水分稀释而表面呈现出焦黄时出锅,放到清水中漂洗一会。接着把洗好的兔肉放进锅内加水清炖,接下来把盐、姜、酱油、老酒等调料加进去炖熟即可出锅,连汤盛碗,香味四溢。我吃了一碗又一碗,肚子撑圆了还不想放下碗来。
   我吃得口渴了,就会再吃个甜品。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田间柿树的技头,我摘下几个熟透了的红柿,咬开表皮,吸入蜜汁,甜在嘴里,美在心头。
   秋假即将结束,忽然间有些想念多日不见的学校,想念安静的教室和整齐的课桌,想念上课的铃声和黑板上的粉笔字,还有多日不见的老师和同学们,于是就又开始盼望开学的日子。
   我当护秋员的最大收获,就是不再害怕黑夜,锻炼了胆量,健壮了体魄,学会了野外生存的本领,提高了不怕艰难的勇气,对我以后的部队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已经七十岁了,但十六岁时的秋假护秋真是一段令我魂牵梦萦的美妙时光,秋海夜航带给我的回味串成了美丽的诗行,永永远远铭刻在了我的甜蜜梦乡。
  
   2019年7月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2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笔精彩,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文笔功底深厚的美文佳作。秋天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当时农业社生产队挣工分按人头分配的过程。“那时的所有秋庄稼都归生产队所有,都要收到生产队的场上,再按人头与工分分配到各家各户”看后让人回味无穷。每年秋庄稼成熟以后都要配备护秋员,这可是责任重大的差事。生产队地块的犄角旮旯都要巡视到,可以看出作者上学的时候就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孩子。护秋虽然辛苦,但也到来了开了,让学生时代的小护秋员品尝了老祥叔套的野兔和秋庄稼的各种美味,大饱口福。“当护秋员的最大福利就是能够饱吃秋海里的“生猛海鲜”:鲜嫩爽口的绿豆角,醇香浓郁的黄豆角、又甜又面的烤红薯、清香四溢的烧玉米……没有比这些更美味的了,我都吃了个够。”看的让我都流口水了……读过全文,让人融入秋天庄稼成熟美丽的秋景之中,让人不由自主的回味起了学生年代的那个年月。鼎力推荐赏读的好文章!【丁香编辑:峥嵘岁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7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7-06 10:32:55
  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美文佳作!由于文化的缺陷,编按有不到之处还望老师见谅!!!
峥嵘岁月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6 10:35:57
  感谢峥嵘岁月总编不辞劳苦,在炎热的天气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编辑稿件。远握,敬茶!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9-07-06 10:34:29
  感谢老师投稿对丁香征文的支持!期待再次看到老师的佳作展现丁香与读者分享!问候老师!遥祝夏安!
峥嵘岁月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6 10:40:29
   感谢峥嵘岁月总编的精彩编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为我的文章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8 21:19:14
  嘉禾社长和我都有同感:峥嵘岁月总编是丁香社团埋头拉车的老黄牛,是后台操作的无名英雄,向峥嵘岁月老师致敬!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13 21:51:20
  感谢峥嵘岁月总编不辞劳苦,为我申报精品,敬茶,问好!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6 10:35:16
  感谢峥嵘岁月总编不辞劳苦,在炎热的天气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编辑稿件。远握,敬茶!
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6 10:39:56
  感谢峥嵘岁月总编的精彩编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为我的文章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06 14:49:44
  一段富有韵味的护秋经历,写出了秋色之浓,更见生活的底色。文章的人物活灵活现,是秋色里的灵魂,是洗染山村生活的诗意人物,非常喜欢。怀才抱器拜读感言,遥握问候巨才老师。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6 15:15:48
  感谢【柳岸花明】 [社团总编]怀才抱器老师光临指导,跟评支持。您对我的一贯鼓励使我感激万分,增添了不断学习别人、提高自己的力量。
6 楼        文友:闰土        2019-07-06 21:33:46
  朴实的语言,精辟的故事情节,发人深思,描写生动感人,特别是对景物,还有心里活动等等,到后来农业社挣工分,一切的一切,顺手沾来,自然生成,令人回味无穷。闰土点赞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6 22:19:21
  感谢闰土老师的跟评与支持。祝闰土老师夏安体健,秋季丰收,创作辉煌!
7 楼        文友:樱雪        2019-07-07 20:09:22
  特定年代里的故事,读来,暖暖的。护秋,作为曾经的一份很高尚的责任,在特定的年代,是非常光荣的。那年月里的故事,那个年代里的人,如放电影般,陆续来到我们的眼前。欣赏老师佳作。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7 22:05:15
  感谢樱雪老师对我的一贯支持与鼓励。祝樱雪老师夏安体健,创作丰收!我接受了上一篇散文《暑假志愿军》以及刚发表的情感小说《愁纪委》的教训,把这一篇有“涉政”嫌疑与“敏感词”的文字统统删去了,比如当时的政治背景,学毛选、语录,我是因为被派去辅导老祥叔这个学习毛选的先进典型才当上美差护秋员的,在护秋中突出政治,抓阶级斗争,捉住偷盗犯游街示众……我删去了一半,尽量做到写美文,不涉政、不写敏感词,不联系当下乱发议论。
8 楼        文友:樱雪        2019-07-08 09:17:31
  读读阎连科(《受活》《丁庄梦》《四书》《风雅颂》《炸裂志》)的小说,你就知道什么叫涉政。时代背景或者说政治因素,在对应的故事中出现,谈不上涉政。读读吧,读一读,会有好处的,对自己后续的路,有很大帮助。(微笑)(微笑)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8 09:22:38
  谢谢樱雪老师的指点与帮助。
回复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11 16:57:04
  遵您所嘱,我这两天在网上通读了阎连科(《受活》《丁庄梦》《四书》《风雅颂》《炸裂志》)的小说,对于他的描写、语言非常佩服,但对他的大胆我给吓着了,我真不会那样去写现实的题材。谢谢您的指点与帮助,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9 楼        文友:秦雨阳        2019-07-08 10:20:12
  读了几遍未敢跟评,学生不能班门玩斧啊。秋假的护秋经历,有诗有情更有爱。二八少年与官员派头的祥叔,在小舟窝棚里的护秋故事,情节丰富,既有趣又多彩,既苦累又甜蜜,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老师的散文,语言细腻而又有新意,这是有生活、有亲身经历而发出的语言,带着泥土香,饱含青草味的文字,是难得少见而又鲜活的文字。护秋,保护农民的劳动成果,不说护秋有多累,只说腰知道,腿知道,浑身的骨节知道,地里的蚊字知道,天边的月亮知道……辛苦全在字里行间。有风采,有风范。拜读!赞!致敬!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8 12:34:08
  感谢[评论部长]秦雨阳老师多读了几遍,充分理解了我的拙文,我为遇到了知音而感到高兴!祝秦雨阳老师夏安体健,创作丰收!
10 楼        文友:嘉禾        2019-07-08 17:29:33
  没有生活体验是写不出此文的,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都要向孙老师学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回复1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7-08 21:01:44
  感谢嘉禾社长的跟评与鼓励。祝嘉禾社长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教学顺利,创作丰收!
共 20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